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閉症心智解讀能力缺陷-從高級認知神經功能談起

眾所周知,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是社交溝通困難、刻板行為及狹隘性趣,然而這些困難及表現均是外顯的,通過行為觀察即可察覺到這些癥狀,但這些癥狀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奧秘?怎樣來解些困難?為什麼他們不善於與人交往?為什麼他們似乎總是特別自我?為什麼他們不能控制住刻板行為和情緒?為什麼他們喜歡玩一些無功能性的遊戲?究竟這些外顯問題的背後有怎樣的認知神經機制?是需要我們進行深度探討的?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三個在安安訓練孩子的典型案例,從而展開對自閉症兒童高級認知神經功能的討論。

  個案一

  琦琦(化名)今年五歲,看起來與其他小女孩一樣活潑可愛,並且,她的智力和記憶力的表現也都比同齡的孩子優秀。琦琦在一歲多的時候,就能認讀26個英文字母,也可以從1數到100 ;認識幾百個漢字。她的記憶力也特別的好,公共汽車沿途經過的每一個站點都能背誦下來。

  在學校里,琦琦非常遵守規則,老師定下的規則,她都會認真完成。對於玩具的擺放,更是特別的固執,如果有小朋友把玩具放錯了地方,她會一個箭步衝上去,說「放錯了!」,接著把玩具放回原來的位置。琦琦不喜歡像其他女孩子一樣玩「過家家」,也不喜歡玩洋娃娃。每次遊戲時間,琦琦都是選擇畫筆和圖畫紙,獨自一人坐在角落裡畫畫,每次畫的都是一樣的家裡的擺設,從家裡的電視機柜子到書架上面的書,都仔仔細細地畫出來。

  在家裡,她極少與媽媽或其他家人分享學校的事情,如果媽媽問起,也只能說出一些沒頭沒尾的片段。

  媽媽帶琦琦外出時都會格外小心,避免因為琦琦亂講話造成尷尬。一次,琦琦跟著媽媽乘坐公共汽車,車上人很多,琦琦被擠得透不過氣來,她就高聲喊:「好擠呀!阿姨好胖啊,擠死人啦!」

  為什麼琦琦在擺放玩具時特別的固執?為什麼在公車上會讓別人尷尬的話,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個案二

  東東四歲了,到學校的第一天,東東是班級中哭鬧最嚴重的小朋友。與很多剛入學的小朋友一樣,東東不允許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儘管其他小朋友在老師的安撫下都不哭了,東東還是哭得越來越厲害,媽媽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陪著東東一起在教室上課。

  老師打開音樂,請小朋友輪流跟著音樂與大家問好。東東聽見音樂後,坐在椅子上,閉著眼睛前後搖晃身體。就算輪到東東和大家問好了,東東完全不理周圍的小朋友,也不管老師的呼喚,一直閉著眼睛搖啊搖啊……音樂停下後,東東就繼續站起來,哭著找媽媽。當老師再次打開音樂,東東又開始沉醉的前後搖晃身體。

  為什麼東東好像控制不住自己一樣搖晃身體? 

  個案三

  小雨今年3歲7個月,虎頭虎腦惹人喜愛。小雨的語言能力不太好,雖然能說出完整的短句子,但說出的句子多數是電視廣告的對白。小雨也很少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更多的時間是拉著成人的手去取自己想要的玩具。

  小雨也很難接受環境的改變,在學校里,小雨會堅持做藍色的小椅子。如果當天沒有藍色的椅子,他就不會坐下來,甚至會發脾氣大哭。

  另外,讓老師和父母疑惑的是,小雨似乎很喜歡玩具汽車,但玩耍方式卻和同齡小朋友有所不同。小雨每次玩玩具汽車,都會把玩具汽車放在桌子邊緣推行,自己則彎下身子,從與桌面水平的角度觀察汽車輪子的轉動。更有時候,小雨乾脆把玩具汽車翻轉過來,直接用手轉動汽車輪子。玩到高興的時候,會興奮的手舞足蹈。

  為什麼小雨喜歡玩車輪而不是汽車?為什麼興奮的時候像是失去控制一樣手舞足蹈?

