「若鳴」名說
吾子初誕,名之以「若鳴」。且百日之慶,試為之說:
人之所生,氣質各異。故以名正其德,以字扶其行。古者名字相承,今日存名去字,是取名一事,可不慎歟。
夫吾姓本居江南,我宗肇於海州。擁立成祖,馳萬軍以當死;姻匹英宗,護遜帝而致殘。世為貨賈,拔於行伍。雖無顯學,唯有全忠。兄弟拚死於朔漠,結髮相依於南宮。凡以外戚得盛,罕得善終。王莽篡位,其後孰知;梁冀驕橫,子孫安在。遑論諸呂竊權,亡太后而喪政;賈充壞繼,傳外孫以亂宗。所賴天祐錦衛,人感伉儷。封獻縣以良田,終安昌以侯爵。至此消匿,聲漸不聞。耕種本分,聚族河間。獻縣一區,名勝千古。河間王德搜集於前,文達公昀總纂其後。我宗獲官于軍功,受封自外戚,雖能保族,然無文脈。惟知田耕先務,忠厚傳家。
然不讀書不足以立世,不修身不足以達人。詞章末技尚可無飾,詩書盛道烏能不修?是以小子不必他長,唯以讀書相尚。君子修學,以立命為計;童子好道,將正行以求。康成嘗云:「德行立於己志,顯譽成於僚友。」若夫顯譽不必咸有,德行豈能少缺?故慎獨向學,立德行於己心;暗室燃燭,覺宇宙於外物。儒者行世,未敢以一物不知;學問昌興,不可僅專業潛心。博學雅士,待問天地;盛知廣明,弘道往來。禮云:「君子博學待問,若撞鐘,叩之大則大鳴,叩之小則小鳴。」此「若鳴」之典故,子名之所來。鐘之為物,在於其響。無用則不叩,小用則小叩,大用則大叩。夫學者必為有用,君子志在濟民。學所成非炫耀之資,德之立乃傳家之產。若無用處,憨憨然若老農老圃;逢有用時,濟濟然若良相良醫。賈生夜對,應問於鬼神;詩人詠歎,哀悼之古今。吾子豈可效之?物不平則鳴聲,人處窮則返本。世途不必盡暢,人生豈能常通。楊子云:「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立志在於己身,成功得之天命。若無志而得天命,必遭其難;有志而使天命,僅非其行。是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居易者俟大叩而鳴,行險者以不叩強鳴。鐘不叩而鳴,是國有妖祥。國尚不保,況我族與我人乎?
是故勉之戒之,吾子知之:無學不足以立世,寡德不足以全身。待叩而鳴,此鐘鼓之正音;應問以對,斯學者之端行。無用則獨居以修身,得時便濟世而立德。如此我宗之光,文脈之長,幾可俶矣。
「若鳴」義,蓋如此。
推薦閱讀:
※火影忍者番外篇 —《木葉天目盞》
※家庭篇(八)母與子:徘徊在恐懼與愧疚之間
※詩經《采蘋》記載了當時什麼樣的風尚習俗?
※【重磅】愛易貨攜手 「書法家楊存斌」 邀您書寫豪邁瀟洒的人生
※聖誕節逛窯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