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遵守五戒呢?
[經一]
世尊對屋主給孤獨這麼說:
一.
屋主!
不舍斷五恐怖的怨敵後:
被稱為『破戒者』。他往生地獄。
哪五個呢?
1.殺生。
2.未給予而取。
3.邪淫。
4.妄語。
5.谷酒、果酒、酒放逸處。
二.
屋主!
舍斷五恐怖的怨敵後,
被稱為『持戒者』。他往生善趣。
哪五個呢?
1.離殺生。
2.離未給予而取者。
3.離邪淫。
4.離妄語。
5.離谷酒、果酒、酒放逸處。
三.
屋主!
1.
凡殺生者,以殺生為緣:
當生,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產出恐怖的怨敵。
感受心的苦與憂。
離殺生者:
當生,既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也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不感受心的苦與憂。
對離殺生者來說,
那恐怖的怨敵,這麼被平靜下來。
2.
1.
凡未給予而取者,以未給予而取為緣:
當生,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產出恐怖的怨敵。
感受心的苦與憂。
離未給予而取者:
當生,既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也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不感受心的苦與憂。
對離未給予而取者來說,
那恐怖的怨敵,這麼被平靜下來。
3.
凡邪淫者,以邪淫為緣:
當生,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產出恐怖的怨敵。
感受心的苦與憂。
離邪淫者:
當生,既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也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不感受心的苦與憂。
對離邪淫者來說,
4.
凡妄語者,以妄語為緣:
當生,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產出恐怖的怨敵。
感受心的苦與憂。
離妄語者,
當生,既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也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不感受心的苦與憂。
對離妄語者來說,
那恐怖的怨敵,這麼被平靜下來。
5.
凡谷酒、果酒、酒放逸處者,
以谷酒、果酒、酒放逸處為緣:
當生,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產出恐怖的怨敵。
感受心的苦與憂。
離谷酒、果酒、酒放逸處者:
當生,既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來世,也不產出恐怖的怨敵。
不感受心的苦與憂。
對離谷酒、果酒、酒放逸處者來說,
那恐怖的怨敵,這麼被平靜下來。
四.
1.
世間中:
凡殺生。
未給予而取。
說妄語。
走向他人的妻子。
谷酒、果酒飲料。
凡從事的人:
他不舍斷五怨敵,被稱為『破戒者』。
以身體的崩解,劣慧者往生地獄。
2.
世間中:
凡不殺生。
不未給予而取。
不說妄語。
不走向他人的妻子。
離谷酒、果酒飲料。
凡不從事的人,
他舍斷五怨敵,被稱為『持戒者』。
以身體的崩解,有慧者往生善趣。
[經二]
一.
那時,屋主給孤獨被五百位優婆塞圍繞,去見世尊。
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
在一旁坐好後,世尊對屋主給孤獨這麼說:
「屋主!
你們以衣服、施食、住處、病人的需要物、醫藥必需品,
服侍比丘僧團。
屋主!
你們不應該,就以此為滿足:
『我們以衣服、施食、住處、病人的需要物、醫藥必需品,
服侍比丘僧團』。
屋主!
因此,在這裡,你們應該因而這麼學:
『我們是否,經常能進入後,住於獨居的喜中?
屋主!你們應該這麼學。」
二.
當這麼說時,尊者舍利弗對世尊這麼說:
『不可思議啊,大德!
未曾有啊,大德!
這被世尊多麼善說:『……』。
大德!
每當聖弟子,進入後,住於獨居的喜時。
那時,五種狀態不存在:
1.
任何伴隨欲的苦與憂,在那時不存在。
2.
任何伴隨欲的樂與喜悅,在那時不存在。
3.
任何伴隨不善的苦與憂,在那時不存在。
4.
任何伴隨不善的樂與喜悅,在那時不存在。
5.
任何伴隨善的苦與憂,在那時不存在。』
三.
「舍利弗!好!好!
舍利弗!
每當聖弟子,進入後,住於獨居的喜時:
那時,五種狀態不存在。」
[經三]
一.
