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餐飲老闆,很會培養自己的餐二代
文|小 時
設計|小 芹
我剛從香港考察餐飲回來。
這次有一個新感觸就是,
香港餐飲人特別會培養自己的二代。
我們去香港中餐第一品牌稻香的中央廚房考察時,
恰好碰到了稻香集團老闆的二兒子。
稻香對我們內地餐飲家們的到來非常重視,
安排專人講解、接待,
並在會議室專門分享。
△ 本文作者《餐飲時報》創始人小時和稻香集團主席鍾偉平先生
會議中,
一位我們的餐飲同行提出想看看稻香中央廚房的產品圖冊,
這時,稻香的負責人向一旁的工作人員示意:
幫忙拿產品宣傳冊,每人發一本。
一個穿工裝的小夥子連忙跑出去,
一會兒抱著一大摞本子,
恭恭敬敬地給每人發了一本,
每發一本,
他都會向我們點頭示意。
我們對產品有疑問的,
他會蹲下來,輕聲解釋。
離開時,
我們才知道,
這位穿著普通工裝、小跑著去拿圖冊、抱著本子恭敬地一本本發放的小夥子,
原來是稻香老闆的兒子。
站在一堆中央廚房的工人群中,
絲毫看不出差別。
稻香集團是香港第一中餐品牌,
而且是上市公司。
來自內地的各位餐飲老闆們很驚訝:
真的嗎?
是親兒子嗎?
陪伴我們的稻香中央廚房的負責人說,
是的,老闆有兩個兒子,
這位是二兒子,
他一直在我們這邊工作,
同行問:他在這邊是什麼職務?
沒有任何職務,哪裡需要去哪工作,
零活、空崗活、別人不願意乾的活,
都是他干。
我們一餐飲老闆幽默地問:
你們敢給他安排活嗎?
這位負責人說:
你看今天需要拿宣傳冊,
我沒安排給他,
他自己就跑去拿了,
旁邊還站了那麼多姑娘小夥子,
也沒人給他搶。
昨天,我們中央廚房一位專門剁雞腳的員工請假了,
他就去補崗,剁了一天的雞腳。
中央廚房的設備他都會用,
什麼切豬排、剁乳豬,
不僅都得會,
而且有人請假,他都能隨時頂崗、代替。
其他崗位,比如做點心,
他都會做。
老闆對他孩子的要求,
就是不管多苦多累的崗位,
都要會做、親自去做。
兩個月前我去香港時,
恰好遇到稻香老闆的大兒子。
稻香集團運營CEO告訴我說,
這個大兒子,
剛剛從麥當勞工作回到自己家的企業。
他去麥當勞工作是自己應聘進去的,
從炸薯條、洗馬桶、送外賣開始,
誰都不知道他是香港最知名餐飲企業老闆的兒子。
後來一點點做到主管、經理。
在麥當勞歷練5年後,
回到稻香,
也是從端盤子的基層服務員做起。
△ 從麥當勞工作5年、稻香老闆大兒子與本文作者《餐飲時報》創始人小時
聽這些介紹時,
我心裡想,
估計是稻香的老闆比較嚴厲,
對孩子要求高,
所以才這麼捨得。
從稻香結束後,
我們又去了有130年歷史的世界級知名企業香港李錦記參觀。
這家百年企業,
現在已經傳承至第五代。
接待我們的是李錦記現任主席李惠中先生。
陪同我們在李錦記考察的香港景樂餐飲集團主席周驪莉說:
我認識李惠中老闆的兒子。
他兒子,常常拿著李錦記的新產品,
跑到我的辦公室說,
周總啊,這是我們的新產品,你試試感覺怎麼樣啊,如果有問題我們可以再改進啊。
我們是李錦記的客戶,
用了他們的產品幾十年。
我一直以為這個小夥子就是李錦記的業務員,
很久才知道,
原來這是老闆的兒子。
李錦記在香港已經是千億級企業,
老闆的兒子還要親自去見顧客、推銷產品嗎?
我問接待我們的李錦記的負責人,
他說,
當然啦,
要不然怎麼能了解客戶、了解產品呢?
怎麼能知道員工的辛苦呢?
