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思考——讀《地理學與生活》

轉自本人豆瓣

book.douban.com/review/

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是通過不同層面、不同方式取得的。有些是從哲學研究中引發;有些是受社會生產力推動;有些是多種學科交叉影響的結果。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認識地球已經成為當代人的一種基本需求。我們從初中就開始學習地理學,初步認識地球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高等教育里更需要有這樣一門地理學課程來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地球。

《地理學與生活》就是這樣的課程,作為美國大學地理通識課的教材,這本書知識全面、理論系統、貼近生活。讀完這本書能夠完善個人知識體系、開拓視野、塑造洞察力,培養一種地理學的思維方式。

這本書很厚,共600多頁,知識點全面豐富。書中大量使用插圖(共450張地圖、圖表和照片),章節標題邏輯清晰,開篇故事趣味十足,專欄問題發人深思,很容易吸引並保持讀者的注意力。專欄和圖片反映了大量的現實問題,比如地震、火山爆發、海嘯、人口爆炸、環境污染、電子垃圾、核廢料處理、築壩的煩惱、難民潮、移民問題等等。對於這些問題,專欄後的每個思考題能夠幫助讀者進行思考,引導讀者形成自己的觀點,而非僅僅給出一個標準答案。

閱讀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分享對本書的三點思考。


一、本書的知識框架主要包括四大篇內容。

第一篇講述了地球科學傳統(自然地理),包括地貌、天氣與氣候、自然資源等。主要是從自然景觀的角度來深入了解作為人類家園和工作場所的地球。增加了我們對地球這個人類家園的了解連貫性。

第二篇講述了文化-環境傳統(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空間相互作用、政治地理學等。這一篇從人文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人類的生存、文化的形成、行為的發展,是由物質現實與社會文化習慣共同作用的結果。因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造成的對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加劇了地球上許多資源供應的緊張關係。世界的未來取決於當代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對一切自然資源明智而審慎的經營管理對世界上所有國家和民族同樣重要,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第三篇講述了區位傳統(人與環境相互作用),包括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類對環境的影響。這一篇探索了人類與支撐人類生活的生態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的空間格局。在人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人類是導致變化的主動地而且常常是破壞性的營力。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再是偶發的和地方性的,已經成為永久性和普遍的問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和政府與日俱增的憂慮。

第四篇講述了區域分析傳統(空間一致性),包括區域的概念、地球科學區域、文化環境區域、區位傳統劃分等等。區域是一種通過想像力構建的實體,對空間資料進行有目的的組織。通過觀察某個地區並概述其在空間上的重要性,強調了對空間一致性的認識和對其重要性的查驗。地理學上的人為區域,引起地理分析的孤立事務、格局、相互關係和各種功能慎重地構思。


二、透過這門課程來看中美教育理念的差異。

1、實用導向VS興趣導向

在中國,學生一進入高中就開始分文理科,應試教育使學生把精力放在那些高考必考的課程,以實現考上大學這個功利的目的。而在考上大學以後,學生更被限制在不允許修改的專業中,不僅失去了得到通識教育的機會,甚至被剝奪了培養自己學習興趣的可能。

在美國,美式教育是以興趣為驅動力,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大學的教育被分為兩個階段:以通識教育為主的本科階段,和以專才教育為主的研究生階段。在本科階段,學生們接受的是「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僅僅是「雕蟲小技」(Skills)。

2、問題答案的趨同性VS趨異性

所謂的趨同,最直觀的體現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被認為每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比如對於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高考要求學生的答案要符合標準才可以得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說的就是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應當有不同的角度與方向,否則就是在扼殺學生的創造力。

而「趨異性」則是美國教育的一個鮮明特點,這種對孩子不設限、注重個性的思想,貫穿於美國孩子從小到大接受的所有教育階段。相對於中式教育每個問題的標準答案,在美式教育中會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答案。美式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簡單灌輸知識,而是為了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洞察力。

