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100城]第2城 法國尼斯
[城市關鍵詞]
藍 藍 藍 藍 藍 藍 藍
[城市故事]
近來大多數人對尼斯開始熟悉還是因為劉燁的妻子的老家便是那裡。時不時帶著小諾一回一次尼斯,也會成為尼斯在國內曝光率的小小提升。
尼斯就是法國僅次於巴黎第二大旅遊城市,用一條景色絕美的沿海公路(之後會把視頻拼接傳微博),把以「蔚藍海岸」為名的摩納哥,戛納,安提比一串沿海城市連串起來。每一座城市都有蔚藍的海岸,擁有五漁村和威尼斯的義大利人也把這裡當作熱愛的旅行城市。這當然也有歷史原因,尼斯曾是義大利的一座城市屬於熱那亞聯盟。連義大利建國三傑之一朱塞佩·加里波第也是出生於尼斯。
善時去到尼斯正值義大利國慶節。在海邊和一個義大利人聊天得知,他從小度假和多次都會選擇來尼斯,到現在都直接在尼斯安家了。說著說著,他就指著海邊的人說,看,躺那兒海邊的都是我們義大利人。義大利人憨厚又真誠的樣子和自相矛盾的機靈狡黠的眼神看著是特別有趣的,或許是《教父》書里對西西里人的描述對我影響很大,和他們交流的時候總不時想起義大利人,這個鮮明的標示。說遠啦,還是來聊聊尼斯。
尼斯符合我對法國的所有期待,無論是舊城的老街還是新一點的地方的乾淨和空氣中流動的安逸,都是無數次在電影中,在書中看到過的樣子。尼斯對我來講,就是有屬於沒有任何著名景點都可以讓我想在那裡住半個月的愜意。古老的歷史,沒有讓這兒變得厚重,而是有了一絲活波的氣質,她是在微笑的城市。月牙灣港口邊橙色的房子是她的嘴唇,岸邊的彩石是她閃亮的牙齒,那蔚藍的海一定是她的雙眸,深不可測,帶著一絲神秘,也帶著一絲天真。
要去沿海路上散步一整天,用海邊五彩的石頭湊成自己喜歡的圖案,哪怕留下自己的印記在大自然面前都是虛妄的。要站在最高的那座小山丘上,看著暖色調的城市,隨著陽光從淡黃變成暖橙,在變成橙紅色,看著它明亮,看著它璀璨,再看著它暗淡,就好像時間和歷史混合著快進。要去尼斯的老城走走,這裡會有意外的熟悉感,像極了每個中國每個城鎮里集市裡的氛圍在馬卡龍色調的城市出現,這種微妙的撞擊在我這裡叫作樂趣。
尼斯的旅程是善時憑靠著自己不靠譜的方向感,亂走一氣後總結的「尼斯免費一日」的路線。這真的印著了「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費的」這個觀點嗎?
[咖啡館餐廳推薦]
被朋友戲稱為「酗咖啡」的善時,每到一個地方最不能少的就是喝一、兩杯當地最地道的咖啡。總覺得暖和一點的地方,咖啡就會好喝一點。希臘和義大利的咖啡就明顯比英國來的有滋味。在尼斯的四天,真的是完完全全在咖啡的香醇中看美景,現在回憶起來都是開心和幸福的時光。基本上的買咖啡都不會踩雷區,幾乎每個小店都有保持基本品質的咖啡,當然也有特別優秀的。
當地食物:CHEZ PIPO( 13 RUE BAVASTRO,06000, NICE)
來到每一個地方,不管當地食物有多奇特總會想去嘗試一下。這家店就可以嘗到地道的尼斯食物SOCCA(用麵粉和橄欖油製作而成薄的略帶鹹味的可麗餅,加上胡椒粉會更有味兒)。其實並不是這個餅的愛好者,畢竟在鹹味的餅上手抓餅遠勝於這個,但是總看見有人在店前排隊,總會想嘗試一番。
海產:CAFE DE TURIN(5 PLACE GARIBALDI,06000,NICE)
路過這家店就被坐在街邊的餐桌上那一大盤的海鮮拼盤吸引,真的是很大一盤,看上去有很有食慾的那種。這是一家當地人都會愛來吃的老店,生意紅火到很晚都還是生意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尼斯真的是有夜生活的城市。相比較於大多歐洲地方晚上出門除了酒吧什麼店都關門早的情況,在尼斯完全不會出現。晚上十點過走在尼斯老城賣水果的商鋪和甜點的小店都還是燈火通明,似乎給這個一道夏日就天黑很晚的城市帶來了更多的樂趣。
