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準備的個人淺析-5
作者:奔波
本文將會是該系列的最後一篇。前面我們分別討論過了辯題準備中的話題討論和標準框架(1)(2)。本篇文章將會著重講辯論賽中語言的使用。其實語言很難以某個標準來評斷好壞。所以我要先申明一點,原則上,一個好的辯論語言具有以下特點:符合自己使用習慣,能夠體現個人特質和風格,並有力說服他人。任何符合這個原則的辯論語言,都是辯論賽中有力的武器。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無法針對語言提出任何的建議或者訓練。對於還沒有找到或者形成自己語言風格的辯手,我們還是可以給出一些關於辯論語言方面的建議。
另外,我想強調的是,在辯論賽中,辯論語言是辯手用口頭講述的方式來表達,而評委和觀眾是以聽覺的方式來接受的。這種信息交流的形式與作者寫,讀者讀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同時,我們中國學生在整個基礎教育中,更多訓練的是大家的讀寫能力。而且準備辯論賽的時候也主要靠的是寫稿。因此,很多「聽說」與「讀寫」之間的關鍵區別就要被注意到,也應該針對「聽說」這種模式提供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所以本文中更多的技術要求是針對於對「聽說」這種信息傳遞方式的特點來設定的。
連接詞很重要。「首先,其次,再者,最後」「第一,第二」「因此」「但是」「另一方面」等等,這些都是連接詞。連接詞的使用有利於組建一個層次清晰的論述結構和邏輯關係。 如同前面所說,辯論中的受眾是運用聽覺來獲取信息的。而辯手在比賽中難免出現語速過快,邏輯深奧,句子太長等原因使得受眾並不能完全跟上你的論述。那麼,在這個時候,一個重讀的連接詞可以告訴受眾,我們進行到了哪裡,或者以下要講的內容和上述的內容之間有什麼聯繫。舉個例子,假設你的立論有三個論點,在你論述第一個論點的時候,很有可能一部分觀眾並不能完全理解你的觀點,導致在聽你說的時候「跟丟」了,不知道你說到哪一個部分了。那麼當你重讀「其次」的時候,這一部分受眾就會意識到,第一個論點已經講完了,下面要論述的是第二點了。便於他們重新跟上你的論述。
要善用段首句。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在做英語閱讀的時候,老師會不厭其煩的提醒我們,要注意段首句和段尾句,因為這兩個位置的句子很有可能會概括一整段的意思。被選為英語閱讀習題的文章會有這樣的規律是因為這些文章都是經過很嚴格的篩選,符合語言學規律,適合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閱讀材料。其本身的框架和結構都是比較完整並且合理的。這就從側面證明了一個文欄位落在段首或者段尾用一句話總結該段的整體意思是符合語言學規律並能有效提高信息傳達效率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這一定律呢?我個人認為,這個定律在辯論領域的應用需要有所變化。在段首句進行概括論述的效果要比段尾句更好。原因還是因為辯論是一種「聽說」的模式,當你說到「首先」,「其次」,「最後」,「綜上所述」等連接詞的時候,受眾就會知道這是全新一段的開始,往往會對第一句話給予一個較高的關注度。那麼在這個時候概括一下全段的主要內容對表達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同理,當你聽到這些連接詞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上一段的結束。那麼段尾句也已經過去了。所以在「聽說」這種信息傳達的模式中,用段首句來概括一個論述段落的表達效果要比段尾句好一些。
語言要「美」但更要「准」。關於在辯論稿中的邏輯和語言的關係,可以做一個比喻,邏輯是骨架,語言是血肉。我非常認同好的語言會是辯論賽中一個非常有力的武器。但是我們先要明白語言的目的是什麼。語言的第一層次目標是可以完整,準確,清晰,高效率地向受眾傳達你所要表達的思想(包括定義,邏輯和論證框架)。第二個層次的目標是具有好的感染力,讓你所論述的內容在受眾的心中有著比對手更高的影響力。我們可以簡單一點來概括,第一層是要「准」而第二層是要「美」。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為了追求「美」而忽略了「准」。或者是為了顧及「美」而在「准」字上面打了折扣。我覺得這都是得不償失的。但是不是就意味著「准」就要比「美」更重要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個人認為這兩者完全獨立存在且不構成任何競爭關係的。所以在語言上為了顧及「美」而讓「准」打了折扣,其原因都是辯手對辯題本身的理解不到位。只有對辯題論證框架的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才能真正做到語言上的「准」。而要實現語言上的「美」那就是辯論之外的工夫了,這裡不做論述。
