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8日跟隨林徽因梁思成的腳步,尋訪了山西最美古建
很久之前,看過一張林徽因的照片,她站在一尊面龐圓潤、神色柔和的女施主塑像旁。這是她當年在山西佛光寺內照的像。
正是她和梁思成對佛光寺年代的確認,打破了日本人對中國大地已無唐建的斷言。
前不久,小王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山西看古建,「山西可是有中國古建築博物館之稱,我們可以去看看梁思成他們當年去過的晉祠、佛光寺、華嚴寺啊……。」我欣然答應。
於是就有了這次「跟隨梁林腳步,探訪山西古建築」的8日自駕游。如今旅行結束,我來交遊記了,給同好做參考。也列上了一路吃住覺得最值得推薦的店家。
細說之前,先上整體日程安排:DAY1,北京-平遙,住平遙古城。DAY2,雙林寺-王家大院,住崇寧堡。DAY3,逛平遙,看《又見平遙》,住太原。DAY4,晉祠-山西博物院,住太原。DAY5,佛光寺-南禪寺-應縣木塔,住大同。DAY6,去恆山-懸空寺,住大同。DAY7,去雲岡石窟-華嚴寺-住大同。DAY8,回京。
Tips:其中南禪寺、佛光寺、山西博物院不收門票。其他景點現場買門票時,只收現金。習慣了不帶錢包,去哪都手機支付的童鞋一定要提前取現。否則去了沒現金,進不去就尷尬了。PS:實在不行可以找當地小賣部換錢,有的會收幾元錢的手續費。
DAY1 北京—平遙
中午從北京出發,開到平遙時,已是傍晚時分,在城內隨意走走,就去旅館休息了。
DAY2 平遙雙林寺—王家大院
1.雙林寺
雙林寺是計劃外的行程,因為有讀者強烈安利,說寺內保存有元至明彩塑造像2000餘尊,是「彩塑藝術的寶庫」而臨時決定去的。
它大概是此行最寂寥的一座寺了吧。售票處關門了,保安兼職售票,35一張。想找個導遊,被告知目前只有一位,但人不知道去哪了,你們願意等就等吧。一刻鐘後,傳說中的導遊還是不見蹤影,我們只好自行遊覽
寺中有樹齡1200年的唐槐、宋碑、明鍾。
「不動之動」的韋馱像、羅漢像、渡海觀音、千手觀音、壁刻菩薩…雕刻生動精美,超乎想像。但保存條件多少有些讓人痛心,破敗荒頹,塵土黯淡。
如果這個寺廟有好好做過規劃維護,對雕像修舊如舊,對廳內有清潔整理,應該會讓人有驚艷之感,但如今則令人生明珠蒙塵之嘆。
2.王家大院
在王家大院和喬家大院之間,二選一的話,我強烈建議你去王家大院。它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
王家最早從事耕種,兼賣豆腐,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後興土木,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的宅邸。因為有官家背景,相比喬家大院,規模更加宏大。當地有王家歸來不看院的說法。
院內四處可見雕刻精細的磚雕、木雕、石雕,往往都有寓意。比如上面這個木雕寓意子孫滿堂、皆為高官的「滿床笏」。
大猴子背著小猴子,意為輩輩封侯。
就連柱礎也是精雕細琢。
王家大院參觀快結束時,講解器里說到,王家後人未能固本守成,有的甚至淪落成了街頭乞丐,讓人感慨,興衰成敗轉頭空、世事如風。
3. 夜宿崇寧堡
平遙古城內客棧林立,我們也住了一晚城內。但對比下來,還是更喜歡住在崇寧堡。
崇寧堡是昔日王家大院留存下來的一個堡,但和另外兩個被改造成景點的堡不同,它被改造成了酒店。
住在這裡,讓我有種直接住進白天參觀的王家大院的感覺。(當然不是白日參觀的那兩個堡,但它規模並不輸給那兩個堡。)
可以觀大院夜景。晚上11點寫完稿的我,無事一身輕的出門逛院子,滿是秉燭夜遊的快樂。樓台亭閣在燈光映襯下,金色玻璃一般輝煌。
DAY3 逛平遙,看《又見平遙》
據說,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
因為訂了下午看《又見平遙》的劇,留給看平遙古城的時間,只有一上午,於是就在平遙縣衙、日升昌票號等主要景點走馬觀花看了一圈。
印象最深的是縣衙里供奉著狐狸大仙的牌位,據說是為了保佑官印不丟失。覺得認認真真信這個古人有點萌。
吃:平遙古城內,我吃了幾家飯店,相對推薦天元奎。
《又見平遙》的舞美精彩,融入式的觀影體驗也很新鮮,開頭那段城牆亡靈之舞看得我落淚。但後面涉及到女性角色的劇情設計,會讓人好奇:編劇是不是活在大清啊?
