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76

唐蕃清水會盟

公元779年,五月,代宗崩,子李適繼位,是為唐德宗,次年改元建中。

就在德宗即位當年,即大曆十四年(年)九月,西川節度使崔寧被召入朝,崔寧在蜀地十餘年,雖然有效的防禦了吐蕃和南詔的進攻,但造成了崔寧權柄過重,實同割據藩鎮的結果。宰相以為「蜀地富饒,寧據有之,朝廷失其外府,十四年矣,貢賦不入,與無蜀同」,請求將崔寧召入朝廷,崔寧入朝後,「加司空,兼山陵使」,等於是變相的奪了崔寧的實權。崔寧入朝未幾,吐蕃大相聽說盤踞西川的這塊硬骨頭被搬走了,大喜,整軍而來。《舊唐書 ? 吐蕃傳》有載,「十月,吐蕃率南蠻眾二十萬來寇:一入茂州,過漢川及灌口;一入扶、文,過方維、白瑣;一自黎、雅過鄧峽關,連陷郡邑」。

面對這種局面,唐庭立刻決定出兵蜀地,令右神策都將李晟率神策軍四千人,金吾大將軍曲環率郊寧、鳳翔、幽州兵五千人,並會同山南東道軍,一同入蜀。《資治通鑒》記載如下,「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蔑追擊於大渡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饑寒,隔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舊唐書 ? 李晟傳》又曰:「晟乃逾漏天,拔飛越,廓清肅寧三城,絕大渡河,獲首虜千餘級,虜乃引退,歷留成都數月而還」。此戰唐軍大勝,沉重打擊了吐蕃與南詔的聯軍,重新控制了劍南西川,而且動搖了吐蕃與南詔之間的軍事聯盟。吐蕃經此大敗,對於約為兄弟之盟的南詔,非常失望。自此以後「吐蕃役賦南蠻重數,又奪諸蠻險地立城堡,歲徵兵以助鎮防,牟尋益厭苦之」,《舊唐書 ? 南詔傳》。面對吐蕃的威逼南詔王異牟尋,不勝其擾,漸漸對吐蕃離心離德,這也為日後,唐朝離間吐蕃與南詔的盟友關係埋下了伏筆。

代宗年間,國家經歷了安史之亂的摧殘,民生凋敝、破敗不堪,代宗即位後,改變了肅宗皇帝對於吐蕃的「輸絹帛以求和平」的政策,雖然不失氣節,但可惜國力、軍力,實在難與如日中天的吐蕃抗衡,再加上連續經過兩次僕固懷恩之亂,周邊民族如回紇、党項等族紛紛離心,國內藩鎮割據形勢已成,就在這種危機四伏的狀態下,所幸上有郭子儀,下有李晟、渾、馬璘之類的戰將,總算將唐朝的防線穩固在靈、涇、邠州一線,但河隴以西的廣大地區已在吐蕃的牢牢控制治下。對於這種形勢,唐朝君民無不痛心疾首,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寫道:「涼州陷來四十年,河隴侵將七千里。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只可惜面對吐蕃的巨大壓力,困守邊境尚且左支右絀,遙復故土幾乎就是一個遙遠的夢。

德宗即位後,唐蕃之間的關係翻開了新的一頁。建中初年,德宗皇帝面對國內藩鎮割據的局面,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對吐蕃採取懷柔的政策。《新唐書 ? 吐蕃傳》記載,「德宗即位,先內靖方鎮,顧歲與虜確,其亡獲相償,欲以德綏懷之」,這基本上是德宗建中年間的內外方略。

唐庭在兵入四川擊退吐蕃、南詔聯軍後,結束了四川地區的實際上的藩鎮割據,這為德宗以武力解決國內藩鎮割據提供了信心,但唐朝顯然沒有實力,在東西兩線同時和藩鎮、吐蕃開戰,於是德宗皇帝開始對吐蕃展現善意。

