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子改變歷史 +=《深入淺出筋膜學》=> 前/後表線總結篇(III)

之前的兩篇文字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介紹了肌筋膜經線中的前/後表線,而本文作為前/後表線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想從這兩個角度對本系列加以論述與總結:

  1. 前後表線對比性總結
  2. Thomas老師語錄性總結

前後表線對比性總結:

  • SFL以快速反應為主,SBL以耐力為主
  • 大部分病例顯示,SFL傾向於向下移動,而SBL則傾向於向上移動
  • SFL的肌肉部分必須含有較高比例的快肌纖維,SBL則須具備較高比例的慢收縮、耐力型肌纖維
  • 如果同一條鏈上的肌肉(筋膜)發生了閉鎖緊縮,那麼就會導致另一段肌肉(筋膜)發生閉鎖延長,從而打破了陰陽平衡的狀態,慢慢就會導致疼痛或失衡

Thomas老師語錄性總結:

  • 自從顯微鏡被發明以來,人類在醫學上傾向於把事物分解成越來越細小,去研究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比如我們現在幾乎所有的解剖書都認為肌肉附著於兩骨之間,有明確的起點和止點。在闡述肌肉功能時,孤立地看待骨骼上的單塊肌肉,分裂了其上下的連接。這就是所謂的肌肉獨立理論
  • 大腦不會單獨指揮一塊肌肉,而是運動單元,身體從不把肌肉當成一個部分,而是整體
  • 人體(骨骼肌肉系統)是一個張力均衡的結構:骨骼系統形成了結構外形,而行走在骨骼間的肌肉(肌筋膜鏈)則起到維持結構外形的作用,肌筋膜鏈的張力調整整個結構的平衡
  • 肌肉的附著點並不是肌肉的終止,它像一列火車一樣沿著軌道行進(張力的傳遞),附著點(起止點)只是線路當中的「車站」
  • 肌肉骨骼系統是一個雙囊袋架構,內袋包繞著骨頭,外袋包繞著肌肉。而「人體其實只有一塊肌肉,只是它裝在了600多個筋膜袋內」,當應用解剖列車中的治療方案時,我們將肌筋膜經線視為貫穿外袋的長拉力線(即筋膜鏈),它們可以塑造、改變、重組、穩定和移動關節及骨骼(即內測囊袋)
  • 跳出(但不是否認)傳統的肌肉獨立理論,將人體視作為一個整體,從宏觀和整體的角度去發現問題的根源所在

托馬斯老師在最近一次的中國行(2017年11月),面對學生時,講了這樣一段話:

Thomas講:「所有推動歷史改變的都是那個時代的瘋子,都是政府不喜歡的那類人,我自己很瘋狂,所以我允許自己的老師和學生有點小瘋狂。」

「和古老的中醫一樣,我們這樣的治療性課程只能手把手教學,無法通過閱讀通過視頻來授課....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經驗濃縮教給你們,使你們不需要花我那麼長點時間去掌握技術,這樣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將來你們也是這樣,使你們的學生花少一點時間」。

「我完全不在乎什麼名垂千古,我希望傾囊相授,並希望在各個領域都有人遠超過我,使更多的人獲利」.....【轉自ATSI同學師太記錄】

托馬斯老師

中國自古就有醫者,醫心的教誨,也崇尚「道」與「術」的辯證統一……

而托馬斯老師身體力行,以其高尚的人格,普惠世人的情懷感染在坐的每一個學生,讓大家認識到在知識體系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便是「仁心」。


推薦閱讀:

【筋膜健身】「身體造型的器官」—筋膜(內附原林教授筋膜學介紹視頻)
足底筋膜炎的運動康復
我的肌肉筋膜炎
跑步腳痛?那是你姿勢不對!拒絕「瞎跑」,拒絕傷害
宇宙大燒麥 +=《深入淺出筋膜學》=> 筋膜理論VS傳統解剖學(二)

TAG:筋膜 | 運動減肥 | 健身塑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