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族主義與回族式民族團結
繼「中國威脅論」缺乏依據、停止炒作,「遏制中國」也因不合適宜、有悖世界和平與發展,因而暫時不再那麼明目張胆之後,它們又在國際上鼓噪炒作具有狹隘意識的「新民族主義」
即民族的利益高於一切,主體民族的利益又高於一個國家其他民族的利益,主體民族應當支配國家利益,鼓動少數民族讓位主體民族,自立為主體民族。
在這種民族主義衝擊下,與伊斯蘭教息息相關並且在溺愛式的民族團結保護下,回族與漢族反應尤烈。
回族是一個民族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內部的差異性使得我們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界定什麼是回族文化。
回族形成於中國,但回族在中國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有其特殊性,即它不是由中國古代的某個民族、部落的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民族,而基本上是以來自域內域外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為主,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吸收、融合了多種民族成分逐漸形成的。回族形成過程中的時間跨度(經歷了從唐代至明代幾百年)、族源的多元化(包括西亞、中亞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及突厥語族各族人、南亞穆斯林、中國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回族先民初期入華時所從事主要活動的流動性(經商、參加蒙古軍統一中國的戰爭等)等方面的特點造成這個形成於中國的民族註定不會固著於某一地域,而是適應環境及不同時代政治、經濟等方面的需要散居於中華大地的局面,其分布的廣泛性在中國僅次於漢族而居於中國少數民族之首。
這種。大分散」,決定了回族要與周圍的環境相適應並與生存的空間融為一體,也決定了回族必須與也是分布全國且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漢族發生密切的關係。從歷史上看,回族人為適應主流文化而做了極大的努力,從而把民族間的文化反差降到最低程度,藉此營造了有利於民族生存與社會和諧的文化氛圍。
但是,就是這樣的,伊斯蘭教的存在不論如何,矛盾依然存在。
歷史上回亂的此起彼伏,讓回族問題成為中國民族矛盾中的大問題,就是說民族團結也讓新中國發生了不少回亂。
伴隨著文化大革命讓中國伊斯蘭教世俗化,讓回族的現代化加速,回漢矛盾溫柔不少。
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思想一體化的崩潰,讓新民族主義與宗教極端主義在回族結合,讓伊斯蘭教世俗化回族的現代化出現了開倒車的現象。
而且有關部門害怕解決問題,讓不合時宜的民族團結成為這種現象的保護傘。
在08年的宗教報告上,官方數據顯示,穆斯林人口達兩千萬。非官方估計高到五千萬甚至更多。伊斯蘭禮拜場所有四萬多個(大部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國阿訇超過45000名,另外還有10所伊斯蘭學校。中國有十個少數民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其中最大的是回族,據估計人口將近一千萬。
推薦閱讀:
※中國新聲代第一季的班級成員?
※中國一項3000億工程啟動:將令殲20性能翻倍提升!
※中國人為什麼不重視抄襲事件?
※中國酒店客房未來發展趨勢?
※為什麼設立雄安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