3、強權喉舌VS獨立思維

大學是新思想的來源。一所大學在人文學科和經濟學等學科上的研究水平,是以能否提出新思想,是否對人類文明有貢獻來衡量的。而作為強權喉舌的中國大學的研究水平,是以獲得政府經費多寡為標準的。解放前的北大和清華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懷念,就在於它們是當時中國先進思想的發源地。

美式教育體現了獨立思維能力與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甚至在社區大學中也有體現。在基礎教育中增加獨立思維能力的訓練,強調「實證+邏輯」的科學素養的培養,從培養專業技術工人,轉變為培養擁有獨立理性思考能力的知識分子。美國的大學更是新思想、新文化的發源地,推動科技進步的發動機。


三、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思考。

1、強權扭曲自然

當文明之光亮起的時候,人類就不斷地探索如何改造自然,逐步將森林、草原、山地改造成耕地、城市和堡壘。人類對自然的這些改造,體現了政治、經濟和科技的力量,也體現了人類的強權統治,這種強權統治往往隱藏在各種人造景觀的背後。

人類建造園林、飼養寵物顯示了人類對自然施加的強權。灌木修剪、盆景在給人類帶來了美的享受,也體現了人類為滿足娛樂需求而濫用暴力的強權意識。這種園林藝術,是以各種刑具為工具,將植物修剪、削皮、捆綁、重壓,去阻止植物的正常生長,扭曲它們的自然形態。

飼養寵物和馴化牲畜體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強權。龍睛金魚是一種漂亮的大眼泡金魚,在欣賞這種寵物的同時,誰能想到這是一種更荒唐的扭曲自然的方式。這種大眼泡妨礙金魚的正常遊動,讓龍睛金魚痛苦不堪、脆弱異常。

這種強權不僅體現在自然上、動植物上,更體現在人類本身。戰爭、種族滅絕、奴隸制、性玩具、宗教迫害、大躍進、膚色歧視、性別歧視、十年浩劫,這些血淋淋的現實就擺在我們面前。人類玩弄自然、玩弄弱者,只是為了填平我們內心深處強權慾望的溝壑。

2、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很多人都喜歡BBC的《地球脈動》系列紀錄片,從冰封千里的兩極世界到乾旱酷熱的靜謐沙漠,從綿延萬里的雄壯山脈到光怪陸離的無垠深海,從幽深隱秘的迷宮洞穴到暗藏玄機的熱帶雨林,從一馬平川的遼闊草原到崎嶇陡峭的雪山冰川,記錄片中的地球是氣勢磅礴的、是雄偉豐饒的、是神秘美麗的。我們在讚歎造物神奇的同時,也對知識豐富和廣博的地理學科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論是紀錄片《地球脈動》還是《地理學與生活》,在展示大自然波瀾壯闊的同時也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地球母親孕育了萬物、滋養了生命、舔舐了創傷。從某種意義上說,地球可以看作是有生命的實體,運行在宇宙中的地球具有生命的根本特徵:地球是「活的」。然而可悲的是,任何「活的」東西,都不可避免會「死亡」,而最悲慘的結局是人類毀滅地球的同時也被地球毀滅。

雖然不存在真正的天堂,即使上蒼只是偶爾才會眷顧我們一下,我們也應該少一點絕望,多一點希望和光明。學習地理學就是要持有這樣的信念:我們現在對作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基礎的空間過程和格局較深刻的認識,將幫助我們了解人類社會與自然景觀之間的關係,讓這種關係以一種良性循環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以生活為經、以地理學為緯,勾勒出人類文明的畫卷。人類文明究竟會如何發展,如何學會與自然相處,需要人類不斷的反思。反思是洞察力的源泉,深刻的洞察力能夠幫助理解人類經驗的複雜與精妙。讓人類學會珍愛自然、感悟自然以尋找人生的真諦。地球是人類與動植物共同的家園,是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愛惜這個家園,文明之光才能永放光芒。


推薦閱讀:

不同的茶道類型對環境的要求
番茄的生長環境是什麼?
環保第一步,廁所改造是關鍵
都知道垃圾分類日本世界第一,但垃圾排出量也是世界第一
作為「城市雙修」重點工作,你需要了解的城市水系

TAG:環境 | 自然地理學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