  如果透過這些個案的行為,探究產生這些行為更深層次的原因,將會看到不一樣的心理世界。

  隨著對自閉症兒童行為特徵的了解和熟悉,越來越多的更深層次的問題不斷被提出,主流的研究的方向也逐漸從外顯的行為研究專向更深層的認知功能及腦機制的研究。在神經心理學中,高級認知理論為自閉症核心癥狀的病因解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界點,它能將大腦的異常與行為癥狀聯繫起來。目前主要有三種認知理論與自閉症譜系障礙有關:心智解讀理論(Theory of Mind,ToM)、中央聚合能力缺陷(weak Central Coherence,WCC)理論、執行功能障礙(Executive Disfunction,EDF)理論。

  這三種理論目前都不能解釋全部與自閉症相關的外顯行為,但都在解釋某一些方面時表現出一定的優勢。心智解讀能力缺陷可解釋自閉症特殊的社會交流缺陷,其他行為特徵特別是堅持同一性和刻板則可由執行功能缺陷解釋,而中央聚合能力缺陷則能解釋自閉症個體智力結構的不平衡,他們的認知方式與眾不同。可見這三種認知理論均能解釋自閉症的社交溝通缺陷以及一些行為特徵,研究也表明自閉症兒童在這三種認知理論方面均存在缺陷,但沒有一種理論能完全解釋自閉症的所有癥狀。也就是還不能說明某種缺陷為原發.而其他則為繼發。而且心智解讀能力、中央聚合能力和執行功能三者之也存在一些交叉重疊,均和大腦額葉功能有關。那麼,是否自閉症同時存在三種功能的缺陷並且三者之間相互作用,抑或是還有更基礎的原發缺陷導致自閉症特殊的核心障礙和行為特徵,目前還不得而知。

  雖然自閉症的高級認知功能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但是已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這些理論的客觀性。而依據高級認知功能缺陷理論,設計針對性地訓練方法,也逐步成為研究的熱點。在基因治療以及大腦功能修復技術在短期內尚難以有根本的突破時,學界對高級認知神經功能訓練賦予厚望,認為是目前唯一可能從更深層次改變自閉症與眾不同認知方式的模式,康復界目前也完全接受了這種對自閉症患者深層次的理論解釋。

  1、心理理論缺陷及訓練

  1.1、什麼是心智解讀能力

  心理理論又稱為心靈理論,或者心智解讀能力,主要指詮釋和推測別人心理狀態的能力,如理解別人的想法、信念、意圖、願望及動機等,並且通過這些資料來詮釋別人的語言、行為和預測別人感受及下一步的行動。

  嬰兒自出生後,除接觸周圍的自然環境外,還會接觸到社會環境,接觸到人和由人組成的社會。因此,兒童的認知除了自然認知外,還應該包括對各種社會現象的認知,即社會認知。從某種意義講,社會認知比自然認知還要重要。近些年來,對於社會認知的探討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心智解讀能力的探索,被認為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心智解讀能力是Premack和Woodruff於1978年觀察成年黑猩猩具備簡單心理推測能力而提出的概念,Wimmer和Perner首次將心智解讀的理論應用於兒童的研究,1985年Baron–Cohen等人首次報道4歲以上的自閉症兒童80%不能通過心智解讀能力的測試,並認為心智解讀能力的缺失可能是導致自閉症社交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這個研究對於自閉症的認識及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心智解讀能力訓練的出現,使自閉症在社交上訓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心智解讀能力是人類進行社會活動的基本能力之一,只有具備了一定心智解讀能力的人才能明白自己和別人的行為與自身的想法、信念、願望是否相違背,才能很好地察言觀色、審時度勢,根據不同的處境、不同的溝通對象、別人不同的反應來推測別人的想法,調整自身的行為作出合理的社交回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和你的朋友聊天時,當你的朋友不斷地在看錶,其實表示他急著要離開了,你只有理解了你朋友看錶背後的想法是「我想要離開了」,你才知道「我要儘快結束談話,因為我的朋友想要離開了」,然後才會做出結束談話這樣的合理社交行為。而自閉症人士常常不能理解別人行為背後的想法,從而導致他們在社交活動中難以作出適當的反應。

  1.2、心智解讀能力的發展

  在兒童發展出成熟的心智解讀能力之前,兒童必須要具備一些基本的能力,這些能力與心智解讀能力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Baron-Cohen認為,兒童需要具備一定的視覺注意能力,才懂得去觀察別人。Repacholi認為,兒童必須知道什麼是願望才能懂得去猜測別人的心理。而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辭彙,兒童才能從本質上去了解別人的心理狀況。因此,可以將這些能力稱為心智解讀前能力。

  Mundy等人在1990年時就提出,自閉症兒童由於缺乏共同注意,導致其情感分享能力不足;Mundy等人也提出在發育過程的早期,自閉症兒童即在共同注意上表現出缺陷,並貫穿於整個發育過程中,共同注意的缺陷嚴重影響自閉症兒童理解別人情感的能力,是影響其社會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學者提出,共同注意力是心智解讀的前身。Howlin等人在1999年時也提出,心智解讀能力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情緒、信念以及假想遊戲。

