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人擅用木,韓國人擅用瓮,中國人都是用錢買

日本山梨縣甲斐山區的一座老屋

如今被一群韓國藝術家佔領

這裡收藏著2000多個瓮器

二十多年來

關氏夫婦從韓國一個一個地帶回這裡

作為曾經的農家養蠶場

關氏夫婦把它重修後命名為:韓藝廊

它也因為越來越多的瓮器和藝術展

煥發出了讓人意料之外的魅力

- 韓藝廊 · 瓮器 -

如果在韓國消失不見了,至少我們保留住了它們。

關勇、關貞子,平凡的一對夫妻,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日本,作為韓國後裔,他們無數次返回故土,走訪父輩的河流和鄉村。

但不知從何時起,他們發現大量瓮器開始出現在二手舊物店門前,無人問津。再留意細看,會發現曾經的矮牆小院,兩三開間的平房,原來每個家庭的院角必然擺放著的五六個瓮,都已經消失不見。

「這原本是最傳統的最日常的韓國生活場景啊!」 關氏夫婦痛心疾首,彷彿異國他鄉的他們和那些瓮器一樣,被淘汰,被拋棄。

日漸消失的事物有種特別的美感,但是其美並非因為即將消失。從開始到終結,美其實一直都在,但似乎無人注意到,就如同夕陽,下一秒就可能會消失不見,所以那種美更觸目,更非同尋常。

關勇和關貞子便在這種美中沉淪。二十多年來,他們行走在韓國的鄉村,不停地收集過去每個大家族院落中的泡菜壇、堆放穀物和醬類的大瓮,把他們看成已經是累贅的東西當做寶物,運回日本,運回韓藝廊那間老屋。

你看見的是柴米油鹽,我看見的是一個家庭的血與骨。

瓮器也有人格,是會呼吸的器物。「實用器物就是為了讓人用的,要使勁用才行。」這句話讓人想到《皮囊》里的一句話:「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被一種親切的東西包圍守護著」,這是收集了2000個韓國瓮器的韓藝廊主人關勇和關貞子所說的話。這樣的家常之物,意味著陪伴,正是這樣的所有日常,構成了一個家庭的完整血脈。

關勇和關貞子覺得,那些由人手做成,經人手使用的瓮器上,帶著最獨有的記憶。「從瓮器里往外取泡菜時,有時心情特別好,有時正難過得掉眼淚,但瓮器都好像一一收容下了我的心情,每一個瓮器都讓我覺得親切無比。」而這些,正是所有人日常生活的出發,是原點,一旦消失,永不會重返。

舊東西就像你和家人的時光,是新做不出來的,所以它們特別寶貴。形狀當然可以複製,就像你和家人在一起感動的某個場景可以再現,但是那種幸福感是無法在時間中帶來的。

「瓮器」,韓語發音近似「on-gi」,是韓國對傳統日用陶器類的總稱。日本傳統日用器具多以木器為主,比如木桶、木樽、木碗。與日本相反,韓國則以陶器為重。但是與日本的木文化一樣,在現代商業化浪潮中,韓國的土陶也在逐漸被淘汰、消失。同時也終究會有人站出來,珍視它們,愛惜它們,留住它們,即使它們已經遠離了原本的生活場景。

關勇和關貞子便是這樣的人,他們站在這座廢棄的養蠶工廠里,望著遠處的富士山,而瓮器就像故鄉的親人一樣,陪伴著。

這裡的2000多個瓮器,便好像是2000多個家庭。雖然極其困難,關勇和關貞子卻仍想去一家一家地探訪這些家庭的變遷與瓮器背後的故事,因為它承載著人們對普通生活的耐心、更包含著他們對每一個樸素日子的熱愛。

這樣的器物安穩地落定於某個人家的角落時,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這樣的日常器物便成了這家人生活中的一面鏡子,或是隱形的相機,靜靜地記錄主人靠近它時的喜怒哀樂,還有稀疏平常的生活。每件瓮器背後,都有一個手藝人的魔術,是鄉愁也是天命。

每月的前十天,關勇和關貞子便會將韓藝廊開放,以便更多的人,能夠在這裡聚集。許多身在日本的韓國人和藝術家,便會在這期間趕赴這裡參觀。

它們起初曾是鮮活的生靈,只是中了魔法定身術,才定住不動,又被遺忘在這裡了。」有藝術家這樣說。

也有平常人這樣說:「看見這些罈罈罐罐,我便想起了祖母,和她廚房外面小院兒里的野花。

關勇和關貞子瞧不起那些把家常瓮器隨意丟棄的人,他們以為那是對手藝人的褻瀆與不敬,是對美的拋棄。

用顆粒細膩的韓國黃土燒制而成的瓮,是手藝人的作品。製作瓮器時手藝人的手指動作,時而細膩時而粗礦的分寸拿捏,全新投入後的忘我一刻,施展在細節上的技藝與匠心,身心的集中,肉體的勞苦,造物時的歡喜,生活的艱辛,在漸漸成形的瓮器邊上玩耍的小孩的歡笑聲,擺滿待燒土器的大窯內的高溫烈焰,水流聲,飛過的鳥,微風吹過帶來的溫柔輕撫;甚至爭吵,怒吼,泥土的腥氣和溫度,都被一一記錄。

扛起巨大瓮器的背夫身上的汗水和頭頂的烈日,之後經過商談和買賣,最終安穩地落定在一戶人家的院落里,與一家人一起度過千萬個日常白天與黑夜,日復一日,一族裡長輩和小輩女人們伸進瓮器里的淺白手臂,向瓮器里窺看的臉,都是記憶,都是造物之美。

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丟失了這種美,甚至是美的判斷都丟失了,總有一天,我們會受到懲戒的。

你知不知道

棒子們引以為傲的泡菜居然是這麼來的?

韓式泡菜卡路里含量低,富含纖維素、維生素A、B、C並含有一種對人體有益的乳桿益生菌,被美國時代華納《健康雜誌》評為世界5大最健康食品之一。

可你知道它其實是源自重慶市江北縣(今重慶市渝北區)大灣鎮。當年,唐朝將軍薛仁貴被政府發配到高麗(今韓國),在高麗(今韓國)安家。他的隨從有多位是重慶市江北縣人,會做家鄉的泡菜,就從這時起重慶泡菜就進入了韓國了,韓國幾次戰亂,就讓這種菜進入了韓國平民家庭。

酵辣白菜、海鮮醬(腌魚類)、大醬(發酵豆製品)等發酵食品則成為韓國最具代表性同時也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的食品。 韓國餐桌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齊。

(文中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用這 5 招,升級你的冬日餐桌布置技能
古墓里的萌萌鬼 | 日本 · 文化

TAG: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