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河流在俄國經典文學中的體現
作為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俄羅斯的河流極多,它們不僅給俄羅斯提供了大量的水資源,也在塑造其民族性的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緲遠深刻的意象,河流多次出現在俄羅斯黃金時代的文學中,對俄國文學的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文首先簡要概述俄羅斯的河流分布,以及俄羅斯黃金時代文學的概況,而後以伏爾加河為主例,分析其在不同大師筆下的風骨,以及對他們文學創作的影響。
俄羅斯的河流
眾所周知,俄羅斯地大物博,其國土面積1707萬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氣、鑽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它們為近些年俄羅斯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除了其硬實力外,軟實力,例如其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俄羅斯有這樣一句諺語「Покоторой реке плыть,той и песенки петь.」,譯成中文就是「沿著哪條河航行,就唱那條河的歌。」可以看出,俄羅斯民族對河流有著明顯的喜愛之情:河流哺育了俄羅斯人,將遙遠的居民點聯繫起來,使得他們能夠互相交換商品,學習經驗。
從總量上來說,俄羅斯河流的地表平均年徑流量約4萬億立方米,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位,這給俄羅斯民族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也解決了不少運輸方面的問題;從空間分布上來說,俄羅斯的河流分布呈現西少東多的趨勢,然而這似乎也是其大多數資源分布的共同特點,主要原因是俄國區域人口分布差異極大,在國土面積四分之一的歐洲部分之上,卻生活著超過全國總人口數四分之三以上的居民,這與其歷史有著重要關係。俄國歐洲部分的重要河流,當屬伏爾加河為最。
伏爾加河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全長3690千米,流域面積為138萬平方千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最終流入裏海。由於它見證了俄羅斯民族早期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儘管相對於葉尼塞河、鄂畢河和勒拿河,它的流域面積沒那麼大,水量沒那麼多,幹流沒那麼長,但它仍然是俄羅斯民族不可替代的母親河。這點我們在之後還會作進一步的闡述。
葉尼塞河是俄羅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位於亞洲北部,也是西伯利亞河流中水量最豐盈的河流以及流入北冰洋的最大的河流,全長5539千米,流域面積約260萬平方千米。它也是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分界,平原在其西,高原在其東。由於其水資源豐富,俄國計劃在其上修建七十餘座水電站。
鄂畢河是俄羅斯第三大河,長3650千米,流域面積達297萬平方千米。流域是西西伯利亞的主要運輸通道,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每年上游約可通航十九0天,下游約可通航150天。
勒拿河,全長4400公里,居世界第9位,流域面積為2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8位,但由於地理原因,其全年冰凍期較長,目前開發程度不高。
頓河是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第三大河,起源於東俄羅斯丘陵,流入亞速海的塔甘羅格灣,長1870公里,流域面積42.2萬平方公里。其落差較小,流速平緩,因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而聞名於世。
此外,俄羅斯還有諸多相對較小的河流,有時它們會作為背景出現在文學作品裡,有時只是模糊地在人物對話中提及一二,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有著各自的美麗,也都在各自的流域滋養著當地的居民。
俄國經典文學概述
一般說來,俄羅斯文學的黃金時代指的是其十九世紀,在這短短的一百年間,俄羅斯文壇湧現出了一大批世界聞名的優秀天才作家,如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萊蒙托夫、契訶夫等,按照上世紀末一些西方評論家的說法,這一時代完全可以同古希臘羅馬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一道,並稱為西方世界文學史上的三大重要時期。
