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直播行業發家史

2016年,包括VR在內的視頻直播無疑是繼O2O之後最大互聯網風口,投資界「毫不吝嗇」,普遍將2016年看作是「中國網路直播元年」,一夜間「直播」成為時尚,「網紅」成為傳奇,幾乎所有的企業、明星、電商都開始瘋狂趕搭「直播」這趟班車,不做直播就直接被互聯網OUT的節奏。那麼作為一種信息交流方式,視頻直播為什麼能說火就火?這種火是不是值得每一個人都去追逐呢?

直播這把現在火燒成啥樣了?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底,全國在線直播平台數量接近200家,用戶總量達2億之多。從投資來看,93%左右的直播APP已經獲得融資,其中2014年直播平台的融資規模約7.9億元,到2015年,這一數字迅速增長值23.7億元,增長率接近300%。

2016年,視頻直播行業更是熱得發燙,1-5月,全行業融資金額超過10億元,用戶數量超過2.6億,佔全國網民的37%左右,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過400萬,同時在線直播房間數超過3000個。據騰訊雲預計,2016全年上線平台將增至400家,市場規模將達500億元左右。更具看點的是,各路大佬紛紛入局,先有王健林、范冰冰上線直播,娛樂明星楊穎、陳赫、劉濤、鹿晗等紛紛變身主播,後有馬雲宣布天貓入駐美妝、旅遊等視頻直播領域,國民老公王思聰投資熊貓 TV,BAT自然也不閑著,兼并重組的戲碼不斷上演。從北緯評論的觀察來看,目前直播界的「火」主要有這麼幾個特點:一是視頻直播平台的用戶數量正呈現倍增趨勢,且正隨著網民數量激增而激增;二是資本大佬紛紛入局,單筆投資規模成倍增加,群雄逐鹿的宏達場面正如期上演;三是內容迅速豐富,從賣萌裝傻到才藝展示、從產品介紹到經驗分享、從在線教育到綜藝節目自製,從文化產品角度看,直播行業正在瘋狂進化。

你不一定了解的直播進化史

與其他傳播形式不同,電視直播節目最大程度的打破了人類傳播原有的時間和空間界限,而時間和空間上的突破本身就是傳播中人們孜孜以求的目標和動力。回想直播的發展史,最具切身感受莫過於一年一度的學校運動會,一個廣播台、一群學生記者、一圈高音喇叭無疑是最樸素的直播平台。相較於音頻直播,視頻技術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1924年,當時英國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視機,從此,電視機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信息傳播和思維方式。到1937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採用馬可尼——電器音樂公司合作研製的405行掃描線,以每秒25幀畫面的方式,利用3台攝像機播出了英國首相張伯倫從德國慕尼黑談判歸來的盛況(《我們時代的和平》),這一事件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新聞事件直播。

1958年5月1日晚7時,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試播成功,這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電視時代,當年6月19日,該台首次現場直播了一場籃球比賽,這次直播被認為是我國視頻直播技術的最早應用,隨後的幾十年里,全球視頻技術發展主要在集中於傳輸效率、傳輸質量以及節目內容的升級製作當中,在我國以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為代表強勢電視媒體逐漸推出了春晚、賽事、新聞等直播節目,並得到廣泛應用。

直到互聯網時代,直播才迎來真正瘋狂期。2005年,中文互聯網最早廣告交換系統「太極鏈」創始人傅政軍,借鑒韓國「十人房」視頻聊天模式創立了中國最早的在線娛樂平台9158,9158提供的即時多人在線視頻聊天室類似語音聊天室的升級版,致力於打造線上互娛平台。其面向用戶開放,用戶可以在零成本情況下進行線上「秀」。隨後,以秀場直播為主導的六間房、YY語音,以遊戲直播為主導的鬥魚、虎牙等紛紛崛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6年初的「鬥魚造人」直播事件,該事件一下將網路視頻直播推向了全體網民,網路視頻直播從此被大眾認識並選擇性接受。

從現有的直播平台的分類來看,主要可分為6類,一是以繁星、BoBo為代表的秀場直播。二是以映客、B-live為代表的社交直播,三是以鬥魚、虎牙為代表的遊戲直播,四是以樂視體育、風雲直播為代表的體育直播,五是以微吼、YY為代表的教育直播,六是以一直播為代表的明星直播,除此而外,財經直播、商務直播、電商直播等也紛紛崛起,與此同時藉助各直播平台打造的特色自媒體正如雨後春筍般無稽增長。

直播為什麼說火就能火?