  對於高年齡自閉症兒童以及成人的研究發現,幽默、說謊、欺騙以及失言情節等的理解,是心智解讀能力的高級階段。

  綜上所述,心智解讀能力主要包括心智解讀前能力、共同注意、情緒、信念、假想遊戲以及心智解讀高級能力。

(1)、心智解讀前能力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嬰兒自出生後便具備視覺觀察能力。可以說,視覺接受信息的能力對於心理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視覺注意能力影響著願望與信念。例如,兒童必須是看到玻璃櫃里有糖果,然後才會產生「我想要糖果」的願望,有了這樣的願望,然後才會產生「我認為我可以站在椅子上拿到糖果」的信念。當然此處所說的視覺能力不僅僅是兒童是否是瞎子,而是兒童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視覺觀察及注意能力,才能對環境以及他人。

  此外,兒童必須能了解「願望」這樣一個概念,才可能讀懂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狀況。因為只有知道自己或別人「想要」什麼(即「願望」),才知道別人心理所想,才能預測他人下一步的行為。比如,我們知道小花的願望是生日的時候收到巧克力,結果她媽媽在她生日的時候真的送給了她巧克力,我們就可以根據她的願望來猜想到她此時的心理是非常高興的。一般兒童在一歲半到兩歲左右的時間已經會使用「想要」等表示願望的辭彙了。2歲左右的兒童對自己及別人心理的理解幾乎皆以願望為評定準則的,因此兒童約2歲的階段也被稱為「願望心理學」階段。

  其實類似與「願望」相關的辭彙,如「想要」、「我要」等,還有包括「認為」、「以為」、「夢想」、「想像」、「希望」等,這類辭彙統稱為「心理」辭彙,常常反映著一個人的想法、信念、願望等。兒童必須要能理解以及表達心理辭彙,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讓別人來了解自己的情緒、心理。兒童一般最早能理解以及表達的辭彙往往是與願望相關的辭彙,一般一歲多的兒童即可理解與表達。而與較複雜心態相關的辭彙,如「希望」等詞往往需要大齡兒童才能理解。

(2)、共同注意

  共同注意,又稱互聯注意,是人類學習、分享興趣及分享情感的重要能力之一。Loveland等人認為共同注意是聯繫人和物體之間注意力的能力,Adamson等則把共同注意描述為與參與者分享興趣及情感時所處的注意狀態。Leekman把共同注意分成幾個成分:分享主體(兩個以上的人)、分享客體(即對象、興趣或情感)以及分享過程。我們可以把共同注意定義為我們通過視線偵查,留意別人的視線、手勢等肢體行為,知道別人在觀察的對象;以及通過視線、手勢等肢體行為讓別人知道我們感興趣的對象。共同注意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引發注意,二是回應注意。

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回應注意的發展要早於引發注意。回應共同注意的能力是指我們根據他人視線方向、手勢等肢體行為,推測他人希望和我們分享什麼對象,然後跟著注視那個物件。而引發共同注意是指當我們發現有趣的對象並期望別人分享時,我們會先望向他人,然後再回望物件(可伴隨手勢等肢體行為),從而提示他人注意我們感興趣的對象。有時為了確保他人確實注意到我們感興趣的對象,我們會多次在他人與物件間來回掃視。這其實是一個三角關係,即引發共同注意者、回應共同注意者與被注意的對象形成三角關係,成為「共同注意三角」。

  其中,視線偵查能力是產生共同注意的基本條件。所謂視線偵查即指留意別人視線、手指向的方向。一般兒童明白留意別人視線、手指向方向的重要性,並根據別人視線、手指向的方向了解別人的心理狀態。一般0-3個月的嬰兒能夠進行面對面的視線觀察,即能夠留意到面前的物件;6個月的嬰兒能留意到前方的物件;6-12個月能產生涉及到人和物體的三方參與的共同注意,即具備了目光追隨的能力(這種目光追隨既可以是追隨別人的目光,也可以使追隨別人的手指向的方向);到18個月時已經能夠通過別人視線的方向來偵查別人的意圖了。視線偵查與共同注意的發展息息相關,沒有很好的視線偵查能力,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共同注意。   除了視線偵查的能力外,兒童必須具備通過視線或手勢來表達自身意圖的能力,才能建立更好的共同注意。

一般嬰兒在9個月時會有手指物,讓別人知道他要什麼,能拿起對象炫耀,能在對象和對方間轉換視線;在18個月時已經能很好地通過視線的來回掃視,與別人分享他的興趣。基本上,18個月的兒童已經發展出了良好的引發與回應別人共同注意的能力。

