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牆柱配筋設計考慮端柱和翼緣牆

勾選牆柱配筋設計考慮翼緣牆,如上圖,X方向水平力彎矩的拉壓力是AC兩個邊緣構件在承受,Y方向的水平力彎矩是BD兩個邊緣構件在承受,雖然B左右兩個凸出來的小翼緣沒在Y向的剪力牆上,但是其實當Y向水平力產生彎矩時,B中間那部分受拉的話,其實跟他相連的兩個凸出來的肯定一起幫忙受拉力啊!點了這個參數Y方向的B中的邊緣構件配筋,是可以放一部分鋼筋在B凸出來的兩邊的,這才是實際的情況,而X方向的水平力產生的彎矩就是A和C兩個邊緣構件承受了,跟B沒關係。

下圖是另一種情況,以前沒有考慮勾選牆柱配筋設計考慮翼緣牆,X方向和Y方向自己去配筋,那在A這個地方產生的配筋肯定是累加的,其實這個情況是不會出現的,這種兩邊都是最大內力的組合不會出現的,而是X向和Y向在A出是互相幫忙的,考慮翼緣牆,A中的配筋會少,而且A中的配筋取X向和Y向的大值就可以,規範說是考慮雙向地震,其實並不是真的考慮兩個方向的地震力同時來,而是一種人為承載力的放大,其實按單向地震去配就可以,A中的配筋取兩個方向的大值,X向地震來,可以用,Y向地震來,也可以用,不用全部疊加配筋。符合實際。有端柱就牆柱配筋設計考慮端柱,這時候端柱不是作為柱子單獨配筋再和邊緣構件疊加,而是作為邊緣構件一部分,一起受力,這時候才是實際情況,配筋都會小下來。

而且以前一個方向剪力牆輸出的配筋是兩邊取大值,這樣是不對的,5-11這樣才是對的。

不過當高厚比(牆長/牆厚)小於4,是按照柱子去配筋的,這時候產生的是對稱配筋。

推薦閱讀:

動力電池包結構設計魯棒性,絕對有你沒有注意過的方法(完全篇)
關於筏板飛邊的關鍵理解
關於無樑樓蓋的防水板對獨立基礎(承台)的附加彎矩(節點不平衡彎矩)的理解。

TAG:結構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