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訪談錄》等書讀後感

最近特愛讀清末的傳記。 讀完《宮女訪談錄》後,我又讀完了薩蘇寫的關於夏大伯的小小說,還有《末代太監孫耀庭傳》。 感覺就像一副浮世繪道出了那個年代特殊群體,宮女, 太監和太監妻子。何榮的悲哀就是那根深蒂固的奴才思想,把自己的悲劇進行到底, 慈禧的一點點恩惠就感激不盡,但她指婚給劉太監毀了她一生她還要把這個懿旨奉行到底。還有她那些七零八落的宮女夥伴們。雖然宮女可以在25歲時出宮,但多數都錯過了最佳婚配年齡,再加上宮女一般是旗人而清末民國初年旗人沒落不思長進多,所以這些宮女好像都沒嫁給好人家。就像,豆汁計里的莫姜。

宮廷也好王府貴族也罷都是奢侈成性,而窮苦百姓只能把兒子凈身入宮,以一個人的不幸換取全家生活,甚至像信修明他為了贍養母親和弟妹和妻兒,在23歲時候凈身入宮。一個讀過書的人沒有辦法找到工作養活全家只能以這種方式養活全家。 錯失工業革命機會,人口增加土地不變,沒有工業發展,再加上八國聯軍甲午戰爭割地賠款, 清朝滅亡是必然的。但對於在宮廷的太監們皇朝沒落他們被迫出宮,有錢有權的只是少數,大部份到最後下場也挺凄涼的。 這種扭曲人格,毀人終生的制度終於也在歷史的車輪中終止了。孫耀庭書中所說別人看不起他們沒關係但最傷心的莫過於自己家人的不待見,除了爹娘知道心酸。所以後來他再沒回去靜海老家。

讀完薩蘇的小小說,我只能說夏大娘善良到極致了,用自己一輩子青春伴了夏大伯, 無從知道她究竟有沒有後悔的念頭,我想異樣的眼光閑言碎語肯定有,不能生育不能享有正常夫妻倫常的失落也應該有吧, 但她還是伴了超過半個世紀,只能說善良到極致,我想夏大伯對她好也是真的,要不也不可能在旁人難以理解的情況下過了這麼長時間。

《太監訪談錄》還沒有寄到,很感興趣他們自己寫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突然想起溥儀晚年遊覽故宮坐在歪脖樹下,那種感觸也能想像到。 那個時代的告終,不會再有。

推薦閱讀:

有哪些事物是中國人最精於去做的?
如何做一個有文化的流氓?
老子的四條格言|重解道德經 第三十三章
數不清有多少爺們兒在他倆的紋身筆下尿了炕
【花名冊】吻我,越過花園的那扇門。

TAG:讀後感 | 文化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