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rt of Longsword Combat Book》譯文——起勢3

掛位起勢

義大利語: Fiore de』Liberi: Posta di donna (女人起勢)

德語: HansTalhoffer: Hangenort (掛位起勢)

在Liberi和Talhoffer著作中掛位起勢包含多種不同的起勢。然而兩位大師並不認同這個起勢的名稱為掛位起勢。通常認為掛位起勢這個名稱最早於1711年出現在Zachary Wylde的著作中,並且他註明該起勢等同於Silver提及的「true guardant ward」,silver在true guardant ward中還描述了女人起勢掛位起勢被看作為一個技法多樣的起勢,可用於防禦針對頭部和上半身的水平攻擊,並可以迅速降低用於防禦下半身。劍身有一部分會延伸出前側的腿並指向對手。當左腳在前時,手臂和劍柄在頭部右側,劍身指向前方並延伸出左腳,手臂交叉(交叉掛位起勢)。當右腳在前時,身體動作相反並且雙臂無需交叉(真掛位起勢)。

該起勢招架的速度主要來自劍柄區域,劍手可以迅速降低長劍形成低位起勢,這一過程大部分動作集中在劍柄和雙手區間。之後會介紹幾個掛位起勢的變形。

圖中的「真掛位起勢」來自HansTalhoffer的 "Fechtbuch ausdem Jahre 1467" - tafel #13

使用這個起勢是要非常小心,避免傷到自己的臉和眼睛。自這個站位(假設左腿在前),劍手可以以右手為軸轉動雙手劍發起斜下擊,攻擊對手的頭部左側。這是一個體力消耗很小卻非常迅速的攻擊技術。這個起勢也可以發起刺擊,向前進步送出手臂刺擊對手。

  • 窗位起勢

義大利語: Fiore dei Liberi:posta de finestra

德語: Hans Talhoffer: Ochs (牛位起勢)

Liberi指出該起勢在劍術應用中非常常見。劍身位置、劍尖指向、雙手位置等使得該起勢非常自如實用。當需要高位斬擊時就舉高起勢,需要低位斬擊時就降低起勢,或至少保持劍尖指向進行防禦。該起勢還可以轉換為全鐵門。這個起勢也可以從任何其他起勢轉換而來。牛位要求舉劍至大約額頭高度,劍柄在頭部側後方,保持強劍身在額頭前方,保證劍手的視野不受影響。劍身與地面平行。對手攻擊的大部分力量都被該起勢偏轉了。偏轉需要使用劍側面,而不是劍刃。使用劍刃防禦將導致粘劍而不是偏轉。當劍側面受到打擊時劍手可能會被自己的劍打到,但盔甲可以保護劍手免於受傷。該起勢與之前描述的掛位起勢最大的差別,是體重分配在後側腳(與對手所處相反方向)而不是前側。牛位是女人起勢的相反站位。

上圖來自Fiore dei Liberi的「Flos Duellatorum」 1410

  • 女人起勢

義大利語:Fiore de』Liberi: posta di donna

這個起勢是Liberi描述的一種掛位起勢變型。Liberi展示了兩種女人起勢第一種形式是劍幾乎隱藏在劍手身後,這個起勢的左腳腳尖指向對手,右腳在後,重心在右腳。第二種形式劍身指向比較平行的方向並放置在腦後,其他方面與第一種起勢相似。

第一種形式

第二種形式

這個起勢的持劍姿勢就像手持棒球棒,該起勢重點在於步法,假設劍手以中位起勢(右腳在前)開始,可移動右腳向左前方變為女人起勢,把背部暴露給對手,移動的同時舉起劍柄繞至右肩後,劍刃大致與脊椎平行,這個動作的最終目標是離開對手正面攻擊線路,防禦對手攻擊(例如水平斬擊)並迅速反擊對手側方或背部。

關於女人起勢這個名字,我們理解為這個站姿是從肩頭看向對手,就像女人一樣顯得羞怯?

在Liberi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另一個與女人起勢相似的站位。就像把窗位起勢(Getty版本)姿勢反過來,兩者唯一不同之處是劍在腦後方而不是前方,Liberi定義該起勢為「posta di donna lafenestra pulsatima」。


推薦閱讀:

關於手稿和劍術復原
《歐洲中世紀劍術入門》中文譯文——對練:豎向下擊、斜向下擊

TAG:HEMA歐洲歷史武術 | 歐洲歷史 | 兵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