而吐蕃經歷代宗大曆年間,連續對靈、涇、邠州一線的用兵,發現難以突破唐軍的防禦,而河隴地區在連年兵禍的洗劫下,破敗不堪,每次進攻洗掠所得急速減少,而且對於所佔領的州郡也需要有個消化、管理的時間,面對唐朝釋放出的善意,雙方均開始心照不宣的約束邊境士卒,河隴之地烽煙漸平。

公元779年(大曆十四年)八月,唐使韋倫入蕃。這次韋倫入蕃給赤松德贊帶去了一份大禮,早年間,唐蕃之間關係緊張,雙方派遣的使節多有被扣留,不能還朝的事情發生。其中唐代宗扣留的吐蕃使臣前後多達八批,這次唐朝為表示善意,將代宗朝扣留的使臣和戰俘放回,《新唐書 ? 吐蕃傳》記載,「會德宗初即位;以德綏四方,征其俘囚五百餘人,各給衣一襲,使韋倫統還其國,與之約和,敕邊將無得侵伐」。

赤松德贊初聞此事,竟然不信,等到俘虜先期入境,各還自己部落,都說:「唐新天子即位,出宮人,放禽獸,英威聖德,洽於中國。」赤松德贊得知,大喜過望,派人出城十里夾道歡迎唐使。在歡迎韋倫的酒宴之上,赤松德贊向韋倫提出,他有三恨:一、代宗駕崩,吐蕃沒有派人弔唁;二、唐朝修建代宗陵寢,吐蕃沒有送禮;三、新皇即位吐蕃卻派兵入侵。從赤松德贊的表態上看,吐蕃對於唐朝釋放出了,和解善意心領神會,也對唐朝表現出了靈活的政治手腕兒。

次年三月(建中元年),唐廷又以崔漢衡為殿中少監,出使吐蕃,隨後,吐蕃也遣使入唐。五月,韋倫再次帶著德宗的盟書出使吐蕃,這次韋倫出使,還遣返了李晟在西川之戰俘虜的吐蕃戰俘。韋倫在吐蕃受到極大的禮遇,《冊府元龜》記載,「初吐蕃見韋倫再至,甚歡,既就館,聲樂以娛之,留九日而旋」。

就在此年,還有一件突發事件,可以旁證唐蕃之間的關係修睦。公元780年(建中元年),唐朝邊將劉文喜叛亂,面對唐朝的平叛大軍,劉文喜提出以兒子作為人質,求吐蕃出兵解圍,但赤松德贊考慮到唐蕃關係剛剛有所好轉,不願再生事端,拒絕了劉文喜的求救。

公元781年,十一月,在唐朝與吐蕃商討會盟事宜中,最重要的邊境劃分之際,吐蕃使臣提出,唐朝宰相給吐蕃的國書中,使用了歧視性的詞語,吐蕃朝內對這件事提出正式抗議。宰相楊炎所書是這樣寫的:「所貢獻物,並領訖;今賜外甥少信物,至領取。」赤松德贊認為,唐蕃本事平等關係,而書中所用「貢」、「賜」二字,代表著以吐蕃為臣的意味,吐蕃不能接受,要求唐庭給出明確解釋。同時提出了唐蕃之間的邊界劃分要以雲州之西,賀蘭山為界,這兩條意見隱含的意思是,第一、吐蕃要和唐朝謀取平等的國家外交關係;第二、吐蕃佔領的河隴二道的領土要求得到唐朝的正式承認。

對於唐朝來說,始於此年的河北藩鎮之亂已經愈演愈烈,唐軍正四處平叛,根本沒有和吐蕃討價還價的資本,無奈之下,對於吐蕃的要求只能照單全收。於是以「前相楊炎不循故事,致此誤爾」的借口,修改敕書,把「貢」改為「進」』,把「賜」改為「寄」,把以「領取」改為「領之」。同時,對於吐蕃提出的邊界要求,「其定界盟,並從之」——《新唐書 ? 吐蕃傳》。

