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真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節日
【 1 】一種節日,兩樣心情
人們說清明小長假,踏青和祭祀一個都不能少。
我覺得很奇怪。踏青是快樂的,游山戲水賞百花,愉悅到不得了。怎麼偏偏又和祭祀這種凄凄慘慘戚戚,莊重而又悲慟的事情放在一起呢?
這不是一種節日兩樣心情嘛!既要目睹,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辛酸淚,又要聆聽,踏青遊玩的歡笑聲。
如此想來,我們現在過的這個清明必定是經歷了一個「合一」的過程。
(沒錯,一定是經歷過一個類似「三證合一」的過程……)
我們之所以在今天受到大喜大悲的煎熬,也確實是因為清明節融合了上巳(sì)節和寒食節的一些習俗。
上巳踏青
傳說上巳節和黃帝的誕辰是有關係的。
我們都對「二月二,龍抬頭」耳熟能詳,但是很少聽過下半句,「三月三,生軒轅」。
上巳節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說祓(fú)禊(xì)。就是說在上巳節這一天,古人要去河邊洗澡,洗去身上的污穢和霉運。
禊罷而飲。洗完澡之後還要喝二兩小酒,當然不是水滸里那種牛飲,而是曲水流觴,雅的很。
上巳節是在三國時期才定在了三月三這一天。盛世唐朝將這一習俗發揚光大,本是攜酒食踏青小聚,卻讓唐朝貴族弄成了踏青春遊的盛宴,也正是唐朝將上巳,寒食和墓祭融合在了一起,有了我們今日所過的清明的雛形。
寒食改火
很多人都說寒食節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的。但關於寒食節的由來還有另一種說法,因為燧人氏鑽木取火實在不易,為了保存火種,使其生生不息,需要「薪火相傳」。
「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
火把燃燒,火種得以延續,一根火把燃盡,便需要另一根火把再延續,如此火便有了「薪火相傳」。
改火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改火的目的是使火苗經久不衰。改火需要滅掉火,再從新鑽木取火。原因是古人迷信使用舊火做的飯對身體十分不好,所以需要新火,因此就要定期滅掉舊火,改生新火。為此特設改火官——司爟(guàn),司爟發布改火令,一年四季,每一季都需要改火,以防瘟疾。
【 2 】蔣公去世
「君且去,不須顧」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台北去世,去世前曾反覆請人誦讀兩首詩,一首是杜牧的《清明》,另一首也是《清明》,不過作者為大書法家黃庭堅。詩中有一句被反覆誦讀: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黃庭堅《清明》
我們可能沒有資格去談論這些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的問題,也不確定用英雄相惜這樣的字眼形容毛蔣之間的關係是否正確。但有人說,蔣介石去世時,毛主席聽了一天的錄音,錄音中有這樣的一句話: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張元千 《賀新郎》
這兩句意思是:你我都是胸懷古往今來和國家大事的人物,不是那些卿卿我我談論兒女恩怨私情的人。思索再三,毛主席還是將原詞中「舉大白,聽《金縷》」改為「君且去,不須顧」。
不禁讓人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一個節日兩種心情,五味雜陳,心境又何以「清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