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不離十的生活選擇

羊的不會主動做什麼,羊的性格不是善良,而是懦弱。在羊群中長大的小獅子,慢慢也會成長一隻貌似彪悍的怯懦大羊,而誤入獅群的小羊,立刻就成為了幾塊羊肉。人優秀到能與更優秀的人為伍,因此更加優秀,可是如果我們迫不及待的選擇了遠高於自己的水域遊走,那麼難免如同最先滑落的細沙那樣,匆匆濾過時間的沙漏;如果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願望在交流實踐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那麼一切曾經的」優秀」也都終將憂愁的生鏽。正因如此,一所優秀的學校,一個出色的企業,不僅僅直接創造知識與財富,也如同錦簇花園,吸引了一群又一群「野心勃勃」的狂蜂浪蝶,互相證明,互相糾錯,彼此激勵著,乘著百年的芬芳高飛遠走。如果我們暫時沒有如此良機,也不意味我們必須丟棄成長的執著動機,書,尤其是好書,就是我們唾手可得的強勁成長動力。

無論年長還是年幼;無論健康還是殘障;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都可以在那裡安靜端坐,享受自己心儀的知識,也許圖書館是最公平的社會角落,也許在沒有最貴只有更貴的貴國里,讀書才是最物美價廉的優雅。在圖書館,在書店,在美術館,在最高等學府里,難覓或不可一是,或驕奢墮落的夜場氣質。與其說什麼樣的人去什麼地方,不如說去什麼地方,或將成為什麼樣的人。久待的環境會成為心停留的地方,環境轉換的與人生演變是互動的雙螺旋,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人生之所以不完全是生活環境的戲物,正是由於人可以擁有控制力,當然這不可能是操控客觀環境,要雨得雨,要瘋就瘋的能力,而是分析,選擇環境的能力,選擇以何種方式應對環境,超越環境,營造局部環境的能力,至少是營造心理環境的能力。如果我們或迷茫,或迷醉的放棄了這樣的能力,那麼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被生活環境奴役,無論幸運還是悲哀,無論時而滿心歡喜,還是轉念萬念俱灰。

到底「是我們選擇了生活,還是生活選擇了我?」是生活原本可以教會我們如何選擇,可是我們卻往往選擇了放棄學會選擇生活。同樣的人生起點經過無數個十字路口後,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勾划了迥異的人生曲線,人生沒有標準的完美路線圖,路人甲的甲型正確路線,對於完全不同的路人乙來說,或許宛如不歸之迷途。即便是對於完全相同的人,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世界大舞台上,也沒有恆久正確路線圖,且看十年前的曲徑通幽處,如今已是滿街盡跳廣場舞。 人生難免走錯路,讓未來大不相同的是知錯就改,還是將錯就錯,錯上加錯。是主動選擇用過去的材料,構建新的我,還是被歷史的心理藩籬,固化成無法成長的我。

難以抉擇的又豈止是生活,每個周末睜開朦朧睡眼,就要面臨選擇,是馬上起床還是再來個舒舒服服的回籠覺? 無論怎樣,遲早都要起身面對衣食住行的一系列選擇。我上高中時,食堂的早餐常常只有兩個選項,其一,外層蒸水了,核心依然剛強不屈的燒餅。其二,五成熟的挂面無精打採的擁擠在水捅中,疲軟的等待大師傅用那隻不知道是沒洗過還是沒洗過的手直接打撈,一兩,二兩,三兩。。。。。。。此情此情迫使我立刻做出了終生不悔的選擇,我買燒餅。坐進大學食堂盡享廉價美餐之後,才得以真正體會,高考之於腸胃是何等的重要。

可是當荷爾蒙迅躁動迅速取代了生長發育對於卡路里的焦急渴求之後,我們終於明白了腸胃的小小滿足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重要。我的母校曾是一所女生嚴重稀缺的大學。不過幸好學校的游泳池就座落在我們宿舍樓的下方32。5米處。每一次游泳池開放,我們都絕對不能錯過,臨窗眺望,無比快樂。更加幸運的是,我們住在四樓,比起三樓、二樓弟兄們,我們顯然得天獨厚。可是足智多謀的校方作為過來人,早就殘忍地順著欄杆種滿了藤蔓植物,因此事實上,除了想像我們幾乎什麼都看不到。然而就是這一點點望梅止渴的想像,也是會讓一群百無聊賴的單身漢如同手持簡易望遠的壁虎一樣,緊貼在窗戶玻璃上調笑著樂此不疲。今天選擇多彩生活,在鍵盤上敲擊精彩世界的學生,一定對我們當年的這種享受不屑一顧。