對於我們現在的人看來,往來書信修改個把字,並無大礙。但是對於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文件,即便是現在也是字斟句酌、錙銖必較,更何況在古代,漢族政權向來以中國自居,周邊政權均是「夷狄」之所,高下名分這種事,可謂國之根本,須臾不能讓,這次唐朝能夠承認吐蕃和唐平起平坐的關係,只能說是形勢比人強,無可奈何。

得到唐朝承諾的吐蕃,於公元782年(建中三年)四月,歸還了被扣押在吐蕃的唐朝將士僧尼八百人作為回應,唐蕃兩國使節來往,熱絡非常,一場盛大的會盟儀式逐漸清晰起來。在吐蕃國內,對於會盟也不是沒有反對之聲,吐蕃大相尚悉結因為在劍南,遭受大敗,深恨唐朝,極力反對與唐和好,但赤松德贊卻力主與唐修睦,於是赤松德贊將尚悉結罷免,用支持和議的副相尚結贊取代了尚悉結,打壓了國內的反對之聲。

公元783年(建中四年)正月,雙方商定在清水(今甘肅清水縣)舉行會盟大典,吐蕃方面大相尚結贊出席,唐朝方面則以隴右節度使張鎰為代表,會盟之時,對於需要宰殺的祭天牲畜,原來約定唐朝出牛,吐蕃出馬,但張鎰對尚結贊建議,「漢非牛不田,蕃非馬不行,今請以羊、豕、犬三物代之。 」尚結贊答應了張鎰的要求,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尚結贊提出吐蕃沒有豬,要用羝羊代之,張鎰當然知道吐蕃境內不可能沒有豬,但他也知道吐蕃祭天很少用豬作為祭品,於是也同意了尚結贊的提議。

會盟儀式舉行的非常隆重, 關於清水會盟史載甚詳:「將盟,鎰與結贊約各以二千人赴壇所,執兵者半之,列於壇外二百步;散從者半之,分立壇下。鎰與賓佐齊映、齊抗及盟官崔漢衡、樊澤、常魯、於頓等七人,皆朝服;結贊與其本國將相論悉頰藏、論熱、論利陀、斯官者、論力徐等亦七人,俱升壇為盟」,從這些記載來看,唐蕃在會盟主持者的政治地位,盟官、參盟人員數量方面充分顯示了雙方的政治對等地位。雙方官員歃血為盟後, 讀了用各自的文字寫的盟文,《舊唐書-吐蕃傳》記載有漢文盟約的內容,主要有:

「唐地涇州(甘肅涇川縣北)西至彈箏峽(甘肅平涼縣西北)西口,隴州(陝西隴縣)西至清水縣,鳳州(陝西鳳縣東)西至同谷縣(甘肅成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 蕃國守鎮在蘭(甘肅蘭州)、渭(甘肅隴西縣南)、原(寧夏固原縣)、會(甘肅靖遠縣),西至臨洮,東至成州(甘肅禮縣南),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西南,為蕃界。其兵馬鎮守之處,州縣見有居人,彼此兩邊見屬漢諸蠻,以今所分見住處,依前為定。

其黃河以北,從故新泉軍,直北至大磧,直南至賀蘭山駱駝嶺為界,中間悉為閑田,二國所棄戍地毋增兵,毋創城堡,毋耕邊田。」

從盟約上看,唐王朝正式放棄了河西、隴右地區,承認其成為吐蕃的「合法」領土。吐蕃通過會盟獲得河西、右地區的「合法」統治權,便於在該地區逐漸推行「節度使」制度,逐漸消除了唐廷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促進了這一地區的「吐蕃化」進程;邊界之間的「閑田」則作為「軍事緩衝區」,雙方均不得駐兵。