義大利食物:ATTIMI(56 BOULEVARD JEAN JAURES on MASSENA SQUARE,06000, NICE)
在早起屬於義大利,同時如今又比鄰義大利的尼斯,試試義大利風味的食物也是不錯的選擇。比薩,義大利面都是很好的選擇。
冰淇凌店:FENOCCHIO(2 PLACE ROSSETTI,06000, NICE)
冰淇凌幾乎是我這趟旅行的小紅旗,每在一個城市都會買一個冰淇凌在周圍合照。這家在尼斯當地還是相當出色的啦。之後還想著整理一個義大利冰淇凌的小合集功課放微博,估計拖延症會讓它產生於冬季吧,哈哈。
酒吧:MOVIDA BAR(41 QUAI DES ESTATS-UNIS,06000,NICE)
這是一家在海邊的BAR, 可以在開闊的視野里吹著海風和朋友聊天,氛圍很棒。
[建議行程安排]
尼斯雖美,卻是一個完全在步行範圍內的城市,所以整座城市旅行下來是完全夠用的。但是細細品味尼斯的味道,或許需要兩到三天。
一條不繞路看所有地標的路線:
從艾伯特花園(Jardins Albert 1er)起步,沿著(Quai des Etats-Unis)一次去去看到(The Opera),(Cours Saleya),(Palais Lascaris),(Place Saint Francois),(Place Garibaldi),( Place du Pin),(Chez Pipo),(The port of NIce),(Quai Lunel),(Roba Capeu&monuments aux Morts,(Bellanda Tower),(Castles hill&Waterfall),(Place Rossetti),(Promenade du Paillon),(Place Massena),(Place Massena),(Avenue Jean Medecin)
這條線路從任何一站開始都行,順著每一個地點過去就好啦。
要去看到四五點鐘的日出是難的,但是看到8、9點的夕陽還是可能性很大的。
自然最美的,是它的各異,沒有一個瞬間是一樣的,所以有一百個遊客就有一百種它的樣子。
[城市之旅]
從尼斯火車站出來第一眼便被金黃色的房子吸引,整個城市在夕陽的金光下變的有種欣欣向榮的氛圍。才舉辦完戛納電影節的蔚藍海岸線城市,都還有相關的海報。
我這一天的旅行直接從路線的(The port of NIce)尼斯港口開始的,清晨在路邊的咖啡店買了一杯咖啡就開始邊喝邊走。
不得不說,尼斯真是一座啟動很慢的城市,出門早了,很多店鋪都是關門的。
街上的人,更多是拿著地圖找路的遊客,也都不是慌張的步伐,而是把步子放慢走在這座城市裡。
沿路到達海港的時候天意外的晴朗起來,陽光會也漸漸刺眼,蔚藍的海岸在發光。
岸邊停靠著各種顏色的漁船,那銳利的邊緣便是當地最典型的漁船形狀。
沿著河岸走變會看見這個古今對比的牌子,依稀展現著公元前便是熱鬧的貿易港口的景象。
這條路就是Quai des états-Unis, 也就是尼斯最美的兩條沿海路之一的美國大道,另一條就是和這條連接的盎格魯大道,也稱之為英國大道。在美國建國之初,法國就曾送出自由女神像表示祝賀,同樣只條路的修建也是將之前的港口改建修繕變成了貴族們最喜歡散步的街道,同時為了表達對美國的友好而取名為美國大道。在這條路的沿途可以看到羅巴卡波犧牲者紀念碑,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尼斯死去的3665位烈士。