  早先的研究顯示共同注意能力缺陷是自閉症早期出現的基本社會交流損害, 到1歲時就會表現出來,並可作為診斷自閉症的標準之一。Sigman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自閉症兒童共同注意中的回應以及引發兩方面均存在缺陷。還有研究表明,即使功能很好的自閉症兒童,他們可能能回應共同注意,但在共同注意的引發方面仍存在著顯著缺陷。即便部分兒童能引發共同注意,但幾乎都只限於利用共同注意單向地表達自身的需求,而不懂得與別人分享他的興趣與愛好。Jones等認為訓練自閉症兒童的共同注意能力對於改善社會性行為有明顯的幫助。  

(3)、情緒

  人際交往中,非言語信息往往傳遞著真實情感,尤其是情緒的信息,是反映人類心理狀態主要的非言語信息。恰當的識別和表達情緒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社交能否成功的關鍵。

  恰當地表現出各種情緒以及對各種情緒表現出恰當的反應,有賴於對面孔的有效識別。面孔是在社會活動中提供最為豐富社會線索的方面,對面孔的有效識別是進行情緒加工的基礎。從面孔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年齡、情緒、性別、注視方向、身份等, 因此,對面孔所傳達信息的正確識別對於恰當的社會行為極其重要。

  兒童發育研究證實, 在新生兒時期就表現出對人的興趣, 特別是人的聲音、動作、面部特徵;雖然嬰兒早期的這種趨向性注意是無意的;四五個月的嬰兒就能感知話語中的情感成分;到了5-7個月時嬰兒就會出現對社會刺激主動有意識的趨向性, 如喊他的名字時會轉頭,熟悉的面孔走過時會視線追尋;4-7月大的嬰兒雖然還不能從單獨呈現的面孔中辨別表情,但已能留意他人的情感表現, 並對不同的面部表情表現不同的情緒(如中性的、高興的、傷心的),對高興的面孔注意多、對中性或傷心的面孔注意少。到9 - 12個月, 就出現社會參照, 嬰兒會從大人的臉部尋找情感信息。到2歲時, 兒童開始對他人的悲傷有情感性和親社會性的行為反應, 如幫助、安慰他人, 與他人分享悲傷。發育正常的嬰兒在與養育者的互動過程中, 已經表現出對人臉的偏好和對養育者逗弄的回應, 由此逐漸積累了大量的人際互動經驗。

  伊扎德將情緒分解為喜悅、興趣--興奮、驚訝、悲傷、憤怒、害怕、厭惡、輕視、恐懼、害羞以及內疚等十種基本表情,認為其他表情都是這十種基本表情的組合。後來的研究將伊扎德中的一些基本表情合併,形成了六種現在受到廣泛認可的基本表情:高興、悲傷、害怕、憤怒、驚訝以及厭惡。雖然每個人的面孔都不一樣,表現出同樣表情的時候,面孔的形狀也不完全一樣,但每一種表情都對應著相對較為類似的面孔。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表情也不是完全一樣的,但我們會發現我們開心的時候都是笑的,而笑的時候,臉部肌肉的改變都是類似的,這也是我們能看到不同的人,仍舊能識別表情的重要原因。其實每種表情我們也不是經常都像上面圖片那麼規範,因為每種表情又會有不同的程度。比如,我們開心的時候,有時會興高采烈,哈哈大笑,有時僅有愉悅的心情而微笑。顯然,哈哈大笑與微笑是不完全一樣的,但它們都是人臉嘴角上翹,面頰上抬,只是嘴角上翹與面頰上抬的幅度不同而已。

  情緒專家拉扎勒斯指出,大腦對於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會先做出認知評價,只是對於一些簡單的情緒反應,如簡單的喜歡、不喜歡以及恐懼等,人們意識不到自己的評價,即人們這時大腦里進行了無意識的思維。如你忽然被人從後面拍了一些,你會無意識地立刻產生恐懼的反應(但其實大腦還是會這種情景產生評價,只是這種評價不需要意志努力),然後才會出現有意識的思維:「可能我有危險」。但是其他的一些情緒,包括一些複雜的情緒,則是需要人們有意識地評價。例如憤怒、厭惡等。舉一個例子,比如,你很討厭一個人,當你見到他時,你會表現出厭惡的反應,這是因為你的大腦會對他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是你能感受到的):「這個人很討厭」,然後你才會表現出厭惡。因此,可以說,並非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與生俱來的,常常需要認知的加工。這就是我們可以通過訓練來改善兒童情緒反應的原理。我們可以通過某些場景,教會兒童該如何認知這些情景,期望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改善兒童對於情緒的理解和表達。

