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也談大數據殺熟

我覺得大家都是過慮了,所謂大數據殺熟,遠沒有以前的利用信息不對稱把人才往坑專業和坑行業里推嚴重。而會被大數據殺熟的,基本上都是平時不喜歡琢磨和研究的人,美其名曰價格不敏感。

什麼不敏感啊,還是不夠窮,當你窮得飯都吃不起的時候,你就知道哪家的五連包泡麵會每周五做活動便宜兩塊錢了,哥們就是這麼過來的,對於各家超市啥時候什麼類的產品促銷了如指掌,常用的商品的價目表不說全都記住了,看到大概就知道貴了或便宜了,既不一味購買京東,也不會在超市一次性買夠所有必需品。

而所謂的根據地理定位,判斷你周邊是否有大賣場,這些都是扯淡,除非你就用定這一家了,或者說這一家吃定你了,否則非壟斷的市場你永遠都有得選擇。如果殺熟這麼好用,國外就不會有costco大行其道了,德國的首富也不會是阿爾迪超市的老闆了。

其實被殺熟就是為自己的懶惰買單,你說你沒得選,那是另外一回事,比如你在機場內吃飯,你要麼餓著,要麼就是被加價。這是地理決定論,不同地區價格不同這也可以理解,偏遠地區快遞還被歧視呢。

而所謂的讓你養成依賴後殺熟,不是那麼回事,而是一種自古的策略,開超市的,總會有各種賠本兒的促銷,為啥呢?就是為了讓你過去搶購的時候順便買點別的,而別的商品就是利潤的來源。

殺熟也一樣,過去那麼多中介性質的貿易商,人家就是吃的信息不對稱下的差價或者說吃定你底細的利潤,而這種情況通常只會發生在壟斷領域,像電商這種,還早著呢!

別總是不想為自己的懶惰買單,承認吧,咱們都是懶人,那就是給自己思想上的慵懶交的智商稅。
推薦閱讀:

喜茶終究只會是一家普通的奶茶店
新經濟觀察:精神消費
雲集品玩出人命了?受害者如何最大限度挽回損失?丨無路可套
境外數十萬商家接受手機支付,中國銀行業創新力不足該反省
買買買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嗎?

TAG: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