本來繼清水會盟後,唐朝皇帝令宰相、尚書與蕃相尚結贊在長安城,再盟一次。正要舉行之時,吐蕃突然傳來王書,赤松德贊認為會盟盟書未能明確界定邊界。於是唐朝再次派遣崔漢衡入蕃交涉,直到六月,吐蕃使節論頰沒藏從青海至唐,言疆場已定,看來似乎仍保持了清水會盟的決定。7月,唐命禮部尚書李揆為會盟使,前往吐蕃會盟。唐朝宰相李忠臣等重要官員與吐蕃相區頰贊盟於長安之西,會盟正式結束。這次隆重的會盟實際上進行了三次,唐蕃境內各一次,邊界地帶一次。從這次一波三折的會盟過程來看,吐蕃國內對於會盟議和應該是反對聲不斷,但赤松德贊顯然最終控制住了局面,保證了次會盟的順利達成。

就在唐蕃會盟的驛馬往來不絕之時,唐蕃雙方其實可謂各懷心腹事,公元780年(建中元年),時任宰相的楊炎突然提出重修原州城的建議。原州(今寧夏固原)古稱高平,因地勢險要,自古就為兵家必爭之地,自漢以來就是朝廷邊防的重鎮,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攻陷原州,但因為吐蕃軍隊隨處遷徙,不善守城,所以原州被廢后,吐蕃並未駐軍。德宗同意楊炎的建議,重築原州城的意思大概是,唐蕃之間正在商討會盟,必定會在邊境劃分上糾纏,唐軍如果能重新佔據原州城,取得既成事實,就能在邊境劃分上佔據先機。但德宗的計劃卻遭到了涇原軍將士的強烈反對,楊炎轉而採用強硬手段彈壓,以朔方軍李懷光督萬人,威逼涇州士卒修築原州城,涇原軍士卒反應激烈,具言:「吾屬為國家西門之屏,十餘年矣。始居邵州,甫營耕桑,有地著之安。徙屯徑州,披荊榛,立軍府;坐席未暖,又投之塞外。吾屬何罪而至此乎!」,在這種情況下,涇原軍士卒推舉劉文喜反叛,拒不聽從朝廷將領。德宗命朱泚、李懷光帥兵討之。劉文喜見唐軍圍城勢大自知難抗,派人入吐蕃求援,以子為人質,求吐蕃援軍,好在赤松德贊考慮唐蕃關係剛剛轉暖,不願再生事端,拒絕了劉文喜的請求。德宗又傳召赦免涇原軍士卒嘩變之罪,五月劉文喜被殺,傳首京師。劉文喜被殺後,重築原州城的計劃隨之擱淺。涇原軍卒的積憤之情暫時被彈壓下去,但是軍卒中積憤的火種卻並沒有熄滅,他們在等待這下一個機會,變成滔天烈焰。

公元781年(建中二年),還有一件值得記載的事件發生,自安史之亂後,吐蕃佔據河西,久無音訊的安西四鎮,終於和大唐取得了聯繫,安西使者取道回紇道,從河西走廊北側,跨越大漠到訪長安。長安君臣在十幾年後,終於得到了安西的消息,也是第一次得知,唐朝在安西的將士仍舊堅守著自己的責任,雖然在吐蕃軍隊的威逼之下,仍舊苦苦支撐著安西這塊大唐的飛地。

德宗君臣得知了安西的情景,同時又從安西使者處得知,吐蕃攻陷河隴後,兵圍伊州,故伊州刺使袁光庭在絕境之下,困守孤城數年,最後糧竭兵盡,袁光庭見救兵無望,殺妻自焚而死。德宗聽聞此處,不覺潸然淚下。但此時的唐朝,再也不是貞觀、天寶時,那個健碩恢宏的唐朝了;甚至也不是神皇二聖時,那個越挫越堅、屢敗屢戰的唐朝了;現在的唐朝,內有藩鎮割據政令不施,外則四夷窺視厲兵秣馬,自身都在風雨飄搖之中,對於困守西垂的將士,只能施以高爵厚祿,以慰其心。

