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的「勞動節」都是怎麼過的?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

小時候在飯桌上調皮

總要被家長耳提面命

搬出《憫農》教導一番

如今自己為人父母

也開始每餐念叨著『』粒粒皆辛苦『』

《憫農》是詩人李紳見農民艱辛有感而發

儘管現代有了各種節日歌頌勞動

但是在古時候

平民百姓還是終日勞作,面朝黃土背朝天

只是每年會有這麼一天

深居廟堂的天子也得親自出宮

帶頭勞動一回

這一天,也可以看做是古代的勞動節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在以農為本的古代,勞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每年的二月初二,是春耕開始的日子

皇帝都要舉行「勸民農桑」的儀式

由皇帝本人進行示範,親自耕田

以表達農業對國家的重要性

藉耕儀式相當隆重,皇帝在「一畝三分地」前,面向南站立,由戶部尚書跪進農具,順天府尹跪進鞭子,皇帝右手扶持農具,左手執鞭,前面的老者牽牛,旁有兩名農夫扶犁,後邊順天府丞捧裝種子的青箱,戶部侍郎負責播種,由禮部、太常寺和鑾儀衛的六個官員導引護駕,在一片樂聲中,往返三個來回,即完成「三推三返」的皇帝親耕禮。

商周時期

據晉代文史學家、醫學家皇甫謐

在《帝王世紀》中的記載

伏羲「重農桑,務耕田」

每年都要率領各部落首領「御駕親耕」以示重視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也在《史記》中提到

周武王不僅會舉行規模盛大的儀式

更親自帶領滿朝文武百官耕田勞作

以此拉開全國農耕的序幕

宋元時期

到了宋元時期

「耕事節」含義進一步擴大

又是「花朝節」「踏青節」

但因為古人認為,甘霖將至

春耕勞作也要由此開始

所以不管節日內容如何變化

勞動的性質都一直得以延續

明清兩代

發展到明清兩代

皇家對勞動意義更加重視

而將這個「勞動節」發揮到極致的

要數清代的雍正

雍正在位時,設了一個「一畝園」

每年的「勞動節」

雍正都會到一畝園裡耕種

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

清政府規定

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賦稅雜差

勞農節賞絹一匹,棉十斤,米一石

表示官府對辛苦了一輩子勞動者的節日待遇

勞動節我們在休假

古代的皇帝們可是要種田的

這麼一想,是不是心裡樂得不行了

即將到來的勞動節小長假

想必各位茂粉已經在小本本上列了一堆計劃

茂叔暖心提醒

陪伴家人記得要置頂哦~

推薦閱讀:

張良的後裔出現了中國史上唯一的「九世同堂」
英國發現北洋水師水兵的墓地?中國清朝水兵為何葬在英國?
芬蘭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人們都是怎麼生活的?
你知道張作霖說句什麼話,害了于鳳至一輩子嗎?
民國才子傳|男兒志兮潘光旦

TAG: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