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龍文綜能力的比較
文學評論是一個系統的活,不是看某些人喜歡金庸,金庸的名氣,一言以蔽之,影視的力量。衡量小說對應時代的社會思想,以及小說內容對社會人情人及社會反思,還有對於人物眾多的把握。從文學綜合能力看,古龍不如金庸。有人硬說古龍的人生境界,這是不同的人體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等於是小說。從時代的沿革來看,好的作品必然是影響的有滲透力,當然隨著時代的娛樂的延伸,影視也進一步的起到一些作用。
如果對文學僅僅流於一種閱讀,在圖書管沒有耐心去閱讀學術刊物,那麼對文學的理解,僅僅是小說閱讀者的興趣。金庸優於古龍是對人物眾多的把握,像《天龍八部》這部大作品可以和《戰爭與和平》媲美,因為就極具複雜性。因為過於複雜,在開頭的15回都是在界定關係,建立模型,這樣的完整的構思,梁羽生和古龍沒有的。然後在他對時代矛盾的反思,人性上的刻畫。 有一些90後的讀者,有了自己思考可以肯定,但是文學領悟的路還有很長,我喜歡古龍,但是流於一種說不清的情感,但是文學批評是另一種比較嚴肅的學養才能涉足。當然像李白杜甫,關公秦瓊,很少有人學者喜歡專門的刻意的對比,只能尋找優秀一面的紋理,負面的理解偶爾點評。從一般讀者而言,那些教授,學者真的根據商業乃至簡單的名氣,把金庸推崇的嗎?未免某些粉絲,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在因為內心有不平衡心理。好的作品經得起時代的考驗,金庸封閉已經差不多有四十多年,古龍過世也將近三十年。當代文學史的總結,兩岸的作家學者對的金庸推崇,都高過古龍,這就不能不承認的是時代的考驗。 要說對魯迅的推崇,是因為意識形態左右,更多的人不信服,但是武俠小說文學研究至今,應該很寬鬆的吧!這個時代對它們的檢驗,就是來自不同學者對文學的把握和內心的考慮,說的這麼多,不想和誰就這個問題去爭論。一個好的文學小說,比如《紅樓夢》的詩詞功底,人數眾多,追尋的線路不單一,美食,建築,愛情,倫理,官場,以及滲透的時代深刻反思,現在衍生出了紅學。金庸的長篇小說邏輯缺陷少,對歷史背景的介入,但畢竟不是歷史小說,不能因為年代的搞錯,對小說否定。因為小說可以虛構的,最近也有金學專題研究。
反觀古龍的小說迷戀個人敘事,迷戀敘事技巧,也有懸念的設置,屬於簡單的線性結構,古龍有自己的優點,小說如同自己的性格一樣,充滿隨性洒脫,以及它對人生的思考,他對時代,對社會缺乏用小說筆端去解釋,以及更多層面的反思,他寫的更多人性的惡,但是人性的惡,金庸,梁羽生都寫過。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是破除武俠小說的成人夢,金庸雖然也寫童話,背後反映了中國人的處事哲學,以及個人對時代的思考,對權力,對民族仇恨的看法,而古龍的《歡樂英雄》是進一步講童話夢的做下去,古龍洒脫,文筆輕鬆,但是文學綜合來看,略顯差也。 近現代小說老舍《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茅盾《子夜》,巴金的《家春秋》,都去努力解釋對時代所提出問題,通過一個家族是影射時代,當代的長篇小說的發展缺乏像《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的文學高度,有人說金庸的文筆,開篇枯燥,我覺得對文學這樣的評價,顯得單一,,就西方而言巴爾扎克的語言落在普魯斯特眼裡,俗斑累累,但仍然無損於《人間喜劇》作者的偉大。一個好的小說,需要反映生活和社會變革。 至於這樣的PK比較,也是文學批評里的大忌,尤其在貼吧這樣的帶有粉絲傾向的平台,最後都是不同情緒通過一點經驗常識的武斷肯定,很難看到文學領域的思考。當然是認為武俠小說寫到金庸、古龍這個份兒上是值得「思考」的,古龍可學而金庸無法學。金庸的敘述技巧是融會在故事中的,而古龍的技巧是擺在桌面上的,舉例說,到現在為止,沒有人學會了金庸,而溫瑞安的手法學會了古龍,自成一派。 古龍的作品我也基本都看過。個別如〈多情劍客無情劍〉等還看過不止一遍。不作比較地說,古龍也是相當好看的——主要指他最好的十來部作品。古龍的作品在文字方面很出彩,不過思維和邏輯上就有點點差了。古的小說人物總有些模糊,你總覺得有不少了是帶著面具或黑色斗笠,或許就是某些人需要領會的感覺,這個感覺不能文學意義。