當我看到像選牲口一樣,看牙看臉看臀看腳的選妻片段時,真驚呆了。不止於此,難產死去的妻子死前說了一遍「我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靈魂再現時又說了一遍。女性被簡化成了成了性和生殖工具。
一旦完成生殖使命,就可以去死了。全劇看不到絲毫對當時這種價值觀的反思,反而用讚美、肯定態度將其呈現。
讓人遺憾,有這麼好的劇場設計燈光舞美,故事傳遞的性別觀卻還是如此陳舊。
DAY4晉祠-山西博物院—住太原
1. 晉祠聖母殿
去晉祠之前,以為這個景點就是一座祠堂立在那裡。去了才發現,好大一個園林,花草樹木、湖泊亭台,一直要走到深處,才得遇晉祠。
因為很大,一路上我都在問,「我們已經進入晉祠了嗎?怎麼還沒有看到收門票的地方。」實際情況是,前面的公園區不收門票,你想到裡面看聖母殿的話,才需要交。
晉祠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密密麻麻的歷代牌匾,也不是裡面宋代宮廷人物雕像,而是龍。
準確的說是,殿前廊柱上的木質盤龍。
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盤龍雕柱,雕於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條龍姿態各異,但皆怒目利爪、鱗甲清晰可見,氣勢霸猛。
我獃獃站在門廊處,看了半天,怎麼能這麼生動,這麼神氣。作為龍的子孫,我在古物上看過無數次龍了,但這是第一次,我被龍震懾住。
我甚至會幼稚的想,它會不會真的存在過。雖然我表面神情淡定,如同任何一個遊人一樣,但我心裡有個聲音在大喊,好希望龍真的存在過啊啊啊。
梁思成當年在聖母殿下拍照
2.山西博物院
看完晉祠,下午可以去山西博物院。非常值得去,我超級喜歡。建議找個導遊,會有細緻講解。
山西博物院的青銅器特別好看
展品中虞弘墓的漢白玉石槨板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如果只看石槨板本身,你告訴我是,這是一件出土于波斯、或者歐洲國家的文物,我也會信的。
因為上面的浮雕紋飾實在太西域了,雄獅、神馬、鴿子、捲髮深目的男人、葡萄葉蔓,甚至會讓我想到基督教。但這是一件出土於中國太原的隋代文物。來自西域的墓主人在隋代為官,生活並安葬在這裡。
虞弘墓以一種非常直觀的形象展示了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在這片大地上生息繁衍,樣貌、風俗、民族、信仰各異的他們逐漸融合成了如今的我們。
網上有些人會自詡自己是純種漢人。卻不知,對於歷史上經歷過多次民族融合的中國人來說,所謂的「純種」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北魏時期,以現在的地圖來看,半個中國都在鮮卑族統治下。 管芙蓉所著的《鮮卑民族對中華文明的影響》一書中寫道:「這一時期胡漢大融合政策使得隋唐時的漢民族,便是在胡漢民族大融合的基礎上,尤其是胡漢通婚造成民族血統混合的基礎上經過重構而變更面貌的新漢族。
據民族史學家王桐齡先生在《中國民族史》一書中考證,隋唐時期的漢民族主要是以漢族為父系,鮮卑為母系的新漢族。如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的母親都出自拓跋鮮卑的獨孤氏, 唐太宗長孫皇后是胡漢混血,有一半漢族血統和一半鮮卑血統。
隋唐皇室便是以胡漢混雜的血統而統一中華。」而正是這多元開放的隋唐迎來了中國歷史上最生機蓬勃的時代。
對了,從最近到6月份,山西博物院還有埃及特展,除了人的木乃伊,還可以看到貓等各種動物的木乃伊。
住:去看晉祠的話,可以住在旁邊的晉祠賓館,睡醒就可以直接去晉祠。是當地我找了一圈,最有特色的旅館了。整體有種老幹部療養所的氣息。賓館內的餐館飯菜水準不錯,可以吃到當地菜。
DAY5,南禪寺-佛光寺—應縣木塔(未成行)
1.南禪寺
想去南禪寺,因為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構建築,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了。導遊指著殿內大平樑上模糊的墨跡,讀出聲來:「因舊名(時)大唐建中三年……重建殿法顯等謹志」,說這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證。
寺中最著名的文物,是殿內的唐代塑像。因未經重新繪製,保留唐風,和敦煌莫高窟里的唐代塑像如出一轍。
它屬於民間造像,相比之後我在佛光寺看到的官方塑像,神態鬆弛,氣質嬌憨,令人觀之可親。
我發現殿內有兩個蓮座是空的,本應端坐其上的兩尊塑像哪裡去了呢?
