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34

被俘的前軍主將劉審禮死於吐蕃,而副將王孝傑據說因為長得與故去的芒松芒贊相似,受到了吐蕃的優待,最終被放還唐朝,戰後婁師德因公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並主持屯田事務。黑齒常之也因公被任命為河源軍副使。這次轟轟烈烈的征伐戰爭,唐軍損兵折將幾乎一無所獲,唯一的收穫就是在軍中薦拔出了婁師德、王孝傑和黑齒常之這三員戰將,這三人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裡,在西域屯墾戍邊、修堡備戰,將唐朝在西域的藩籬扎的緊緊的,這也讓吐蕃朝野十分頭痛。

公元679年(唐調露元年),西突厥首領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煽動部族,聯合吐蕃在西域的軍隊,威脅安西都護府。唐高宗聞報在朝廷上商討出兵討伐西突厥,吏部侍郎裴行儉認為李敬玄新敗,唐軍士氣受阻,河隴地區形勢尚未穩定,不宜出兵討伐西域,而且西突厥並未明言叛唐,可以以計取之。此時恰逢波斯王卑路斯在長安去世,於是唐朝以送波斯王之子泥洹師回國的名義,派遣裴行儉帶兵護送,取道西域回波斯。裴行儉的護送隊伍行至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南高昌故城)之時,四處宣揚天氣炎熱,要等到秋天再繼續前行,以此消息來麻痹阿史那都支。同時又在西州大宴西州豪強,追憶曾在此處遊獵的往事,並言明意欲再次四處遊獵,西州豪強子弟雲集而來,從者近萬人。裴行儉帶著西州豪強子弟一路遊獵而行,行至接近阿史那都支部落附近,唐軍輕騎而出,軍至都支營帳十里處,派人去見阿史那都支問安。阿史那都支毫無防備見唐軍已到營邊,只能出營投降,裴行儉命人取了阿史那都支的令箭傳召各部首領前來議事,將參與叛亂的各部族首領一網打盡。隨後唐軍騎兵晝夜兼程,直插李遮匐部落,將李遮匐擒獲。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被擒後,唐朝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平息西突厥各部的叛亂。

唐朝迅速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亂,打了吐蕃一個措手不及,隨後裴行儉在碎葉設立都督府,用碎葉(碎葉川旁,今蘇聯托克馬克)都督府替代了焉耆都督府,並安排副使王方翼在碎葉築城鎮守。安西四鎮第三次在西域設立,此時四鎮治所分別為碎葉、龜茲、于闐、疏勒。

就在這一年的晚些時候,吐蕃正式將芒松芒贊去世的消息通報唐朝,雖然兩國在青海、西域打得你死我活,但是兩國朝廷的甥舅關係還是要保存的,於是唐庭也派遣使節去拉薩弔唁。贊悉若和欽陵為芒松芒贊舉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動,並將他安葬在山南瓊結藏王墓,松贊干布墓葬的旁邊。

芒松芒贊的安葬和赤都松贊的繼位,代表著吐蕃因為贊普去世而產生的政治風波被平息,內有贊悉若為相,外有有欽陵掌軍的形勢代表著噶爾家族繼續把持著吐蕃王朝的權柄,噶爾家族的輝煌還在延續著。

就在吐蕃治喪期間,唐高宗曾召見裴行儉,意圖趁吐蕃贊普交替之際進攻吐蕃。裴行儉認為吐蕃欽陵主政,內外朝臣和睦,不可輕易進攻。裴行儉的這番言論打消了唐高宗的進攻意願。這次君臣奏對記載於唐史之中,至少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吐蕃的保密工作非常嚴密,芒松芒贊已經去世三年,但唐朝一直未能知曉,直到吐蕃前來報喪。其二,唐朝和吐蕃之間的互相謀算,一直在兩朝中各自進行,並未因為兩國的和親關係而改變。文成公主時期如此,其後的金城公主依然如此,兩國之間比拼的只有國力,而不是所謂的甥舅關係。

推薦閱讀:

許巍歌中的"藍蓮花",就怒放在青藏高原的後花園...
中國大陸政府是怎麼看待幾個國際地區的獨立問題的?
西藏旅行途中,若遇到藏獒該怎麼辦?
我的西藏之行--遊記、攻略
在川藏必經的路上,我去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中國十大最美森林」| 旅行日記第245天

TAG:歷史 | 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