金勝在「情節」,古則勝在「細節」,你可以撿主要的看,有時候可以跳過一些段落。古龍體被學了,古龍的價值當然不會因此被否定,因為他是第一個這麼寫的。金庸的小說中,作者基本上是隱身的,不大會現身說法指點江山,基本上是小說人物的世界,除非是賣弄佛學知識的時候。古龍經常在小說中跳出來,來點格言警句。那種感覺,就象在電影院里看電影,旁邊坐著一個「專家」,不時評點一下電影內容,義務為周邊觀眾作評論音軌。個人認為金庸的綜合能力比古龍好,這不妨礙我喜歡古龍勝過金庸。金庸的故事太順理成章,也有《雪山飛狐》結尾那種懸念。本來武俠小說嘛,就該有點不講道理邏輯的感覺。不過金庸雖俗但不取悅於人,雖雅但不陷入規矩,是金庸書中俗而不俗之處。
金庸,古龍,梁羽生完成武俠文本從俗到雅的轉化,不然還在貼吧現在談武俠小說的文學高度,但是不可能的,因為武俠小說在過去是不入流的。 經常在貼吧看到古龍粉絲說金庸小說是屬於初級讀物,當然,「初級」是相對於「中級」和「高級」而言的,不知在認為這個結論好的朋友眼裡,中級和高級的文學作品都有哪些?更有人說金庸沒有古龍的境界,但是不知道這些吧友,你所謂人生境界是什麼?,要說人生境界,應該去看佛經,或者道家典籍,小說的評價固然有境界一說,但是必須要理順明白,是什麼境界,什麼感覺。小學六年級讀金庸,年齡明顯偏小了,那個年紀,對莎士比亞、海明威之類,你同樣不會有多少感覺的。 如果用淺薄的情緒否定金庸,如同那些金庸的粉絲用一句話來否定古龍,相互都是作品閱讀不夠,感受不深,善意太少,批評也流於概念,凡是可用於評價小說的鑒賞標準。比如刻畫人的心理、性格,反映社會現實狀況、普遍的人性和人物命運等等,這些綜合到某一個作品。我偏愛古龍,也不厭惡金庸,我還可以認為《鹿鼎記》當然是勝過《戰爭與和平》的,《笑傲江湖》也比《安娜》優秀得多,這些都是個人閱讀經驗,要是上文學上過濾,恐怕就一篇論文了。 金庸綜合能力強,就是金庸的結構能力是了不起的,因為結構能力是西方人的強項,也是中國人的弱項。比如,為什麼《戰爭與和平》會讓人聯想到荷馬呢?因為,荷馬的結構能力就是超群的,至今為止,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中國作家在結構能力方面,可與荷馬比較一二。看看荷馬是如果處理特洛伊戰爭的,中國所有的作家都應羞愧。中國作家的結構,能夠做到宏大與完整,已屬不易。這也是金庸長篇小說的優勢之所在。包含著金庸對中國社會歷史與現實的多向度思考。某位貼吧說古龍小說對人性的認識達到了所有武俠無法夢見的高度,實在是偏愛古龍,愛到有點盲目了。了解文學領域,就的先了解人文主義的角度,什麼角度,當然這個標準很難定義的。比如深刻的人性刻畫,宏闊而精緻的結構,美好生動的語言,大致屬於定位好作品的三維吧。
比如,古龍是容易把偵探集奉為最愛,內容武俠味道的偵探小說,是否柯南道爾就是超一流大作家?文筆好,往往忽略了對故事和內容的把握。我推崇荷馬的特洛伊城的結構,是要看三維,那咱們國家的《三國演義》也是篇幅宏大,不過畢竟有時代的局限。 第一,人性層面,我偏覺得韋小寶、岳不群也是金庸先生目睹文革怪現狀時的神來之筆,對人性的反思也相當深刻,只能高於古龍,不能弱。「落花流水」中的花鐵干在絕域雪嶺發生了怎樣的人格畸變,想對比不能記得古龍的好,就白讀《連城訣》了。金庸也寫了出了推動人物行動的非理性的力量。 第二,結構層面,之前我已經說了,中國的結構一個人數眾多,故事跌宕起伏的能力,金庸是勝出的。第三,最後說生動的語言,或許古龍和金庸半斤八兩。
至於其他社會的反思,權力問題的在武俠故事裡的解釋,都可以用自己的經驗獲得不同的收穫。 我認為金庸對世態人性確實有超卓的認識,這樣認識高於古龍,古龍是一個可愛的人,至少比金庸可愛。他的可愛不能墨守成規在文學裡去衡量,同時也不能因為古龍的可愛,就認為作品文學層面高過金庸。 我昨天看了中國近現代的小說百家,金庸排在29,古龍在80多位,為什麼金庸的《天龍八部》沒有選,選的是《鹿鼎記》。轉念又一想,放眼在世界文學史,你真找不出還有哪部長篇小說中有辣塊媽媽的韋小寶這號人物,還是第一主角,中國的國民性,就在這個韋小寶身上體現。推薦閱讀:
※射鵰史第一章 緒論 1.1 五代後武術家階層的分化
※天龍八部少林寺掃地僧為何能看出鳩摩智用小無相功?虛竹曾說過非逍遙派的人是看不出的?
※95版《神鵰俠侶》楊過扮演者是誰?
※年少不懂金庸詞,讀懂已不再少年
※周星馳版《鹿鼎記》里陳近南想用女人和財寶來誘惑韋小寶幫他反清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