俄羅斯黃金時代的文學主要關注人民生活、哲學、社會、經濟等問題,這與其歷史是分不開的。我們知道,在世界文學史上,經典文學的產生往往在一國繁榮強盛或者日薄西山之時,正如我國文學史上,萬國來朝的盛唐煥發了唐詩,而苟延殘喘的南宋升華了宋詞。1812年的沙俄贏得了同法皇拿破崙的衛國戰爭,這場大戰極大地鼓舞了當時的俄國社會,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時社會的進步,而1825年的十二月黨人革命則進一步加速了俄羅斯文學的進步發展。
十九世紀的俄羅斯黃金時代文學主要分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派別,前者的代表人物為普希金和萊蒙托夫,而後者則由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文壇巨匠帶領。浪漫主義的作家更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他們將自己的自由理想寄托在壯麗的大自然之上;而現實主義的作家更偏向於展示生活本身,展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論是快樂、不幸、喜劇抑或是悲劇,都流淌在他們筆尖之下;不論是王公貴族抑或是平民百姓,都在他們作品中訴說著自己的人生。從這方面來看,現實主義的作家們受歐洲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的影響更深,他們關注著自己的祖國,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正所謂「他們試圖探視人民心靈的最深處,並通過人的內心世界來理解生活,理解社會。」事實上,不少浪漫派的作家,如普希金等人,在其文學生涯的中後期,也都開始轉向了現實主義。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段時期的俄國文學主旋律,是以冷靜眼光審視這個世界的現實主義。
白銀時代文學則指的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俄國文學,它是相對於以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等為代表的俄羅斯十九世紀文學而言的。隨著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學巨匠逝世,托爾斯泰、契訶夫創作式微,以及各種實證主義、本土派、西歐派、民粹派文學流派的紛繁蕪雜,俄羅斯文壇呈現混亂與衰落的趨勢。十九世紀末,隨著西歐現代主義的傳入,俄國文壇尤其是詩壇重新興盛,以有別於以往文學風格的姿態再次將俄國文學推向新的高潮。白銀時代總體的文學成就要遜於黃金時代,同時這個時代又晚於普希金時期,故而稱作白銀時代。這個時代的文學以象徵主義、未來主義等為主,在勃留索夫、阿赫瑪托娃、馬雅可夫斯基等大詩人的帶領下,詩歌成了這段時期俄國文壇最流行的體裁。
人們常說,文學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遵從現實主義的他們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寫,來向世人昭示普通民眾身上洋溢著的人性中的真善美,同時也將當時所謂上層社會的遮羞布一張張揭去,讓權貴們赤裸裸地暴露在讀者面前,希望能激起大家的共鳴,讓社會多少做出些改變,也許他們也曾思考過如何使社會發生大的變革,乃至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制度,遺憾的是在那個環境和歷史條件下,這樣的洪流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不過,我們仍然要感謝他們,感謝他們的工作,這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也給後來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俄羅斯經典文學中的河流意象
剛才我們說過,在俄羅斯黃金時代文學中,作家們關注的問題,更多的是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本身,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會有許多對客觀存在的描述。河流,作為俄羅斯大地的一個象徵,自然也有著不少的出鏡率,我們通過對它的研究,也許能發現一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民族品格。
對於我們祖父母那一代的人來說,提到俄羅斯首先想到的,是沉澱在他們記憶中永恆不變的美好形象——在遼闊的地平線上,漫長的道路通向世界的盡頭;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狗兒拉著雪橇,在吆喝和鞭聲中飛馳而過;透過鄉村白樺林間的晨霧,太陽射出萬道金光……大多數時候,畫面中還會有一條河,河岸上一隊縴夫緩慢地向前走去,眼中卻露出堅毅的目光。是的,就是伏爾加河,因為它對於我們中國讀者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
伏爾加河作為俄羅斯民族的母親河,一直以來都在文學作品中有著重要地位,它最早在羅蒙諾索夫寫於18 世紀中期的聖歌中出現 ,但是,在我們剛才提到的黃金時代中,它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這一切都源自於1812年拿破崙發動的那場戰爭。而為了理解這一問題,我們還得從斯拉夫民族的發展說起。