李錦記家族內部就有一條規定,
要求自己後代,
要特別懂產品、懂業務,懂員工,
所以要到工廠當工人,
要去客戶那裡跑業務。
香港景樂餐飲集團也不例外。
這家香港人最愛的餐飲品牌企業主席周驪莉的兒子,
就在自家餐廳的酒吧里做調酒師,
每天和顧客在一起,
和員工在一起,
在餐廳歸店長管理。
這讓我想起了我在日本見到的一位餐二代,
日本坂東太郎餐飲集團的老闆的兒子。
我去採訪時,
這位二代接待的我們。
正在交談中,
他聽說自己的父親馬上要到,
即刻起身快步出去,跑到停車場,
看到父親的車緩緩開進來停穩,
他站到車門前給父親拉車門開車。
△ 日本坂東太郎餐飲集團,兒子當起服務員
他和父親一起陪我們用餐中,
服務員每端一盤菜到包房,
他都起身去接,
然後親自把菜端放在我們跟前。
這個包房,
除了他,再沒有其它服務員。
父親講話時,
他認真傾聽,
不斷點頭。
△ 日本坂東太郎餐飲集團,父親說話,兒子一邊恭敬傾聽
我認識的很多國內餐飲老闆,
不少企業也面臨二代接班問題。
大家經常很頭疼:
自己的孩子不喜歡這個行業,怎麼辦?
自己覺得這個行業很辛苦,不想讓孩子進入,怎麼辦?
而我在香港、日本親眼見到的實情實景,
經常讓我感慨。
這些企業的二代們,
不比我們的二代缺少選擇和機會。
比如稻香老闆的兒子,
是從國外學國際經濟學回來,又回到香港進入餐飲業,
他完全可以從事其他我們認為更有「含金量」的工作。
李錦記的後代,
生長在香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企業,
比我們更有機會去從事IT、金融、國際貿易等其他行業,
並更容易取得成功。
他們為什麼選擇接下父輩的事業呢?
一位台灣的二代曾經和我聊過這個話題,
他說,
家傳事業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不僅僅用來謀生,
更是代表著家族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而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更容易成功。
我見到的這幾位香港餐飲二代,
和平時見到的富二代最不同的一點就是,
他們更務實、踏實、不浮躁。
我們的二代經常想的是如何創建一個不同於父輩的、新的事業大廈,
而他們,
更願意在前輩建造的大廈基礎上,如何壘得更高更結實,走得更久遠。
如何讓孩子接班呢?
這更是我們餐飲一代們頭疼的問題。
我有一位內蒙的餐飲同行朋友,
我覺得他的接班方式挺有意思,
我和大家分享下。
他的一個女兒從國外回來,
開始進入父親的企業不適應,
因為她什麼都不懂,
管別人不合適,
但又無法下決心真正從端盤子開始。
這位父親,
就把自己其中一家生意不太好的店直接扔給女兒。
他和我說,
這家店經營兩年多,生意一直沒什麼起色,
不如讓孩子自由發揮,
說不定能做出個樣子來。
即使做不好,就當練手了。
他對閨女說,
這家店,你就做吧!
第一年,我不收你房租,你能自負盈虧就行,
第二年,你每月付給我房租。
從此,這位父親什麼都不管了,
女兒從成本核算、到每日營業額、到水電費、人員工資,
一個人算得清清楚楚;
至於用不用原來的管理層,怎麼招聘服務員,
全憑女兒說了算,父親完全不理。
這位從國外留學回來、不接地氣,
甚至有點嬌氣的大小姐,
一下子成了自己要過日子的當家人。
半年後再見她,
一下成熟幹練了很多。
後來,
還是這位內蒙老闆,兒子大學畢業後想自己開個酒吧。
一般來講,
作為父母,尤其做餐飲成功、有經驗的父母,
都會特別想把一個裝修好、人員配置齊全、經營理順的店送給孩子接管才放心。
而這位父親,
又一次與眾不同。
他把兒子叫來說:
你開酒吧我不反對,
這樣吧,我送你一套房子,
你用這套房子去銀行抵押貸款,
用貸款開酒吧。
對你只有一個要求,
每個月還清利息就行。
後來,這位餐飲同行給我說,
兒子從此特別會過日子,
以前大手大腳,
現在經營起來精打細算。
如果我全部給他投資,
他會覺得賠賺無所謂。
現在呢,自己從零開起來的店,
也就不會輕易放棄,
做好了更有成就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對別人,我們很容易做到,
但對自己的孩子,
我們常常更願意捉到一條又大又肥的魚放到他們面前才放心。
這位餐飲父親,
是真正送給孩子一片海,
能不能打漁,
看他們自己有沒有勇氣和能力駕船出海。
創業之初,
我們的初衷就是想把這份事業做長做久,
甚至可以傳承。
我們拼搏一生的事業,
我們日日努力擦亮的品牌,
內心深處都希望可以傳承發揚。
有一天,我們都會老,
我們的二代,
願意接班嗎?
推薦閱讀:
※面對過萬億市場,中式米飯快餐的出路在哪裡?
※餐道亮相第十一屆中國商業信息化行業大會!
※瘋狂的「小郡肝」串串,一年3000家
※就在一條商業街,4家餐廳上演了各種死法
※趨勢│2017秋冬「新茶飲」關鍵詞
TAG:餐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