客觀上講,視頻直播的最大特點就是把觀眾的眼睛和耳朵帶到現場,讓他們自己去看,自己去聽,自己去判斷,這符合人們對信息傳播的本質追求。但視頻直播說火救火,卻並非傳播確實這一單一因素造成的。

首先,從傳播學角度看,人類最大的信息需求莫過於「無限接近真相,無限接近現場」,因此在技術推動下,信息的獲取方式經歷了「文字--聲音---圖片---視頻---VR」的基本進程,每一步都極力還原信息的真實性和即視感、都使信息傳遞更豐富更更有細節,而視頻傳播是信息傳播的高級階段,必不可缺,更必不可少。

其次, 通訊技術,尤其是3G、4G、wifi等無線傳輸技術及視頻壓縮技術的快速發展,賦予了人人享有傳播的權利和可能,與傳統的電視台相比,如今每一部智能手機的就是一台高清攝像機,每一個個體都成了視頻信息的親歷者、製作者和傳播者;

第三,人們的信息獲取慾望得到空前滿足。一方面與以往不同,傳統直播往往是以第三方的角度首先對內容進行遴選、加工、評論進而形成信息流,本身具有引導性,而直播減少了其中的複雜環節,最大限度減少了畫面的選擇性播放的可能,讓人們在觀看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判斷,並隨時在線表達、互動,進一步釋放了人們的表達權;另一方面,視頻直播讓信息傳播從「公眾事件」走向了「個體事件」,從公開領域走向了隱私領域,極大地滿足了受眾天生的窺探欲,這就是為什麼秀場直播中那些在你看來無聊透頂的「發嗲賣萌」「露點換衣」以及「王健林鬥地主」「范冰冰逛時裝周」之所以走紅的根本原因。

第四,最為重要的是視頻直播的供方(主播)和需方(受眾)都得到了心理和精神的極大滿足,從極光數據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來看,目前直播平台用戶70%以上的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絕大部分青睞秀場與遊戲直播。有分析人士認為,秀場直播之所以熱的發燙,本質上「屌絲」「滿足感」和「成就感」的虛擬實現,比如屌絲男在秀場通過給主播送花、送禮物獲得了美女主播的發嗲親昵,成功滿足了其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迫切心理需求,而主播們通過在線發嗲聊天就能獲得數萬人讚賞,並輕鬆獲得了平台收入,對於她們而言,一夜間有了明星的即視感和女王的優越感。而正是這種滿足迅速催生了以秀場直播為代表的一批直播產品的火熱,以及直播行業「火」的假象。

(某問答平台對於視頻直播火熱原因的總結)

第五,泛濫的行業助攻,一方面各大平台為了爭奪受眾和主播資源,都會有計劃性的打造明星主播,渲染人人皆明星的市場氛圍,甚至為了吸引關注不惜引導直播節目徘徊在道德底線周圍;另一方面,刷數據已經成為行業常態,有直播行業從業者透露,行業有1:20的潛規則,也就是說,直播房間每進入1個人,就會隨機通過外掛刷進20個機器人,足見行業虛假繁榮的程度。我們不妨以公開數據未來算算賬,目前,最高峰時段會有400萬受眾3000個直播房間同時在線,這就就意味著平均每個房間同時大約有1333人在線,但如果將受眾先分配給那些動輒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直播之後,又會有多少直播無人問津呢,但事實上,又有誰見過哪個在線直播房間有0觀眾的現象?

直播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對於視頻直播的未來前景我沒有任何懷疑,而且長期看好,但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的直播市場是否存在「投資過熱」「氛圍過激」「成長過速」的問題,是否存在技術驅動過度領先於產品驅動,內容驅動的事實,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回到傳播的本質,直播本身就是要最大限度消滅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給受眾帶來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僅僅依靠化化妝、賣賣萌不可能引領直播的未來,充其量只是在直播平台發展的初期引引流,做給資本看一看而已,而要想發展,最終必然走向深度內容化產品的開發,這一點值得躍躍欲試的主播們思考,更值得業界的投資者、從業者深度思考。

(註:本文圖片源自網路)

作者:北緯353,媒體人、互聯網業者。

聲明:文章為作者原創作品,轉載合作請聯絡beiwei353@126.com


推薦閱讀:

直播已入下半場,秀場直播該何去何從?
YY營收82億,憑什麼?
吃雞手游站在風口 ,觸手直播如何搶佔絕地求生直播先機?
第一次看虎牙直播是什麼感覺?
直播會越來越火嗎?

TAG:直播 | 網路直播 | 視頻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