對於青春的眷戀強留住歡愉的回憶,卻無法挽留簡單的年代一去不返,疾馳而去。如今終於面對豐富多彩的生活,然而人們並未如同預想的那般平添許多快樂,美國的巴里.施瓦茨教授指出,「選擇過多不僅使人們的決定過程更加艱難,因而感到更沮喪,還會讓最終被選中的「幸運兒」,魅力大減,導致滿足感更低。」

走進琳琅滿目的照相器材商店裡,選購一台心儀的數碼相機,上百種型號,往往讓我們心生猶疑,「舉機不定」,然而在網購平台上,我們卻可以在無數的品牌機型中,分分鐘輕鬆選定,很大的原因在於通過種種智能排序,我們秒刪了幾百種選項之後,僅在幾種排序靠前的機型中合理選擇。可是生活中卻少有這等福氣,我們慶幸多元的世界在眼前精彩紛呈的同時,不得不疲於面對複雜的選擇。我們很難精準的取捨,更加困難的是我們無法預料選擇的得失對我們造成的心理影響。美國心理學家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的快感遠低於我們之前的想像,而壞的事情帶給我們的痛苦,也低於我們之前的設想。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將其解釋為「想像力細節缺失」。我們無從知曉大腦進行了哪些無中生有的預想填充,又提前省略了多少細節。我第一次帶女兒去看大海,她充滿期待的向車窗外張望,無數次的追問,大海到了嗎,當她第一眼看到蔚藍的大海卻大失所望的說,大海就是這樣呀。成年人對小童的幼稚可以淡然一笑。然而我們在想像未來的時候,犯過同樣幼稚的錯誤嗎?一滴小水珠在大海遨遊,看不清一片汪洋,只能用推理或想像來填補無限盲區,面對重大事項時,當我們推理判讀能力不足,想像嚴重失真的時候,往往被左右為難,顧此失彼折磨得心煩意亂,最後只能無奈的隨性選擇,那麼我們就從選擇者(Chooser),淪為了任憑波瀾左右人生的撿拾者(Picker),

如何逃脫選擇的困惑?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專門寫過一本書《選擇的悖論》,書中提到,與其浪費大量被寶貴人生,事事物物追求最佳選擇,不如用標準,規則,習慣來設定那些無關痛癢的日常選擇,得以集中精力應對重大人生決策。書中建議我們避免成為最大化者(Maximizer),只求最完美選擇的人。最大化者更容易感到到後悔 ,他們的腦袋中總是裝滿了與現實相悖的完美選擇,任何現實世界中的選擇,跟那些完美的選擇比起來都是蒼白無力,最大化者更關注比較,動輒就給自己精心調配扼殺知足常樂的心理毒藥。做選擇的滿足者 (Satisfier)比最大化者更有益於人生, 還好就好,最好不要氣喘吁吁的追逐臆想中子虛烏有的絕對最好,跑的太匆忙,即疏失了茫茫前路上的千溝萬壑,也錯過了人世間無限好風光。

當然知足常樂不等於不思進取,對生活的欲求退一步,對成長的要求進一步,此間的從容步履就是一步又一步的淡定人生。「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在大千世界中,從容,淡定的思考反省, 當我們儘力阻止「心煩意亂「」攪亂感官世界;當我們放棄用反反覆復的無謂比較剪斷心緒;當我們不再被動的等待一切,僅僅主動的怨恨生活;那麼我們或許漸漸在並非十全十美的生活中,學會了八九不離十的更好選擇。(此文甚長,未完待續,敬請期待。)(本文節選自本人寫了10年的文稿,約30萬字,多角度立體縱深闡述前所未聞的人生幸福。敬請有興趣的出版社與我聯繫,由衷感謝,定會誠心誠意的竭力回報您的垂青 知乎 冬薪 )


推薦閱讀:

我很自卑,不自信,做事猶豫不決?
如何看待聽到六小齡童春晚節目被斃的謠言後,網友瞬間爆炸?
歸因理論 —— 她對我這麼好是因為真的愛我,還是看上了我們家的豪車豪宅?
女友是高四學生,最近壓力很大老是做噩夢,精神也不好,該怎樣幫助她?

TAG:選擇 | 生活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