理解不到位讓語言失「准」——不恰當地引經據典容易導致比賽被動。很多辯手為了「秀學養」和追求語言上的「美」而喜歡引經據典。但是有時因為對經典理解不到位,或者對辯題的情景認識不清,導致出現很大的漏洞,讓比賽陷入被動。我們先來看一個因為錯誤地引經據典而導致被動的例子。有一個辯題「以暴制暴是不是正義」,其中反方所持觀點是以暴制暴不是正義。反方在比賽中提出孔子提倡要「以德報怨」。殊不知,孔子這句話來自於《論語 憲問》,原文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說,有人說過要以德報怨(其實以德報怨這句話是老子說的),孔子說,以德報怨,那怎麼報德呢?不行,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所以,孔子根本沒有提倡以德報怨。以德報怨這句話是被孔子拿來批判的,孔子認為要以直報怨。所以當這一點被正方辯手點出以後,反方的比賽就陷入了被動。所以,對典故理解的不到位,人云亦云,在比賽中隨意用典,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再來看一個對辯題情景理解不到位,隨意舉出名人事例而導致比賽被動的例子。有一個辯題「大丈夫應能屈能伸VS大丈夫應寧折不彎」,反方持「大丈夫應寧折不彎」觀點。在自由辯過程中,反方就提到了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烏江自刎,是寧折不屈的典範。殊不知他所在的反方對大丈夫的定義是成就了一番功業的人。且不論這個對大丈夫的定義是否準確,但是項羽這個例子在這個論述環境中就用得很不恰當。因為楚漢之爭就是因為劉邦韌性十足,能屈能伸,屢敗屢戰最後才成就漢王朝。所以正方辯手馬上抓住漏洞說:「就是因為項羽寧折不彎才失去了成為您方所定義的大丈夫的機會。而最終劉邦的勝利不恰恰證明我方觀點,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嗎?」這時反方就陷入很大的被動。
如何讓語言更「准」——提煉邏輯鏈。語言上的「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的語文功底,但對於語言上的「准」,我個人倒是可以提供一個訓練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提煉邏輯鏈。顧名思義,提煉邏輯鏈這個方法是指:在寫一個論述段落之前,要先有一個清晰的邏輯鏈條。在寫完該段落以後,要從頭到尾讀一遍,試著重新從該段落中提煉出邏輯鏈。然後對比提煉出來的邏輯鏈和事先寫好的邏輯鏈是否相同。如果有所不同,就要檢查究竟是哪個部分的語言表達出現了偏差,從而達到練習提高的效果。舉個例子,觀點「環境保護在於發展科技」。事先準備的邏輯鏈是「人口增加,耕地減少(背景)——人類生存需求與土地資源矛盾加深(困境)——提高單位面積畝產量是人與自然的雙贏,既滿足生存所需又可以減少耕地面積(解決方法)——發展科技能做到(聯繫己方觀點)」而我所寫的完整段落:科技發展能夠緩解生存需求與環境間的矛盾(段首句概括)。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不斷的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以及消費水平的提高,導致了人們對於糧食的需求呈剛性增長,面對這種生存需求的增長,耕地面積反而在減少(背景)。在中國,每年耕地面積減少433萬畝的同時人口卻增長800萬(數據支持背景)。人類的生存需求與土地資源間的矛盾加深(困境)。那麼在糧食需求增長不可逆的情況下,提高單位面積畝產,才是解決生存需求與耕地矛盾最直接也是唯一能夠雙贏的方法(解決方法)。而現在的雜交水稻、研發更有效的有機肥料等都幫助增加單位面積畝產,不正是科技發展解決人與耕地矛盾的最好例子嗎(聯繫己方觀點)?如上所示,我在自己檢查時,都會用括弧標出每一句在邏輯鏈中所對應的環節,或是每一句的作用,以確保辯論語言的準確性,確保自己的論述始終圍繞著一個中心。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自我檢查的過程中,為了有更好的效果,請盡量模擬辯論賽,採用「聽說」的方式,自己念出來,自己聽後試著模擬裁判,用紙筆記下邏輯鏈。如果在聽的過程中可以很輕鬆並準確地記下邏輯鏈的每一個環節,說明該段的辯論語言很高效,很準確。以上就是我所建議的訓練辯論語言準確性的方法。
引用:
(1) 辯論賽準備的個人淺析-2
(2) 辯論賽準備的個人淺析-3
未完待續
奔波
推薦閱讀:
※政策性辯題裁判準則(郭智安)
※賽評:人類更可能被自己/自然毀滅
※怎麼評價《奇葩說》中的馬薇薇?
※會賢辯才社培訓課程理論參考(1)
※辯論賽準備的個人淺析-2 (奔波)
TAG: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