  人的情緒不僅跟情景相關(例如看到蛇會感到害怕)之外,也跟人自身的願望有很大關係。當現實情景跟人的願望相吻合,人就會感到開心;而當現實情景跟人的願望不想吻合,人就會感到不開心。同時也跟信念有密切的關係。

  有很多的研究都顯示,自閉症兒童存在異常的面孔加工方式以及難以識別及運用各種表情。例如早期的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不喜歡看別人的臉,看臉時更傾向於觀察嘴巴(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自閉症兒童對高興表情的識彆強於其他表情的識別),自閉症兒童對各種表情的辨認和記憶能力均低於其他兒童。但也有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對於高興、悲傷及害怕等表情的識別無異常,但對於驚訝、厭惡以及其他更複雜情緒、情感的識別存在明顯異常。總之,可以說,ASD兒童在情緒識別上的能力確實比其他兒童要差得多。

(4)、信念

  所謂信念,是指人的願望、想法、知識、理念、意圖以及需要等思維。信念與人的願望、情緒、行為等都有很大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是通過推測別人的信念來估計他人的情緒、心態以及下一步行為的。例如,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希望收到生日禮物(這是我的「願望」),我認為媽媽肯定會給我買生日禮物的(這是我的「信念」),因此我心情很好(這是我的「情緒」),所以我加快回家的步伐(這是我的「行為」)。可見,信念與願望、情緒、行為等關係密切。可以說能理解他人以及自己的信念,是擁有完善心智解讀能力重要的表徵。

  信念分真實信念以及錯誤信念。真實信念是指與現實情況符合想法。例如,當人看到糖果盒時,就會認為糖果盒裡面裝的是糖果,如果糖果盒裡確實裝的是糖果,那麼此時人的想法與現實情況想符合,稱為真實信念。如果糖果盒裡的糖果被他人拿出來了,而用糖果盒來裝橡皮擦,此時,由於這人並不知道別人把糖果盒裡的糖果取出來了,當他看到糖果盒時,仍然會認為,糖果盒裡裝的是糖果,這時他的想法(糖果盒裡裝的是糖果)和現實情況(糖果盒裡裝的是橡皮擦)是不想吻合的,他的信念就被稱為錯誤信念。因此,所謂錯誤信念是指與現實情況不想吻合的想法。最經典的初級信念測試是Sally-Anne的測試:

  Sally有一個籃子和一顆球,Anne有一個盒子。Sally將球放進自己的籃子里,然後出去了。Anne將籃子里的球拿出來,放進她的盒子里。後來,Sally回來了,他想玩球。Sally會去哪裡找球?

  在這個測試中,測試者會問兒童以下三個問題:

  信念問題:Sally會去哪裡找球?

  真實問題:球應該在哪裡?

  記憶問題:剛開始時,球是在哪裡的?

  從這個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錯誤信念是指他人與自己或事實不同的想法。能理解別人擁有錯誤信念,是心智解讀能力重要的內容。

  一般來說,普通兒童在三歲時就具備了理解真實信念的能力,即給他呈現一個糖果盒,他已經能將知覺和知識聯繫起來,即使不打開糖果盒,他也知道裡面裝的會是糖果,並且知道他人會和他一樣,認為裡面裝著的是糖果。但是三歲的兒童還不能理解錯誤信念。例如當他打開糖果盒,發現裡面不是糖果,而是硬幣時,他會形成另外的知覺,認為這種盒子里裝的是硬幣,而記不得之前有過的錯誤信念(兒童在打開糖果盒前曾有過「盒子裡面裝的是糖果」這樣的錯誤信念)。

  到了四歲時,兒童開始理解錯誤信念,即開始知道現實生活中可能有一些情景與自己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也開始理解,如果別人沒有看到某些事情時,他人可能會擁有與自己不一樣的想法(因為自己看到了)。錯誤信念的理解,對於兒童的心智發育而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對誤信念的了解是推測他人對事件的判斷、預測他人下一步行為、了解他人心態的的基礎。可以說個體對真實事件的思考(初級信念)對於解釋他們與物、與人之間的互動起關鍵作用。

  Baron-Cohen的研究告訴我們,75%以上的自閉症兒童不能通過錯誤信念的測試。Ozonoff的研究發現,絕大部分自閉症兒童,哪怕是功能很好的,都難以通過錯誤信念的測試。越來越多的學者肯定,無法理解錯誤信念是導致自閉症兒童社交障礙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們為什麼總是特別自我,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本質。