那時,屋主給孤獨,被五百位優婆塞圍繞,去見世尊。
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
那時,世尊召喚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
你應該知道:
凡任何白衣在家人:
行為在五學處上防護,是構成增上心。
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的:
隨欲獲得者、不困難獲得者、無困難獲得者。
當他願意時,他就能以自己記說自己:
『於地獄已盡,畜生界已盡,餓鬼界已盡。
苦界、惡趣、下界已盡。
我是入流者,不墮惡趣法、決定、以正覺為彼岸』。
二.
行為在哪五學處上防護呢?
這裡,聖弟子:
1.是離殺生者。
2.是離未給予而取者。
3.是離邪淫者。
4.是離妄語者。
5.是離谷酒、果酒、酒放逸處者。
他的行為在這五學處上防護。
三.
什麼是構成增上心,
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的:
隨欲獲得者、不困難獲得者、無困難獲得者呢?
這裡,聖弟子:
1.對佛具備不壞凈:
『像這樣,那世尊是:
阿羅漢、遍正覺者、明與行具足者、善逝、世間知者、
被調伏人的無上調御者、人天之師、佛陀、世尊』。
這是為了未清凈心之清凈、
為了未凈化心之凈化,
而被證得的第一個,構成增上心、與當生樂住處。
2.對法具備不壞凈:
『法是被世尊善說的、直接可見的、實時的、
請你來見的、能引導的、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
這是為了未清凈心之清凈、
為了未凈化心之凈化,
而被證得的第二個,構成增上心、與當生樂住處。
3.對僧團具備不壞凈:
『世尊的弟子僧團:
是依善而行者,是依正直而行者,
是依真理而行者,是如法而行者。
即:四雙之人、八輩之士。
這世尊的弟子僧團:
應該被奉獻、應該被供奉、
應該被供養、應該被合掌,
為世間的無上福田』。
這是為了未清凈心之清凈、
為了未凈化心之凈化,
而被證得的第三個,構成增上心、與當生樂住處。
4.對聖者所愛戒具備不壞凈:
『無毀壞的、無瑕疵的、無污點的、無雜色的、
自由的、智者所稱讚的、不取著的、導向定的』。
這是為了未清凈心之清凈、
為了未凈化心之凈化,
而被證得的第四個,構成增上心、與當生樂住處。
四.
1.
看見地獄的恐怖後,應該避開惡行,
接受聖法後,賢智者應該避開。
2.
不應該殺害活的生物,當存在活力者,
不應該明知而說謊,不應該未給與而拿。
應該對自己的妻子知足,應該遠離別人的妻子,
人不應該喝酒與果酒,使心變愚痴之物。
3.
應該回憶正覺者,以及應該隨尋思於法,
應該修習無加害、有益的心,往天的世間。
對福德利益欲求者,應該供養施物,
首先施與諸善人,是廣大的供養。
4.
我將述說善人,舍利弗聽我說:
像這樣,在牛中:
不論黑的、白的、紅的、或黃的、
雜色的、純色的、鴿色的。
在這些當中,凡被生為公牛,而已被調御的,
具足強力、善巧、速度、精勤,能馱軛的牛,
他們就給它重擔,不會觀察顏色。
5.
同樣的,在人之中,任何出生:
不論剎帝利、婆羅門、毗舍,首陀羅、旃陀羅、清垃圾者。
在這些當中:
凡被生為善行者、而已被調御的,
法住者、戒具足者、實語者、有慚者、
已舍斷生死者、完全梵行者。
重擔已落下、已分離,應該作的都已作、無煩惱。
已到達一切法的彼岸,經由不執取,而已達涅盤。
6.
在那離塵之田上,是廣大的供養。
愚痴無明端者,愚蠢的無聞者,
在善人外施與布施,因為他們不侍奉善人。
但凡侍奉善人,有慧者、被認為慧者,
那些對善逝:有信者,已生根、已住立。
他們去天的世界,被出生在這裡的良家中。
賢智者們次第的,到達涅盤。
—選自《增支部-5集》
174經一《怨敵經》
176經二《喜經》
179經三《在家人經》
推薦閱讀:
※2017年的第一場佛系好雪
※適合用在作文里的佛學名句?
※初學者學佛需要注意什麼,有沒有推薦的?
※為什麼佛教徒認為供僧、放生、抄寫佛經能夠改變命運?
TAG: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