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跑姿最重要的 3 大要領

跑姿一直是跑者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市面上關於跑步技術的書籍林林總總,相關議題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起關注與討論。跑姿這回事兒,必須用心和時間,傾聽自己的身體,方能找到最佳節奏。

跑步姿勢因人而異,需要強調的一個觀念是:「沒有完美的跑姿,只有適合自己的跑法」。我們當然都希望跑得又快又帥,但每個人的體能、肌力、柔軟度、生活習慣、跑步資歷、肢體結構都不一樣,跑姿調整應以自我感覺良好、不明顯違反生物力學、也不會造成運動傷害為出發點,同時要有耐心地循序漸進,逐漸收穫成效。

(請參見:《簡愛跑步法》 | 和吳曉波一起學跑步

跑步的要領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不妨從下面3大要領開始練習體會:

慣性是省力與效率的關鍵

要善用慣性幫助跑步,「前傾」 與 「放鬆」 是兩大關鍵。前傾是近年來跑步理論耳熟能詳的名詞,主要的理由就是利用地心引力讓前進與彈起的身體落下,而不全靠雙腿推蹬出力(《簡愛跑步法》「傾」字訣)。前傾須配合一定的速度,由目光前視拉動整個身體自然前引,注意保持上身挺拔而不彎腰(《簡愛跑步法》「挺」字訣),讓重心隨著速度往前移動。

放鬆則是利用慣性的必要條件,和跑步騰空的狀態一樣,落地輕彈,在空中就隨會著速度前引,順勢而為。

腿部動作

跑步到底要不要推蹬?還是只專註於提起雙腿?其實兩者的概念相同,只是出發角度不同,地心引力永遠垂直向下,我們還是要有腿部的推蹬,讓地面給雙腿肌腱往前彈起的反作用力,配合前傾順勢而跑。

180以上的步頻與適時的短距離輕快跑訓練有助於培養流暢的腿部動作,當神經反射成為自然,你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動作。

軀幹與核心

人類屬於脊椎動物,跑步時軀幹要保持挺拔,不低頭彎腰,讓跑步的動作全身連貫,重心提高至核心部位,而不是沉重地落於雙腳。跑步狀況好的時候,你會覺得雙腿前伸或後擺很放鬆,這是因為重心延伸至上半身,雙腿壓力減小,讓力量和動作得以徹底舒展,而不是刻意去把腿打直。

核心肌群是跑步時發力的意念中心,試著把重心調整和驅動腿的中心放在下腹部(約為肚臍下方2-3指腹的位置),前引、提腿、後推的動作都由此出發,擴散到大的肌群。

重點提醒

不論何種跑姿理論,腳掌落地時屈膝、讓身體重心保持在支撐腳上方,不跨大步或彎腰,是減少衝擊、並提升跑步效率的要訣。跑者們應把注意力維持在慣性、前引、腿部動作與核心,這些要領做到位了,自然會讓腳掌落在適合的位置。

點「閱讀原文」收聽「吳棟說跑步」


推薦閱讀:

吸入95%分析純乙醇氣體對身體有害嗎?安全劑量是多少?
一些微小的觀點
男性健康日|兄弟們,健康才能好好……
寶寶過敏性鼻炎,長大後能自愈嗎
關愛脊柱,普拉提保護你的健康

TAG:跑步姿勢 | 戶外運動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