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安昌古鎮,最懷念還是老祖母的那缸醬
文圖/應志剛
醬,是上天賜給江南人的恩惠,因為只有江南才會有黃梅天,才會有生出好聞又好吃的濃濃醬香的「黃霉天」。
從前的江南人家,各家的廊檐下會或多或少地排列幾口或大或小的醬缸。
醬的做法,費孝通先生在《話說鄉味》中有著很生動的描寫:
「每年清明後雨季開始的黃梅天,陰濕悶熱,正是適於各種黴菌孢子生長的氣候。這時就要抓緊用去殼的蠶豆煮熟,和了定量的麵粉,做成一塊塊小型的薄餅,分散在養蠶用的匾里,蓋著一層濕布。不需多少天,這些豆餅全發霉了,長出一層白色的絨毛,逐漸變成青色和黃色。這時安放這豆餅的房裡就傳出一陣陣發霉的氣息。不習慣的人,不太容易適應。霉透之後,把一片片長著毛的豆餅,放在太陽里曬,晒乾後,用鹽水泡在缸里,豆餅溶解成一堆爛醬。這時已進入夏天,太陽直射缸里的醬。醬的顏色由淡黃晒成紫紅色。三伏天是釀醬的關鍵時刻。太陽光越強,曬得越透,醬的味道就越美。」
只可惜,這樣的風俗已在江南漸漸淡去。做醬的那種安守時光靜好的心境,早已消散在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之間。
直到此次前往紹興,再次聞到兒時熟悉的醬香,觸覺與記憶同時打開時光之門,前塵往事撲面而來。
紹興有句民諺,「紹酒行天下,醬園遍全國」。
紹興醬醋釀造起源於6000多年前,比黃酒還早了200多年。在歷史上,酒缸、醬缸、染缸是紹興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的「三缸」,並由此延伸出濃郁的地域文化。
紹興人愛吃醬製品,醬香腸、腐乳、醬瓜、醬蘿蔔、醬鵝、醬雞、醬鴨等等不一而足,幾乎能醬的食材都要醬一醬再吃。
歷經四千年風月的安昌古鎮,就這樣挾裹著濃郁的醬香,撲面而來。
當地的朋友推薦我去古鎮的仁昌醬園走一走,嘗一嘗至今仍舊沿襲傳統技藝製作的醬,「地道的江南味!」
進入古鎮老街東端城隍殿,往街河南岸望去,在一排古色古香的石牆上,有兩米見方的「仁昌醬園」四個大字,在藍天的映襯下,在水波的漣漪中,像是月牌里走出來的美人,收斂著舊時光,卻依舊璀璨奪目。
仁昌醬園始創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創始人姓徐,至今已有120年歷史。
當時,徐老闆出資一萬二千銀元,租賃婁氏松蔭堂等房族的祠堂屋,置近百隻醬缸,開設前店後場的小醬園——仁昌醬園。
光緒三十二年(1906),阮社、江頭人章申甫、子欣父子,投資二萬二千銀元,盤進並擴建仁昌醬園,字型大小不變,只加章記二字,故亦稱章仁昌,其在鹽務局登記制醬品的有140隻整缸(每隻外加二輔、二備缸),按額定購官鹽釀製,故稱「官醬乳坊」。
那時,仁昌醬園生產紅醬、醬油、醬菜、乳腐、醬瓜等產品。抗戰前夕,仁昌醬園在斗門、下方橋、坎山、西興、柯橋、錢清、安昌東、西市等地共設八家分店,年銷售額廿三四萬銀元,獲利二三萬元。
走進仁昌醬園露天曬場中,到處可見裝有醬料的大醬缸,空氣中瀰漫著醬油特有的香氛。
醬園有缸二千餘只,100多年來,與傳統的手工技藝一道代代相傳。
仁昌醬園主產醬油和米醋,醬油主要是母子醬油,米醋則是玫瑰米醋。
母子醬油是紹興的傳統產品,可謂醬油中的珍品,而且是紹興黃酒之一善釀酒的「鼻祖」。
母子醬油的原料經蒸熟發酵、晾透晒乾後,放入七石缸,再加入上等的醬油,經過半年以上日晒夜露、攪拌倒缸,待醬料完全成熟,灌入綢袋上木榨擠壓,出來的醬油醬香濃郁、口感醇厚、鮮甜可口。
因為該工藝以醬油代替水(為母)放入醬餅(為子),故名母子醬油。
母子醬油每年生產一批,黃梅天做醬餅、發酵,大伏天曬醬,秋天成油,又名「伏醬秋油」。仁昌醬園從創建至今,一直採用該工藝生產母子醬油,這也是醬園百年來長盛不衰的秘訣。
仁昌醬園還生產乳腐等其他醬製品,民國初至抗日戰爭前夕,乳腐由寧波出口香港,轉口馬來西亞、新加坡,曾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每年出口約二三千壇。乳腐種類有太方、行方、紅方、醉方、棋方、白方等。
聞著滿園的醬香,徘徊在幽靜古樸的醬園,忽然想起還要回到鼎沸的現代生活,與那工業化流水線上的食品天天打交道,由不得羨慕起古鎮人的生活。
至少,他們還能吃到地道的醬,從老祖母的私房菜里,品嘗到古老純正的味道。
應志剛——媒體人 · 文旅作家
同程旅行家、樂途靈感旅行家、驢媽媽旅行達人、途牛大玩家、中國國家地理網專欄作者,已出版《最高使命》、《突然有了鄉愁》、《散落一地的溫柔》等。
推薦閱讀:
※我不是想挑起一場戰爭,但是,香菜到底是香的還是臭的?
※在杭州玩3天,七頓飯。有哪些杭州特色適合一個人去吃?
※天遂人願 水煮肉片
※天天吃麵條不膩嗎?來嘗嘗太原的美味小吃!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