(5)、假想遊戲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所有的兒童都喜歡遊戲。遊戲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社會性遊戲,一類是認知遊戲。

  所謂社會性遊戲是指以人際互動為特徵的遊戲。根據遊戲的社會性發展順序,可將遊戲分為:單獨遊戲、平行遊戲、聯合遊戲、合作遊戲,而戲劇遊戲就是最普遍的合作遊戲。

  以認知發展為依據的遊戲分類主要以皮亞傑的理論為代表。皮亞傑根據遊戲與認知發展的關係,把遊戲分為練習性遊戲、假想性遊戲和規則遊戲。巴特勒等人認為結構性遊戲也是其亞分類之一。

  練習性遊戲也稱感覺遊戲或功能性遊戲,是兒童發展最早出現的遊戲方式,其基本功能是對習得的但還不鞏固的動作進行練習。練習性遊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在兒童14-30個月時,練習性遊戲在嬰兒的全部活動中佔53%,但在3-4歲時,僅佔36%,並且逐年減少。

結構性的遊戲是指兒童按照一定的計劃或目的來組織對象或遊戲材料,使之呈現出一定的型式或結構的活動,介於功能性遊戲與假想性遊戲之間的一種遊戲形態。包括拼圖、搭積木、手工遊戲等等。結構性遊戲大致發生在2歲左右。

  假想遊戲也稱為想像遊戲、象徵性遊戲、假裝遊戲等,其本質在於兒童把一件對象假想成另一對象、把自己假想成其他人物或者賦予對象不同意思。假想遊戲可以說是學前兒童的典型遊戲形式,2歲以後開始大量出現,4歲之後是比較成熟的發展階段。兒童夥伴之間合作進行的假想遊戲是假想遊戲的最成熟形式,稱為社會性假想遊戲。

  假想遊戲的發展與兒童心智解讀能力的發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楊布萊德和鄧恩等人發現,那些從事更多的複雜的社會性假裝遊戲的兒童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錯誤信念和情感。奧斯汀頓和詹金斯也發現兒童在錯誤信念任務上的表現與兒童在假裝遊戲中共同提出遊戲建議和進行遊戲角色指派的數量有關。尼爾森等人的研究也顯示,兒童在錯誤信念任務上的表現和假裝遊戲中的物體替代與角色指派均有顯著相關。

  萊斯利認為兒童從事假裝遊戲,必須明白他所有的思想都是不必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表徵,即能夠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假裝心理,他將這種能力稱為元表徵能力,並指出幼兒2歲時就具有了這種理解錯誤信念所要求的認知能力,假裝似乎是心理理論發展的起源。另外,泰勒、卡特萊特和卡爾森等人也認為,兒童參與假裝遊戲的經驗有助於兒童理解心理和現實的區別。在假裝遊戲中,兒童扮演成其他人,就必須反映被扮演的角色的感知、思想和願望。

  以「護士打針」的假想遊戲為例,遊戲中兒童甲扮演護士,兒童乙扮演病人,遊戲過程:病人肚子疼,去醫院看病,護士幫他打針,病人很怕痛,護士就安慰病人不要害怕,最後,病人在護士的幫助下,勇敢地打針了。在這個假扮遊戲中,扮演「護士」的兒童既要有「護士」的行為舉止,還要以「護士」的眼光看待病人:在看到病人時,必須要知道病人是非常痛苦的,要關心病人。通過裝扮成他人並以他人的視角看世界的這種實踐,有助於心理理論的發展。

  其次,在假想遊戲中,兒童還經常把一個物體假裝成另外一個物體。如在「護士打針」的遊戲中,兒童把鉛筆當作針筒時,會考慮到鉛筆既是「打針」用的針筒,同時也是寫字用的鉛筆,實際上不是用來打針的。這種同時從兩方面考慮同一種情境的能力在完成心智解讀任務時十分重要,假想遊戲正有助於培養這種能力。

  另外,在假裝遊戲訓練中,兒童在分配角色時和同伴商量:「你做病人,我當護士,好不好?」這就涉及到對不同人的願望進行協調,兒童由此有機會接觸到不同人的不同觀點,這對假想遊戲的開展非常重要,因為假想遊戲的順利開展依賴於不同遊戲參與者的意願的協調一致,這樣一個「反覆地面對和解決不同願望的過程可以幫助兒童建立理解他人心理所需依附的基礎」。

  最後,在假想遊戲中,兒童還需想像出一些在當時場景下不存在,但卻能使遊戲順利進行的物體。從理論上講,想像依賴兒童的心理表徵能力,即「兒童必須設想不具有即時物理存在性的某事物,並在心理上將之表徵為是真實存在的」。這種能力也是完成心智解讀任務所必需的。