順著美國大道走,然後爬上山就來到尼斯最高點了,這裡可是看尼斯全景的最好地方。和過的圖畫對比才會覺得,這麼多年的歲月,尼斯的古城樣子似乎還是當時的模樣。只是橙色建築的範圍一點點在擴大,把蔚藍的海岸著色上了飽和度那麼高的點綴。
在看《伊斯坦布爾的假期》里有提到過,歐洲五彩房子的外牆顏色如果追根求底可以探尋它主人的來路。比如白色房子的主人的祖先就很有可能是猶太人,但是隨著歷史紛爭各個人種混合在一塊兒,這樣的界限已經更多是裝飾作用和個人喜好了。
在制高點看了全景,便來到了之前提過的盎格魯大道。熟悉英國的朋友都知道,那是個幾乎沒有夏天的國家。所以從很早之前,英國人便發現了尼斯這塊寶地,每年到這裡來度假。最開始這是一大片鵝卵石的海灘,十分荒蕪。從18世紀下半葉開始,英國人開始來到尼斯過冬,療養肺病,欣賞海岸的全景。有一年冬天特別寒冷,來自北部的乞丐大批湧入尼斯,於是一些富有的英國人提議為他們興建一個有用的工程:沿海岸修築一條步行道(chemin de promenade)。尼斯市這條舒適的步行道的前景激起了人們的興趣,大大增加了工作的機會。步行道最初按照當地方言尼斯語(Ni?ard)稱為Camin dei Anglès(英國路)。1860年,尼斯被併入法國,隨之這條街也按照法語改名為La Promenade des Anglais。盎格魯街上會舉行許多活動,例如尼斯狂歡節、鮮花遊行等等。
這便是夜裡的盎格魯大道啦,街邊的酒吧直到深夜都十分熱鬧。
尼斯海邊沒有沙灘,卻是鵝卵石海灘。彩色的石頭讓河岸變的色彩跳躍,
還有透明質的藍色海蜇(By the wind sailor),並不知官方名字,但是我自個人把它翻譯作隨風而行的水手。它以自身的藍色裝點著蔚藍海岸上,最有名也最具代性的一條大道。
順著尼斯歌劇院往老城走,熱鬧的人群和南法色調的房子引領人們走向最熱鬧的街區。這裡也是購物者的好去處,有大名鼎鼎的老佛爺,也有很多品牌的專賣店在街邊林立。
到了老城區一定不能法國的便是品嘗一下法國的地道甜點,少了巴黎的精緻卻多了市井的隨和。
尼斯是個有夜生活的地方,晚上十點漫步在舊城,還是很多行人,路邊的餐館還有酒吧也人滿為患。就連水果店鋪也照常開門,這在歐洲國家是很少見的。所以,這也正是大家都絡繹不絕地來到尼斯的原因之一吧。
[關於善時]
迷戀用腳步丈量城市的方式去發現那些城市裡一些細枝末節的感動和樂趣的旅行愛好者,立志成為城市旅行家。
已經去過97座城市,旅行還在繼續。蠻喜歡輕旅行的概念 ,所以行李很輕,所有圖片都是手機和小相機拍。
有著很大眾的愛好,咖啡,電影和旅行。或許,能在心中發亮的一部分就是源源不斷的好奇心和勇氣吧。
住過藍可兒事件的塞西爾酒店,見過凌晨三點半的阿姆斯特丹,為了驗證紐約市不夜城整夜在第五大道慢走,在美國傑克遜小鎮和電台DJ一起在廣播里播放了盧凱彤的歌。
旅行在我這裡,並不是去地標的合影,而更多是以一種新的身份去體驗和感受新的風景。
微博同步更新旅行:@動善時_
[關於去100城]
這是善時一個人旅行,結伴旅行和隨著生活到處遊盪旅行記錄去過的城市和不斷去新城市的計劃。
世界這麼大,一個人的時間和腳步都是有限的,永遠無法達到所謂的環遊世界吧。
正是所有人一起不斷的行走才把世界的美景一點點呈現在更多觸手可及的範圍。
所以想去100個城市,看一百種風景。也想有更多的旅行愛好者,把自己看到的城市記錄下來。
街面有些許破舊的小巷說著歲月流逝的痕迹,面朝街面的咖啡店可以看到神色匆匆的人群和斑斕的車流,每個城市都在時間裡和城市裡的居民,遊客抑或只是路過者創造著獨一無二的故事。
戴上耳機,背著雙肩包,開始旅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