導遊解釋說,那裡本有兩個供養菩薩,但在99年被劫走,同時一併被盜的還有另一尊獅童塑像。
「你看佛祖胸前有一塊顏色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他指著中心那尊釋迦摩尼像說,「當時盜賊把佛像當胸挖開,偷走了佛祖腹內寶物,推測那寶物可能是經書。」
這裡的塑像,千年前被民間匠人虔誠塑成。會昌滅佛,它僥倖躲過了;戰爭時,日軍雖來到此地,但也並未將其損毀;文革時,也未遭破壞。最後卻沒有躲得過20世紀利益熏心的盜賊,讓人想痛哭一場。
2. 佛光寺
佛光寺是此行我最期待的景點。當年它的發現,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中國已經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梁思成稱其為「中國第一國寶」。
它是中國現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築(僅次於南禪寺)。和當年只是鄉野小廟、不入名錄的南禪寺不同,佛光寺屬於官制名剎,在敦煌壁畫上的唐中葉繪製的五台山圖裡就有當時的佛光寺。
也因此在會昌滅佛,道教興盛時首當其衝被毀,後來因佛教重新被推崇,才得以重建。
趕到佛光寺時是下午四五點。夕陽西照在斗拱上,金黃糅合暖紅,美得我有點心驚。那個瞬間,會讓你相信「佛光普照」這種詞。
回來後看《梁》一書,其中梁思成有寫到他們去佛光寺測繪的經歷。
梁思成夫婦當年騎著騾車去往佛光寺考察
那是距今81年前的1937年6月,他們從北平出發到了五台山,又換乘騾車來到這裡。
當年他們爬上殿內天花板上的黑暗空間測繪時,遇「上千蝙蝠叢生於脊桁四周,如同厚敷其上的一層魚子醬」、「臭蟲數以百萬計」,他寫道,我們「被咬得很厲害,但我追獵遺構多年,以此時刻最感快慰。」讀來甚是感動。
林徽因查看唐經幢
佛光寺年代的斷定是因林徽因看到一根樑上有模糊筆跡。遠視眼的她讀出了一部分:「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之後又和寺外的唐代石經幢比對,發現經幢上同樣有「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這句,由此確定建於唐代。
應縣木塔,我們去時,因預留時間不夠,未能趕到。
DAY6 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
恆山我去完,覺得可不去。但懸空寺非常推薦。
何處飛來一座寺廟懸浮於山壁凹陷處,這是遠觀懸空寺時我的第一感受。
近看發現寺廟下部有一排細長柱,「是靠它們支撐嗎?」導遊告訴我,並非如此,那些柱子和整體是不相連的,用一根手指就可以讓柱子輕微晃動。它們平時不承重,是後世加上去的,以備危急時刻,起穩固作用。
真正讓懸空寺懸起來的方式是當年匠人們,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樑為基,巧借岩石暗托,「你所能看到的、露出的懸樑只是一小部分,更長更大的部分已經深深插進了山體里,古人用到了槓桿原理。」導遊說。
懸空寺的整體格局像一條張口的飛龍,最高處是它的龍頭。
徐霞客雲遊至此,寫下「西崖之半,層樓高懸,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懸空寺也」的評語。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則據說是李白墨寶。