  規則遊戲是指兩個以上的參與者按照預先規定的規則進行、且具有競賽性質的遊戲。如打牌、下棋、老鷹抓小雞等。規則遊戲是兒童遊戲的高級發展階段。

  自閉症兒童相比同齡兒童,進行假想性遊戲的次數明顯減少,而進行練習性遊戲的次數明顯較多。哪怕部分自閉症兒童在其有限的假想性遊戲中,只會不斷重複相同的玩法及不斷出現相同的假想情節。總體來說,自閉症兒童在假想遊戲方面發展比同齡兒童要慢許多。

(6)、心智解讀高級能力

  當兒童能夠理解別人的心理狀態,能識別別人可能存在錯誤信念,並且可以根據情境以及別人心態預測別人的行為時,兒童會慢慢發展出包括欺騙能力、玩笑能力、識別失禮情節、以及在模糊情境中推測別人的行為及心境等心智解讀高級能力。

欺騙

誠實和誠信是中華民族道德培養的重要內容,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說話,欺騙他人。但是尼采說過:「為了生活,我們必須學會說謊。」因此欺騙是一種從道德觀念上講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存在著許多爾虞我詐,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識別他人的欺騙是必備的社會認知能力;並且必要的時候我們做出一些善意的欺騙有時也是難以避免的。其中,說謊是欺騙的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形式。

兒童對於說謊概念的理解涉及事實、意圖和信念三個認知成分。三歲前的兒童雖然有時能表現出欺騙的行為或語言,但是對於說謊的認識是混亂的,甚至會把不好的言語當做說謊;並且哪怕為了逃避父母的懲罰而說謊,但是圓謊能力極差,略一追問即被識破。四—七歲的兒童開始清楚什麼是謊話,但是對於說謊的認識停留在根據事實來判斷是否是說謊的階段,還不能理解說謊行為過程中的意圖與信念。這時兒童把所有的與事實不符合的行為都稱為說謊,哪怕是陳述者無意間描述的錯誤。七歲以後的兒童才開始明白說謊背後的意圖與信念,基本上,兒童要在11歲以後才能非常清晰地理解有關謊言的真正道德問題是它的欺騙意圖。

自閉症兒童對於謊言的理解能力差,即便能理解,也大多停留在根據事實來判斷的階段,而不能很好地理解謊言背後的意圖。過往的研究曾認為自閉症兒童不會說謊,但最近的研究認為部分自閉症兒童也會說謊,只是圓謊能力差。

幽默感

  幽默是一種機智,是生活的調味品,是人際關係的潤滑濟和成熟的表現,它具有穿透力,幽默能給人們帶來輕鬆的笑聲和歡樂、消減矛盾和衝突,縮短人與人之間陌生的距離,能改善人際關係或擺脫困境。可以說,具備一定的幽默感是高級人際關係互動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具有良好幽默感的兒童在社會交往和學習中更有自信,能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社會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幽默感的本質在於動作、語言或者概念不和諧。例如1歲多的孩子,當你給他做鬼臉時,由於鬼臉的形象與你平時的形象不同,產生了不和諧,因此便產生了幽默感,使得兒童發笑。

  普通兒童在幽默感的發展上,呈現出一定的規律,並且是循序漸進地發展的。1歲幼兒對臉部表情的不和諧十分敏感,2歲幼兒已能從身體和物體的不和諧中發現幽默,3歲幼兒的智力已發展到能認識概念不和諧中潛藏的幽默,4歲幼兒特別喜歡幽默角色的扮演,如過家家或扮卡通人物,5-6歲地孩子開始敏感於語言中的幽默成分,如滑稽的押韻字,7歲孩子喜歡講或聽笑話,8歲兒童已初具幽默感,幽默的理解和創造程度已顯著提高。

  McGhee將幽默感地發展分成四個階段:

  階段一(1-2歲):由物體的不和諧產生幽默。例如鬼臉產生的幽默。

  階段二(2-3歲):由活動的不和諧產生幽默。例如用毛巾或凳子來玩躲貓貓的遊戲。由於活動中,人物的忽然出現產生了不和諧,因此導致了幽默。

  階段三(3-7歲):由概念的不和諧產生幽默。例如角色扮演,又如本來是屬於三歲兒童戴的帽子戴在爸爸頭上,由於兒童擁有著「帽子是屬於三歲兒童戴的」這樣一個概念,因此當現實是爸爸戴上,與原有概念出現了衝突時,就產生了幽默。

