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你不是你,你是你人生的規劃者

這本書的作者是真正的大佬:全球最成功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瑞·達里奧,曾瀕臨破產,公司剩下自己一個人,而這本書就是源於作者第一次投資失敗後的反思:別想著去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想,我怎麼能確定我是對的?於是四十年來,不斷總結每次失敗的決策,形成以「創意擇優」為核心的一個又一個的原則,即保證決策儘可能正確的一系列演算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bsVbFAczg?

www.youtube.com

所謂創意擇優,指的是找到最優秀的想法,最好的決策,不管這個想法是你的,還是我的,不管是民主得來,還是獨裁得來。

所以要極度透明極度求真,把想法擺出來找聰明的人來進行壓力測試;要謙虛,保持頭腦開放進行可信度加權,有些決策交給比自己更可信的人來做;要戰勝自己的自我意識障礙思維盲點......

全書有三個部分:人生歷程,人生原則和工作原則。人生歷程瑞坦誠了講述了自己一路的失敗與成功;人生原則說得就是瑞所總結並遵循的原則;工作原則,其實是人生原則在工作上的具體運用。

我覺得全書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瑞在TED演講里講到的,經過失敗以後,看事情視角的變化:不再只看到自己而看到整體,從整體中找到最好的決策,在這個視角下,自己不是個人,而是自己人生的塑造者。從這個視角轉變出發:看到整體,而不是個體,現實會自動實現整體的最優,而不是個體。從更高的層次思考,是成功的關鍵!書里所有的原則,都可以組織到這個視角下:

從整體的角度看一件事是好事還是壞事

比如在動物世界裡看到獅子咬死了一隻可愛的梅花鹿,我們自然會覺得有點恐怖,可是從整體的角度看,獅子就應該咬死鹿,這樣自然才能順利的發展,就是好事。

對待我們自身的缺點也是一樣,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和現實經歷都讓我們對缺點感到難堪,並試圖掩蓋。 但從整體的角度看,缺點是我們的一部分,眼光放在要實現的目標上,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努力改善缺點,也可以選擇另一條繞過缺點的路徑,也可以找到能代替自己的人。從更高的層次思考是成功的關鍵。 你不是你,你是你生活的規劃者,包括對缺點進行規劃。

把自己想像成一部大機器里的小機器,並明白你有能力讓這部大機器運轉的更好。

痛苦+反思=進步

系統會自動實現整體的最優,會不斷進化,而個體作為這個進化中的一部分,必然會經歷痛苦的失敗。痛苦是一個信號,讓你意識到,自己沒有在整體進化的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在更高的一層看反思自己,重新規劃自己在整體中的位置。

自我意識障礙和思維盲點

自上而下的觀察自然,那麼人性的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動物性。人的大腦與動物的大腦,都是幾百萬年基因進化的結果,在人腦里「動物」部分,比人類本身要古老,強大的多。它就是自我意識障礙

每個人都有一些內心深處的渴望和恐懼,渴望被愛,害怕失去別人的愛,渴望生存,害怕死亡,渴望被讚美,視批評為攻擊, 這些是由大腦里最原始的一部分控制的,這部分,就好像是每個人的標配,他們在每個人身上的工作方式都一樣,為人類所共有,而我們自己,感知不到,理解不了他們。

我們腦袋裡面負責情緒的杏仁核等部分,彷彿是從遠古的那一個遺傳到現在每個人腦袋裡,共有的部分。我們完全無法直接控制他們。他是「情緒化和潛意識的你」一定程度上,我們是木偶,這些潛意識才是提線人。但是另一方面,我們有進化出了更高級的大腦皮層,這是「有邏輯和有意識的你」,這兩個你無時無刻不在爭奪對你的控制權。

即使是有意識有邏輯的這部分你,也會有有自己的思維盲點,就像紅綠色盲的人分辨不出顏色,我們也會無視一些東西,自然也理解不了我們看不見的東西。自我意識障礙和思維盲點,都讓我們無法從他人的想法中獲益。

克服這兩大障礙的原則:

  • 奉行頭腦極度開放,你是在尋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到的最好的答案;
  • 有些決策交給比自己更可信的人做,比如生病後應該讓醫生做決策;知道什麼時候不自行做決定,是你可以養成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 養成好的習慣,改變大腦的生理結構,幫助大腦皮層戰勝杏仁核。 養成習慣就是馴化自己的潛意識,改變杏仁核的生理結構。
  • 冥想。就像鍛煉身體能改變肌肉的狀態一樣,冥想能直接改變大腦生理狀態
  • 可信度加權,從不同人的想法中收益

推薦閱讀:

TAG:原則 | 雷·達里奧RayDalio | 方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