斯拉夫人最早在東歐的一小塊故土上,隨著人口急劇膨脹,對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他們想去西邊,結果發現西邊有大國;想去地中海,可羅馬和拜占庭隔絕在中間,只有東方沒有強敵。於是,斯拉夫人湧向了東方,跨過第聶伯河,最終抵達伏爾加河沿岸,這條大河以其取之不盡的魚類資源哺育了成千上萬的俄羅斯人,便被俄羅斯人民親切地稱為「母親河」。
後來,這一部分斯拉夫人在莫斯科建立了都城,有了沙皇俄國。再後來,拿破崙兵臨城下,很多莫斯科居民被疏散到了雅羅斯拉夫爾和下諾夫哥羅德這樣的伏爾加沿岸城市,很多首都的知識分子才有了機會直接一睹伏爾加河的樣貌。到這個時候,俄國民族間的差異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抵禦法國鐵蹄的入侵。
普希金在1812年創作的《致下諾夫哥羅德的居民們》一詩,便反映了這一史實。此時詩人剛從莫斯科來到下諾夫哥羅德,面對咄咄逼人的拿破崙,他向這座市民們大聲呼告:「我們都是親人! 」「我們都是莫斯科母親的孩子! 」「聖殿(這裡指莫斯科)被褻瀆了」,「陰險的敵人在奸笑/在古老的克里姆林空塔樓上」,這些詩句表達出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對敵人的憤慨,而詩人在稱呼市民們的時候,用的卻是「伏爾加河兩岸的子孫」這樣的字眼。本來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此時已經不談所謂民族團結了,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我們的母親叫伏爾加河!這裡伏爾加河承載的,是所有國民同仇敵愾的家國情懷,是共御外辱的不屈意志,是一種永不妥協的精神象徵,這些,都是它作為母親河的文化使命。而普希金作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並不僅僅在於他的詩歌華美,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詩歌包含著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和讚美,而這又與伏爾加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同時也是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曾在伏爾加河畔的喀山長大及求學,他筆下很多作品都與伏爾加河有關。另一位大文豪高爾基則出生在伏爾加河邊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木匠家庭。由於父母早亡,他十歲時便外出謀生,四處流浪,年輕的高爾基帶著他的文學夢想來到伏爾加河畔的喀山大學求學,這裡的經歷讓他寫下了影響幾代人的《我的大學》,給了我們無盡的希望與力量。
而伏爾加河最為我們熟知的,應該是伴著耳熟能詳的《三套車》的旋律,響起的那句「冰雪覆蓋著伏爾加河,冰河上跑著三套車」。這首在第一句詞中就提到伏爾加河的俄羅斯經典歌曲,是馬車夫在寂寞的長途奔波時,唱出的憂傷而蒼涼的旋律。此處伏爾加河的意象,更是渲染了整首歌的悲傷氛圍,一如它本身在冰雪覆蓋時靜謐又神秘的氣息。
雖然中譯本中沒有直接描繪伏爾加河的作品,但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卻是一部想到俄羅斯河流就會浮現在我們腦海的名著。靜靜的頓河,與動蕩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肖洛霍夫對頓河無比熱愛,書中經常出現作者對頓河發自內心的充滿激情的讚頌。肖洛霍夫用一種超現實的寫實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幅戰亂中的世外桃源,他筆下的頓河兩岸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失去顏色,那片廣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靜靜流淌的頓河,那煙霧朦朧的村莊,春天裡那野花淡淡的香氣,都那麼清晰自然真實地呈現在你的眼前。雖然是一部描寫戰爭的史詩巨著,肖洛霍夫卻依舊把很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寫自然景色、風土人情和愛情人性上,力求表現和平,安寧和大自然的壯美。
小結
河流的意象一般象徵著傷懷、愛情和離別、美好的事物或母愛。面對著河流,俄羅斯的文學家們總是難免感時傷懷,因河流的遠闊,襯出個人的渺小與人生的無常。而河流又總是清新,潔凈,靜謐的,也能讓人的心變得沉靜淡雅,亦是一種美好事物的代名詞,在冰冷又神秘的俄羅斯,這種感覺尤其明顯。而河流,更是一種與傳統文明唇齒相依的意象。俄國人民向來把河流視作其母親,俄羅斯的河流靜靜地流淌,滋潤了大地,也孕育了俄羅斯文化的生命。
P.S.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綠森林裡的故事」,歡迎大家關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