  階段四(7歲-成年):複合模糊含義構建幽默。這種幽默最為典型的就是我們日常常談到的開玩笑。

  玩笑話語是日常交際中一種較為常見的語言現象,是幽默話語的一種重要形式,雖然它有言辭上冒犯的一面, 卻能使會話雙方都能愉悅, 使會話維持在和諧、親善的氛圍中。在日常溝通中,能理解玩笑以及能使用玩笑是社交溝通中重要的方面。

  玩笑的表達方式很多, 包括反語、誇張、雙關語、暗喻、詛咒語、含蓄表達等,玩笑話語的這些表達方式都屬於人際修辭手段, 反映了語言交際中的社會心理和語言交際社會特徵, 並且具有共同的語用特徵, 即間接地表達, 體現了話語的字面意義與實際交際意圖間的矛盾。也就是說,要理解玩笑,前提必須是需要理解溝通過程中他人的意圖與信念。

  自閉症兒童社交方式比較刻板,缺乏幽默感,尤其是難以理解玩笑以及很少使用玩笑語言。Happe等人的研究結果提示,高功能自閉症在察覺諷刺、虛張聲勢、玩笑語言等方面比普通兒童要差很多。

失言情境

  所謂失言情境,是指在某種情況下,說話者並非故意或者惡意而說的某句話是聽者不想聽到的,聽話者聽後會感到不舒服或者不高興,這樣的情境就是失言情境,講者所講的那句聽者不想聽到的話稱為失言句。比如,有一天,小李和小林去小方家吃飯,第二天,小李對小林說:「昨天小方做的菜真難吃。」小李說這話的時候,剛好被經過的小方聽到了,這時,就出現了小李失言的情景。小李本來只是對小林說的,他沒想到剛好被小方聽到了,因此引起了尷尬。小李說「昨天小方做的菜真難吃」也就是一句失言句。

  要讀懂失言情景,需要兒童了解說話者的知識狀態和聽話者的知識狀態是不同的,而且還要了解說話者的失言會給聽者造成負性的情緒影響。這對兒童的能力來說,比理解錯誤信念有更高的要求。普通兒童一般在5-6歲時開始能夠探知失言的情景,但還不能深刻地理解失言所包含的社會認知概念以及情感成分;7-8歲才開始懂得失言中所包含的認知和情感成分。

  Baron-Cohen的研究表明,自閉症兒童在理解失言的情景上明顯表現不佳,顯示自閉症兒童尤其難以理解失言中所包含的認知和情感成分。訓練者可以通過社交故事模擬失言情境,引導兒童理解失言情境的關鍵點。

模糊情境

  所謂模糊情境就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情境。模糊情景任務,是指呈現一個模糊的故事情景,來考察兒童有關概念角色採擇、移情敏感性、人物知覺以及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能在一種並無明確指示性的情景下去推測別人的心理,是人類心智解讀能力的極高級階段。要在模糊情景中去推測他人的心理狀態,必須要知道在此時此刻,他人可能存在的心理狀態有幾種可能性,並且需要去判斷哪一種可能性更為大一些。比如,小李在盪鞦韆,然後看到小林用眼睛看了看小鍾,然後又看向小李,然後向小鍾笑了笑,小鍾也看了看小林,然後看看小李,也笑了一笑;接著小林和小鍾共同向小李的方向走來,這時對於小李而言,小林與小鍾就是一種模糊情景,他不知道小林和小鍾他們為何向他走來,必須要去猜測他們為何走過來。

這種在模糊情景下去猜測他人心理狀況的能力,基本上需要在9歲左右的兒童才逐漸懂得去分析。Bosacki等人的研究提示,自閉症兒童對於這種模糊情景下他人心智的判斷不佳。

綜上所述,自閉症兒童的心智解讀能力缺陷會影響他們進行順利開展社會活動,只有具備了一定心智解讀能力才能明白自己和別人的行為與自身的想法、信念、願望是否相符,才能較好的根據不同的處境、不同的溝通對象及其反應來推測別人的想法,調整自身的行為作出恰當的社交回應。我們既可以運用心智解讀能力來解釋自閉症兒童的社交溝通困難,也可以通過提升心智解讀能力來改善社交溝通的問題。當然除了心智解讀理論以外,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的理論:執行功能、中央聚合,我會在其他的文章中與大家一一分享。


推薦閱讀:

哪些措施有效的預防自閉症疾病呢?
小孩自閉症都有哪些常見癥狀
突破自閉症(九):語言交流#1(超級乾貨駕到!)
神經系統疾病治療的五大進展
自閉症兒童的學前語言訓練

TAG: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