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學徒」,暴風科技的困境與破局

文丨白小樓

以前說起暴風科技,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還是暴風影音。

後來暴風開始效仿樂視布局生態,繼而有了暴風集團,除暴風影音外還包括暴風魔鏡、暴風TV、暴風體育、暴風金融、暴風商城等。

這個在2015年上市後,創造了29個漲停板的「妖股」公司,告別了昔日的風光無限,與最高時期的市值相比,當下的暴風下跌超過了8成。

7月中旬時,暴風集團曾公布過2017年上半年財報,凈利潤一落千丈,與去年相比下降了近30%。暴風所面臨的困境,由此可見一斑。

暴風可以說是國內最先入局VR的科技公司,在暴風集團核心業務暴風影音收益趨於穩定後,暴風董事長馮鑫迅速入局虛擬現實產業,繼而有了暴風魔鏡。

有鑒於樂視賈躍亭的生態布局,暴風也開始打造自己的生態。暴風魔鏡之後,暴風TV,暴風體育等子公司應運而生,暴風生態的框架已逐步完成。

近兩年,馮鑫曾不止一次的談論VR。變相的說,足以看出他對虛擬現實的重視。

當VR這個概念在國內剛剛火爆的時候,因為暴風魔鏡的存在,暴風的股票一直四平八穩。但隨著VR熱度逐漸趨冷,國內消費者對於虛擬現實產品並沒有達到過多的剛需。

去年下半年更傳出暴風魔鏡裁員近一半員工的消息後,所有國內的VR公司都面臨著行業的「冰河期」,有的VR廠商甚至已經宣布倒閉。

而作為暴風影音的「左右手」,除暴風魔鏡外的暴風TV,雖然產品性價比很高,但還處於投入與燒錢的階段,未來能否為暴風挽回頹勢,現在還尤未可知。

由此可見,作為「左右手」的暴風魔鏡與暴風TV就目前為止還不具備核心的競爭優勢。暴風魔鏡成也VR,敗也VR。因為VR概念的火熱,曾一度讓暴風魔鏡風靡。但也因為VR概念的趨冷,致使它一蹶不振。

而暴風TV雖然產品擁有很高的性價比,但在電視這個行業市場中,無疑還是個「新人」。前有傳統電視企業坐擁山河,如海爾、海信、創維等。後有新興品牌小米、樂視、微鯨等,其競爭之大,絲毫不若於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

所以暴風的市場下降,也並非無的放矢。在回到暴風的核心業務暴風影音,因版權問題,雖然無心競爭業內魁首,憑藉廣告收入也一直可以自給自足,但可以看到的是,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競爭對手的碾壓之下,虧損也顯得理所當然。

因為看到樂視的生態布局,所以暴風開始效仿樂視做生態。

馮鑫曾在公開場合不止一次提出學習樂視的生態與戰略。事實也證明,暴風與樂視確實有諸多相似之處。

馮鑫與賈躍亭同是山西人,暴風影音對比樂視網,暴風TV對比樂視電視、暴風魔鏡對比樂視VR、暴風體育對比樂視體育,就連賈躍亭唱過的歌曲《野子》,馮鑫也同樣唱過。

致使在今年樂視大廈將傾時,有網友說曾評論說,暴風如果還按照樂視的路子走,下場也是一樣。

有樂視的結果在先,暴風的未來確實充滿了未知數。布局生態需要強大的資金鏈支撐,樂視的痛處在於戰線鋪的太廣,這種外強中乾之下,一旦資金鏈斷裂,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想暴風應該不會繼續走樂視的老路,去年暴風虧損了2.4億元,這是其上市後的首度虧損,其主要原因當屬生態戰略的布局,因為暴風TV並沒有處於盈利階段,再加上原材料成本上漲,所以致使暴風TV的製造成本大幅度提升,而這樣的結果必然是毛利率降低,才會導致嚴重虧損。

有時在互聯網行業穩紮穩打也是一種不二法門。暴風影音成名之早遠遠高於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相信很多80後在最初上網時都用過暴風影音。

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成為業內魁首說明馮鑫一直以一種穩中求勝的中庸方式來運營暴風這家公司。不把事物做到極致,不想有那麼多的野心,只想自給自足,小而美或者厚積薄發。

對比樂視來說,暴風顯得沒有那麼急功近利。這或許也是掌舵人個人性格所致,所以暴風才能以「妖股」之名橫空出世後,又寵辱不驚。

暴風的破局在於尾大不掉,樂視h生態戰略布局的前車之鑒已經可以看出,科技公司盲目追尋風口後獲得融資,一旦資金鏈折戟沉沙,必然會有很多問題出現。

在核心業務未穩的情況下,盲目擴展新業務,大多會出現諸多問題。騰訊與阿里之所以不斷拓展出新業務,在於根基穩定,就算新業務無疾而終,也無法影響到核心業務。換句話來說,他們「輸得起」。

但中小型公司則不然,過多投入資源到新業務上以後,順利則好,一旦出現困難與坎坷,極容易拖累其核心業務,這種事早已屢見不鮮。

作者白小樓:媒體人,科技專欄作者。關注互聯網與TMT。

微信公眾號:白小樓(baixiaolou666)


推薦閱讀:

暴風不會成為下一個樂視,但已無緣巨頭之路

TAG:暴風集團 | 馮鑫 | 暴風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