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

中國製造業,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彼時的中國人以成為一名真正的工人為榮。一方面工人群體作為新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自然有一種身份自豪感,另一方面則是國家對於工人階級的待遇普遍良好,類似於鐵飯碗的職位。大型的製造企業,在那個特殊時期的中國大地上,隨處可見,甚至形成了以工廠為範圍的小型內部社會。而成發集團,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大型製造企業。

典型的工廠大門

1958年,因國家政治原因,位於東北的420飛機發動機製造廠逐漸分批轉移至中國西南腹地---成都。一大批工廠職工也從瀋陽遷移至成都,背井離鄉,從此天各一方。

隨著戰爭的結束,作為軍工企業的成發集團面臨需求劇減,轉型困難的特殊時期。為了面對現實,成發集團不得不採取「減員增效」策略,大量職工被迫下崗。而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受到現代科技的不斷衝擊,企業終究難以支撐,最終面臨廠址遷移的境遇。

在這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從當年幾十萬員工峰值的鼎盛時期,到如今面臨遷移的凄慘境遇,這中間的參與者,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又將對他們的生活和人生產生什麼影響?

作為一部偽紀錄片形式的電影,導演賈樟柯用他自己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時代變遷背景下人們的寂寞和慨嘆。

大麗(呂麗萍飾)

大麗,一個曾經的成發集團的普通員工,從老家瀋陽和丈夫、孩子跟隨大部隊一起坐了十五天船來到了成都,見證了成發的浮沉,如今獨自生活在成都當年的員工宿舍大樓里。回憶起當年來成都的路途,老人歲月沉澱下的情感依然出現了太多的情緒。

當年來成都的時候,大麗不過是一個十八歲左右的小姑娘,不過卻已經結婚生子。和丈夫、孩子一家三口坐船前往成都,在途中岸邊短暫停靠時,自家的孩子在慌亂中丟失了,而面對即將再次啟程的號聲,悲痛的夫妻出於類軍人職責而放棄了繼續尋找孩子的打算,艱難的踏上了為祖國奉獻一切的征途。

小花(陳冲飾)

小花,曾經成發集團的廠華,跟著幾個姐妹一起從老家上海來到了成發。作為廠華,小花並沒有收穫常理來說美好的愛情,一直獨自生活至今。平日閑暇時期跟著上海姐妹一起唱唱戲,聊聊天,就這樣生活著。

由於自身容貌的美麗,小花從入廠起收穫的是人們的好奇和嫉妒,曾經有過的愛情也被人毀掉,而她只能在感嘆與唏噓中回憶著往事,為孤獨平淡的生活增添些許味道。

宋衛東(陳建斌飾)

宋衛東,工廠車間主任,孩童時期便和家人一起來到成都,在當下回憶當年的光景更多想起的是童年時期的故事。跟成都本地孩子打架、跟女孩子談戀愛等,每每講述這些故事時,他臉上總是一副享受的表情。

娜娜(趙濤飾)

娜娜,在時尚城市和老廠之間行走,是工人的女兒。雖然生長在改革開放後的新中國,穿著在香港買來的潮流服飾,但骨子裡卻有著與先輩們一樣的傳統的氣質和意念,傳承著同樣的血脈。

上述人物是由專業演員來講述當事人的故事,而接下來的這些人是真實的參與者。

何錫琨,1964年進成發集團61車間當鉗工4組當學徒工,後參軍

關鳳久,1935年出生於遼寧海城,曾任成發集團保衛科長,退休時為廠黨委副書記

侯麗君,1953年出生於瀋陽,原為成發集團63車間維修工。

這位大媽是當年成發減員增效第一批下崗的工人,從未遲到過、從未犯過錯的她,卻被組織給拋棄了。丟掉了鐵飯碗之後,在重新找工作四處碰壁時,為自己樹立座右銘:無論順境逆境,都要勇往直前!在採訪最後,提及目前的工作,她說:

當年幾十萬人拋熱血、灑汗水的工廠,當年幾十萬人的青春歲月,當年幾十萬人的浮浮沉沉,如今塵歸塵,土歸土,而一座新的建築拔地而起,新的故事開始上演。

正如電影名稱所昭示的: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曾經的繁華榮耀,隨著時光流轉與時代變遷漸漸褪去耀眼的光環,留下的則是無盡的落寞與慨嘆。


附上賈樟柯導演的一段演講,從中可以看出他本人對於這部片子背後的思考。

造就Talk丨賈樟柯:寬恕這個時代的惡,才能為民族帶來明天的善


推薦閱讀:

《我的媽呀》:親情無價,真情永恆
半生緣
《迷失東京》:一場躺在床上純聊天的婚外戀
轉過一座山就是另一種人生-《盲山》
不久前看了《死侍》有電影大神給我說可能裡面「致敬」了十多部電影以及黑了無數人有誰能給我講講?

TAG:文化 | 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