親身登臨後,在曲折迴環的殿堂里,上下攀爬。從最高處往下看,會有輕微暈眩感。膽小的遊客,會扶牆壁虎一般往前挪動,不敢朝外看。
懸空寺里有殿四十餘間,最有意思的是三教殿,三教,即是「儒、釋、道」三教,殿內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左孔子,右老子。
在中國歷史上,有時道滅佛,有時佛滅道,而在此處,佛道和諧相處,儒教也躋身其中。
想到之前看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PI說過「信仰就像一座房屋、可以有很多樓層、很多房間」,在PI看來,不同的宗教是神以不同的面貌存在,並護佑指引他。
三教殿讓我直觀感受到了中國民間對宗教兼容並收的精神。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神,它應該也會含笑看著此處同居一屋的三尊像吧。
住:在大同,我住了兩家酒店,其中大同花園大飯店,值得推薦,性價比高到感人。快捷酒店的價格,星級水準:有浴缸、智能馬桶、加濕器,提供果盤,洗浴用品的選擇也高出同類價位酒店一個身位。缺點?不好訂到。非五一時間去的我們也只訂到了一晚。
吃:在大同吃過幾家飯店,相對推薦紫泥369粗糧季。
DAY7雲岡石窟-華嚴寺
1. 雲岡石窟
我曾在洛陽看過龍門石窟,原本擔心再看雲岡石窟,這一內地最古的石窟群,會有視覺疲勞感。
結果完全不會,特別驚喜。雲岡石窟保存了很多彩像。置身其中,有種四面八方都被彩佛環繞之感。雕刻如此之密集,就連頭頂的岩石上也是層層佛像。
梁思成他們當年第一次來雲岡考察時,住在廟裡,條件極為艱苦。梁在文中寫道,「連最簡單的食物亦無可尋覓。最終,我們用了半打大頭釘,從派駐此地的一支小部隊的排長手裡換得幾盎司芝麻油和兩顆捲心菜。「
想到此,再看如今遊人匯聚,一派繁華的雲岡景區,會有種穿越感。
林徽因在雲岡石窟
梁指出,印度石窟這一概念進入中國之後,形式已做了諸多改變。早期的洞窟里還能看到希臘的哥林多式柱頭,高鼻深目形似西方人的佛祖,而越往後,不論人像還是建築,雕像都越來越中國化了。
相比龍門石窟,多彩的雲岡石窟會讓我覺得更親切,印象更深刻。
你看這個眯著眼,翹著二郎腿,托腮思考的小佛像多可愛。
雲岡石窟內有陳列館,建築外觀謙抑,內部空間大量留白,現代感強。有些小佛像、石雕,也有燈光裝置藝術,值得一觀。
2. 華嚴寺
華嚴寺是梁思成1933年到大同考察古建時去的第一站。
如今的華嚴寺經過大規模整修,復建了不少廟宇,包括新建了如今被稱為第二高的木塔,華嚴寶塔。比當年梁思成看到的華嚴寺應是光鮮很多。
廟內有流浪貓,乖而親人,我遇到的一隻,會主動走到我腳邊躺下,允許我摸它。
最值得一觀的是薄伽教藏殿,梁思成稱「殿內雕像外形秀麗,色澤柔美暗淡,未遭後世翻新之厄。」
殿內最有名的雕像是合掌露齒菩薩,神態生動。
從華嚴寺出來,已近上燈時分,回看歷史上修葺重建多次,如今千載過去,依然屹立的她,又想到這一路看到的古建築,真的是:
生有時,死有時;建造有時,毀壞有時;天下萬物,皆有定時。
推薦閱讀:
※林徽因有多好看,或是有多美?
※林瓔:她不僅是林徽因侄女,更是建築大師
※三個女人的三種人生,如果是你,選哪種?
※張愛玲和林徽因的愛情觀有什麼不同?
※像古建一樣被拆毀的「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