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魚——鏡像的《大魚海棠》
這是部很有趣的電影,說它有趣,是因為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思考了很久,從最初在觀影時的震撼,到冷靜後的回想與思索,我都覺得這部電影非常有趣。
這部電影,如果站在觀眾的角度看,以外部的視角觀賞,是一部很不合格的電影,它除了擁有華美的畫面、聲效外,敘事零散,故事老套,人物單薄,對話蒼白,確實不是一部好的電影。
但如果以內部視角來觀賞的話,這又是一部很好,很感人的電影,是個很純粹,很乾凈,很觸動人心的故事。
所以我在想,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了這部電影的兩極化評價呢。
而我的理解是,這部電影,是創作者拍給自己的,是為了完成他們最初的夢想,是為了給這個夢想划上句號。
電影中的敘事焦點,與其說是娓娓道給觀眾的,不如說是道給自己的。
這個夢,從12年前萌芽開始,在漫長的歲月中伴隨著創作者人生幾次重大的選擇,12年是什麼概念呢,那是一件事,一個人,一個夢已經融入到他的生活中,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
而「湫」,或許是創作者自己;「椿」,或許是他長久以來追求的夢想;「鯤」,或許是伴隨夢想的一份自由。
夢想的釋放,需要自由,當原本需要成型的個人意識、個人夢想遇到了一份自由的拯救,那人是不是會為了這份夢想不顧一切呢,所以「湫」把「椿」當做一切,他為她心甘情願的做一切,其實就是人在追求夢想時的執著。
執著,是我對「湫」的解讀,而「椿」與「鯤」間的關係,則是夢想與自由的關係,在自由意識中,夢想是自由的,他們之間必然是沒有理由的緊密相連,必然是生命相關的,但也是最縹緲的,最美好的。
然而這個故事,歷經了12年的成長,包涵了執著追夢者的艱辛,在迷茫未來迷茫之路上的選擇,而這樣的故事,要以怎樣的形式來承載呢,簡單的故事,還是複雜的故事?
那就用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吧,至少在主流價值觀的群體眼中,這個故事一定能帶來話題度,在批評者的眼中,這個故事也能吸引我們去探究更深的故事。
那麼,這個古老愛情故事中,背景一定是精緻的,華美的,空靈的;故事中的女主角也一定是美好的,純潔的,勇敢的,不顧一切的,而那個縹緲的男主角「鯤」一定是與「椿」命運相關,美好的,自由的符號化象徵。
所以真正的男主角是「湫」,他貴為天神,護佑一方世界,卻是孤獨的,他愛那個不顧一切敢於追求自由的「椿」。
因此,這個故事如果在代入感強烈,有一定閱歷的人眼中,必然能觸動內心。
因為執著,夢想,抉擇,付出,代價,羈絆,痛苦,壓力,緣分,命運都是每個人會在成長中遇到的。
就我而言,觀影時,我也曾想到了自己曾孤身一人面對選擇時的猶豫,我不知未來會怎樣,會不會引發「災難」,而選擇也必將有所犧牲,可我只能遵循內心的選擇,這難道和「椿」有所不同嗎?
我的同學,在家人的施壓下選擇繼續深造,在她眼裡,「湫」代表了家人的期盼,這份期盼或許是沉重的,但也是完全付出不求回報的,她看到了一個追夢者背後承載的希望和艱辛。
而以外部視角看呢,這部電影卻較少為觀賞者服務,除通暢的整體故事框架外,內部細節的邏輯處理,可以說是零碎的,混亂的,符號化的,在人物塑造上,缺乏打磨,是蒼白而單薄的,尤其在「椿」與「鯤」的關係與人物成長來說,幾乎看不到弧度的變化,所以兩個角色與其給我一種平面之感,不如說具有符號化的感覺。
另外,從外部視域來看,這部電影存在大量留白,對留白的解讀存在兩個方面的差異,一方面的觀點認為這是編劇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認為是創作者故意留白,這和西方的隱喻式,寓言式的手法不同,中國藝術存在大量留白,以供人們自行想像,而我偏向於認為主創者是故意採用這種方式的,不然無法解釋電影中的諸多細節。
如果是有意為之,那主創者的敘事方式也很有可能會借鑒我國傳統的敘事方法,為何呢?像這樣細節比較零碎的結構,如同夢境一般的結構,既無法帶給我一種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觀感,那我認為可能是為了掩蓋創造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想法。
所以也因為種種這般的理由,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真心喜歡。
因為在我看來,好的作品要能如多稜鏡一樣,折射全貌,留著讀者闡釋的空間。
百人百解。詮釋,本就是私人的過程,欣賞美的事物也應懸置前見,拋開功利,純粹加以欣賞,若帶有強烈的功利之心,那對作品不喜歡的態度又為何要全盤施加於作品呢?
所以對於這部作品,我是讚賞的,即使我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批評者,但我也想要維護新的觀念、新的作品、新的想法。
而我希望《大魚海棠》終有一日,也會被時間證明。
明珠應有發光之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