同樣是在公元781年,吐蕃攻陷了河西重鎮沙州(今甘肅敦煌)。自公元764年(廣德二年)河西治所涼州被吐蕃攻克後,河西節度使楊志烈退守甘州,不料途中於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被沙坨人所殺。次年,甘州、肅州也相繼失陷,續任河西節度使楊休明帶河西餘眾,退守沙州,從此沙州成了河西抗蕃的大本營。大曆二年前後,楊休明前往安西徵調兵馬,準備憑藉四鎮留守軍健與河西諸軍殘部,為保衛沙州與吐蕃軍作最後的決戰,不料被伊西廳留後周逸勾結突厥殺害於長泉。

失去最高長官的將士,仍未放棄固守沙州,楊休明死後,時任巡撫河西觀察使的周鼎就肩負起河西節度使的重任,繼續抗擊吐蕃的進攻,但他應該是以觀察使的身份代領節度之職。因為直到周鼎死後,吐蕃將其遺體送還唐朝,唐朝才追認其為河西節度使,可見大曆二年前後,沙州與長安已經失去了通信聯繫。

對於沙州的陷落,《新唐書 ? 吐蕃傳》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記載,「始沙州刺史周鼎為唐固守,贊普徙帳南山,使尚綺心兒攻之。鼎請救回鶻,逾年不至,議焚城郭,引眾東奔,皆以為不可,鼎遣都知兵馬使閻朝領壯士行視水草……(閻朝)執鼎而縊殺之,自領州事城守者八年,出綾一端募麥一斗,應者甚眾,朝喜曰:『民且有食可以死守也』。又二歲,糧械皆竭,登城而呼曰:『苟毋徙它境,請以城降』綺心兒許諾,於是出降,自攻城至是凡十一年。」

新唐書的這段記載中,明確交代了周鼎接任沙州最高長官後,繼續執行了楊休明的固守待援的政策。在面對吐蕃大將尚綺心兒的圍攻之時,周鼎曾向回鶻求救兵,可惜回鶻兵逾年不至。於是周鼎決意焚燒沙州城,帶領城中居民舉城東遷,回到大唐,可是這一政策遭到沙州大族和民眾的激烈反對。說起來這一政策,也確實沒有實現的可能,河西走廊早已被吐蕃截斷,沿途必定沒有補給之處,沙州與長安數千里之遙,而要帶著全城老幼步行走完這段旅程,這計劃與尋死無異。於是沙州都兵馬使閻朝殺死了周鼎,自領沙州刺使繼續固守城防,堅守了八年之後,城中官倉糧盡,閻朝命人在城中大戶處募糧,以綢緞一匹換一斗麥,應者甚眾,又堅持了兩年,城中再也沒有了餘糧。閻朝登城向吐蕃軍隊高呼:「如果不將城中百姓掠去他鄉,就獻城投降」。得到吐蕃大將綺心兒許諾後,沙州城投降吐蕃,到投降之時,沙州城一共堅持了十一年。

對於沙州城前後堅守十餘年的原因,吐蕃史料中有記載認為,因為沙州自古以來就是河西佛教昌盛之地,城中佛寺僧眾甚多,赤松德贊此時已開始篤信佛教,故此對沙州採取了圍而不攻的策略,以保全城中僧眾,這可能也是沙州城,之所以能夠堅守,如此之久的一個原因。不論如何,沙州在吐蕃的治理期間,佛教的傳播並未受到影響,這也可以從沙州,能夠保存如此多的敦煌遺書窺見一斑。


推薦閱讀:

如何窮游去西藏拉薩?
第一次來西藏應該怎麼玩?老西藏整理的十日經典線路。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112
西藏佛教文化那麼濃,怎麼發展經濟啊?
上海IT男有家有口,為何辭職去了西藏?一待就是六年?

TAG:歷史 | 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