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眼中的中國媒體變遷
記者,這個曾經無冕之王的抬頭,如今看起來已經陷入日薄西山的窘境。從收入到社會地位,似乎一路下坡。作為一名關注產業經濟為主的記者,簡單談談我的觀察。寫在前面的話:本文不談政事。
上世紀後二十年是中國紙媒最興旺的時候,靠的是體制和渠道壟斷優勢。大環境來看改革開放加速推進,中國GDP常年兩位數增長,外企走進來不斷本地化,風生水起也有足夠的預算來進行市場推廣。於是乎,朝南坐的媒體老師們沐浴了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的春風,各種出國採訪考察。那個時候,刊物就算百花齊放,大家都是扎身於藍海,無所謂零和遊戲。前互聯網時代,版面成為了渠道和時間的保護傘。資深編輯記者格外吃香。聽到過一個最誇張的例子,某對夫妻恰好是兩家報社跑同一條線的記者,於是乎經常可以在同樣的媒體飯局被邀請,還可以一同出去旅行採訪,家裡一個月不開伙倉都不誇張。
二十一世紀初的第一個十年,情況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第一是互聯網的興起,當然彼時仍舊是1.0的時代,但時間和版面的保護傘已經開始被侵蝕。不知道是不是應對這種快新聞的變化,市場上有兩股力量開始涌動。第一股力量,優秀的新聞人開始出逃。第一批離開的人也算是享受到新聞最大的紅利期,他們轉到企業從事傳播有關的工作。因為先發優勢,又因為知己知彼,再加上當時的新聞人幾乎可以說是網羅了社會科學領域最優秀的一批人才,因此早年跳去企業的大部分都有不錯的發展(無論名利,畢竟企業的紅利期還很長)。第二股力量,市場上開始冒出一批財經深度媒體,類似於一財、21世紀等之前未曾在中國出現的商業媒體業態方興未艾,而且形勢一片看好。因為沒法也沒必要一味拼速度,於是乎大家開始拼獨家,拼深度,倒有頗有趣味。總的來說,有人出離但大部分人堅守,甚至湧入不少優質的新鮮血液進行深度補給。新聞依然是有門檻而且門檻不低的行業,尤其是調查類記者被看待成桂冠上的明珠。
2008年的金融危機雖然不會對新聞行業造成直接影響,卻因為諸多商業格局被洗牌而間接地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新聞,而這一波影響總的來說斷斷續續延續至今。經濟活動停滯,企業(無論中外)凍結預算第一步都會從非核心業務開刀,市場宣傳媒體露出活動自然首當其衝。當然你會說,經濟不好的時候也有新聞,只要這地球轉一天就自然有新的事情發生。這一點無可厚非,但要知道,中國特定的國情和輿論環境之下,負面新聞並不會是主流。所以這就是大環境因素帶來的轉變。第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和普及,碎片化的時間不僅對消息的接受方產生重大影響,也給消息的生產方和模式帶來巨變。最大的不同恐怕就是作坊式的內容生產對傳統編輯部模式的衝擊。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就任何話題寫任何字數並且沒有任何採訪——這一點對陽春白雪的記者-責任編輯-主編-編委的層層審查,交叉確認模式帶來空前挑戰。(至於它的好壞咱們之後再提)第三,技術進步對分發模式的改變是徹底決絕的。以頭條為例的利用演算法做精準推送的公司,正在帶來一場革命性的媒體變革。某種程度來說,媒體(哪怕是新媒體平台)都會被今日頭條們「管道化」,內容只成為了別人的嫁衣。
在這個大背景下,出逃的人從少數轉變為多數,尤其是曾經的中堅力量紛紛轉戰新媒體公司,市場活動公司,公關媒介或者乾脆就是去了甲方,哦對還有直接去創業了。而且,以前都是在媒體里摸爬滾打十多年的人去做一個相對戰略地位比較高的職位,現在呢,在媒體呆個1,2年彷彿陽澄湖洗澡蟹一樣轉戰企業的比比皆是。基於上述供需關係來看,記者轉行的經濟利益提升變得越來越小。以阿里係為例,早年入職能分到的股票數量和如今都不可同日而語(當然,這也是因為如今巨無霸阿里的體量與當時沒有可比性)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什麼呢?優秀人才願意做記者的比例確實是顯著降低了,因為除了沒有性價比,也很難自我實現。新聞基本已經赫然成為低薪酬行業。記得是藍鯨還是哪個機構的調查,一半以上的新聞從業者的月收入不到1萬,而超過2萬的僅2%——相較而言,有不少互聯網公司起薪都逼近2萬了吧!於是乎,最優秀的(人文社科為主)的畢業生已經將目標直接鎖定大公司從事市場公關企劃,或者乾脆其他任何大有可為的行業。即便體制內媒體偶有可以畢業生解決戶口等優惠措施,這份工作也越來越難以維繫曾經高大上且針砭時弊的形象。於是,從用人單位方來看,只能努力在應聘者中矮子里拔高子,從大概率上來說,不是能力整體相對欠缺,就是家裡非常富庶所以大概率不是太能吃苦。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一個群訪,主持人說:大家對被採訪人的情況都基本了解吧?那我就不多贅述了。。。誰知道同行幾位明顯年輕的記者紛紛表示:不了解,可以介紹一下。當時我就想,原來採訪不做功課已經變成了你們理直氣壯的默認設置了?還有類似的低級錯誤包括:對上市公司問一些財報上一目了然的數字,沒搞清楚對方的業務範疇,對被採訪人簡歷沒有研究就貿然問一些事實性問題,竟然所有問題都用"您怎麼看?「這樣開放式的結尾,等等。
那在中國做媒體還有前途么?微弱的曙光下,還是留存了一點希望。除了金鐘罩鐵布衫下的官方媒體可以保證飯碗短期不丟,更有生命力的是互聯網公司下的內容平台以及垂直類科技媒體/商業媒體。
其實跟做任何business一樣,想要有收穫必須先有投入。據不可靠消息,有些新型的媒體平台會投入70%的支出放在人力成本,鼓勵記者挖掘一手獨家資料。一個好的記者月入3,4萬並不是天方夜譚。也聽說某些科技類媒體能夠開出跟互聯網公司一樣有競爭力的薪酬。我在海南博鰲看到過騰訊財經自己搭建的巨型媒體室,跟一個專業級的演播廳並無二致,令人瞠目。所有的記者可以化身為主播,把嘉賓邀請到騰訊演播室進行一對一對話。相比倉促地在會場找個犄角旮旯圍堵嘉賓,這種天時地利人和還是讓人很難say No, 也更容易從容地談出火花,甚至是獨家!另外,這些機構的信息源保護機制也比較完善,大部分都有相對客觀的採訪,而不是像廣大自媒體普遍的做法,不是東拼西湊就是把記敘文為主硬寫成了一家之言的議論文。
技術和資本的合力,會改造幾乎所有行業。當然,媒體的公權力屬性仍然是它區別於其他行業的重要特徵。無論如何,媒體不會消亡也不應該消亡,只是落後的生產力註定要被淘汰。希望中國的媒體行業能夠再現春天,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
推薦閱讀:
※厲國剛:媒體是哈哈鏡,了解真相還有可能嗎
※USS|Will Flexibility be a Blunder?
※如何看待 2014 年 4 月的這次網文掃黃?
※在自媒體來臨的時代,自媒體對普通職場人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