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2 :關於新型互聯網教育機制
與醫學類似的一些行業(大部分是基層技術型行業),最近30年以來正在經歷一個「馬爾薩斯陷阱」。即,新增從業人員呈幾何級數增長,而該行業實際利潤最好的情況也只是線性增長。這使得這類行業的就業環境普遍加速變差。以前一個縣城裡只有一兩個某專科的醫生,你砍了一下全縣城就別看病了。所以那個年代普通人眼中醫生的地位普遍虛高了,大家都供著醫生。現在的情況當然反過來了,年輕醫生「發如韭,割復生;頭如雞,割復鳴」。
這麼看來,醫生地位的「泡沫」和今天房價的「泡沫」倒是有幾分神似。
回到開始的話題,既然這種行業錯位經歷了這麼多年,有很大的商業潛力,至少在年輕醫生的眼裡,轉行早已不是什麼羞於啟齒的話題,為什麼一直沒有類似的再教育網站出現呢?
說到教育,這同樣是一個令國人頭疼的項目。如論如何,在當下,教育的直接任務,還是就業。雖然互聯網教育打破了教育的硬體設施的限制。但目前任何一個互聯網教育網站都拿不出含金量足以匹敵官方學歷的認證方法。於是,目前所有的互聯網教育都只是憑興趣。
中國正處在階級加速固化的時代,任何成年人都有非常大的階級焦慮,可能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青年確實可以僅憑興趣去接受互聯網教育,但是在中國,教育的目的,仍然是現實地,獲得階級准入證的途徑。
然後,我又聯想到了知乎。今年以來,知乎的一系列新項目,起初我並不看好,我覺得這種故意捧大V,造粉絲經濟的項目很容易造成兩極分化。這些項目究竟好不好我不談,我也沒資格談。但是我發現知乎確實留住了各行各業的研究者,用於提供源源不斷地知識源,只是這些知識源還處在零散地,個人收益的情況下。
那麼,學歷有沒有非官方的認證方法呢?或者可以利用別的方法實現受教育者普遍獲益?
我今年夏天寫的第一篇腦洞,就是利用一定間隔的中繼器傳遞信號,這樣可以把信號的可用範圍放大N倍。玩了一段時間比特幣以後,了解了一點區塊鏈知識,區塊鏈的原理籠統地說,跟這個類似,也是通過一串數據的遞進來完成驗證。
除了醫學,我也嘗試過學很多東西。我個人覺得,當你教別人的時候,你學的最快,也最有效。因此,國慶這段我又思想實驗了一種「知識鏈」的互聯網教育機制:
首先,花大量精力,邀請各行各業有官方學歷認證的大V,同時保證大V有足夠的業餘時間和興趣,分別作為該行業的「知識源」。給這批大V一定數量的啟動資金作為專業基金。
大V建立一個群,初始人數按大V的能力計算,最終不設上限。分學期批次招生。大V只教會第一批人該專業的知識,接著由第一批人在教會第二批人,一次類推。第N批學生的評分(績點)由第(N-1)批學生和第(N+1)批學生共同評價。大V有一定程度的否決權。
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既做一遍學生又做一遍老師。知識掌握肯定比只做學生牢固。也比大學時代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考試臨時抱佛腳的學習方式更有效率。
那麼怎麼贏利呢。
首先是獎學金式贏利。學員的學費可以按照自己的績點進行加權。對於理解能力特別好的學生(比如只需要學一遍就可以教會很多人),可以做到免學費並且贏利。
然後是互助式贏利。我的想法是每個學員初始情況最多只能註冊3個專業,畢竟大家都不是全才,能精通3個專業已經不得了了。當某個學員遇到其他專業的問題需要解決可以申請級別以及績點相似的其他專業學員互助,同時給予該專業的基金一定的報酬,由於學員都沒有官方學歷的認證,所以互助價格可以按照市麵價打折。但是如果想跨級或找績點特別高的人幫助要根據績點進行加權加價。
由於這種互助式贏利在法律上可能有打擦邊球的風險,所以開始時設一個門檻,績點達到某某分才能申請互助。同時該專業大V必要時必須到場指導。
當然必要時也可以祭出殺手鐧--簽協議。
雖然乍一看上去像一個傳銷組織,但其實可行性還算大吧。這是我目前能想出的,法律框架內,能讓全體學員而不是少數大V 從教育中受益的,最有效的互聯網再教育機制了。
不過有個前提,學員們必須是在互聯網上彼此不認識的人群,以防止出現小圈子抱團捧大V的現象。在這個機制中,大V的收益已經足夠了。具體實現方式可以用點對點直播,現在直播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比文字而言私密性好多了。也可以順便實現個別學員的網紅夢。
我個人當然沒有這個能力聚集各行各業的精英。所以這個也只是個腦洞罷了。
推薦閱讀:
※做好海外運營需要掌握哪些核心數據?
※有什麼適合互聯網設計師的Coursera課程
※WHY 選:遊戲顯示器篇
※旅遊業簡要梳理
※一個產品經理對產品設計有哪些新的認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