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風十里看櫻花

住在京都鴨川邊上的旅店,推開窗戶,遠山近水、春風十里,都是城市人心心念念的風景。四月的京都正值枯水期,鴨川的溪水淺淺的,是踩著鵝卵石就能趟到河對岸的那種。三三兩兩的綠頭鴨慵懶地趴在裸露的河床上憩息,一群不安分的渡鴉以簡單粗厲的「呱呱呱」的叫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

鴨川是一條長約31公里的河流,橫貫京都中心城區。鴨川的兩岸栽種著大量櫻樹,有山櫻、大葉早櫻、寒緋櫻、雛菊櫻,更多的則是東京櫻。每當櫻花盛開,這裡移步換景,美不勝收,是遊人心馳神往的賞櫻地;我們剛好趕上了櫻花的盛開期。

走在鴨川的步道上,滿眼都是白色和粉色的櫻花,耳畔不時飄過潺潺的水聲,鴨川的清晨是寧靜淡雅遠離塵囂的。太陽剛剛從山的那一邊徐徐升起,薄薄的霧靄猶如微風中的紗巾,緊貼著鴨川清澈的溪水飄忽來又飄忽去。一株盛開的垂枝櫻的枝條沿著岸邊町屋爬滿青苔的騎牆一直低垂到水面,微風拂過,灑落的花瓣義無反顧地追隨著流水漸行漸遠……

櫻花是薔薇科櫻屬植物的統稱,原產於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唐朝時期,櫻花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併從我國傳入東瀛,從此櫻花在日本生根開花,並形成漫長的栽種歷史和獨特的賞櫻文化。

相傳,日本第一次賞櫻會起源於9世紀,是由嵯峨天皇主持舉行的,慶長三年,即1598年3月15日,豐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舉行的賞櫻會,以其豪奢華麗的程度彪炳史冊;到了江戶時代,賞櫻才逐漸形成民間習俗。

日本櫻花的花期是每年2月份至5月份,由南向北次第綻放,最早開花的是沖繩島,最遲的則是北海道。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國定的櫻花節,也稱「櫻花祭」;以此來紀念和傳承豐臣秀吉開創的賞櫻會。

每當櫻花盛開的時節,人們就會在櫻花樹下擺上豐盛的酒席,或合家歡聚,或一眾好友開懷暢飲,這一形式已成為日本賞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傳統項目而一直傳承至今。那天,我們在京都円山公園就目睹了這一盛況。無論是在盛開的櫻花樹下,抑或是綠茵茵的草坪之上,人們就地鋪一塊草席盤腿而坐,舉杯高歌,談笑春日、不醉不休。

「東京櫻花」是著名的早春觀賞樹種,盛開時花色艷麗,滿樹爛漫。可大片栽植,營造出花海般的景觀,可三五成群,形成花團錦簇的效果,也可孤植,以凸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意境。東京櫻花花期早,先葉開放,著花繁茂,花色白中帶粉,遠遠望去恰似一片雲霞,十分絢麗奪目。

我們在奈良縣吉野山上就目睹了這一勝景。吉野山因櫻花而聞名,到了每年的賞櫻季,滿山遍野都是盛開的櫻花,因而有「吉野千本櫻」之美譽。吉野山是關西乃至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賞櫻勝地,大約栽有3萬株櫻樹,從山麓到山頂櫻花次第開放,一目千株,氣勢不俗。

那天,我們從京都搭乘軌道交通前往奈良,再換乘越野車一路直奔吉野山,車在逼仄的山路上蛇行,兩旁是鬱鬱蔥蔥的參天古木,偶爾閃過零星的櫻花樹,也是稀稀落落的狀態。然而,當我們攀上山巔俯瞰腳下,那是一種攝人心魄、美到窒息的感覺。

這種感覺有點類似前幾年尚未拆除的外灘第一灣,當車輛從延安東路高架拐入外灘,眼前豁然開朗,寬暢的黃浦江和對岸的陸家嘴現代建築群映入眼帘……站在吉野山上放眼望去,滿山遍野的櫻花把整片整片的山坡和山坳熏染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姿。坐在上千本的平台上,喝著日本特有的煎茶,欣賞著眼前的美景,任憑微風從額前拂過,那分明是一種久違了的無我狀態。

……

去京都賞櫻,夜櫻絕對是不容錯過的一大看點。那天,晚餐過後,同行的丁老師提議去清水寺看夜櫻。據說,清水寺的夜櫻在京都非常有名,是遊人夜間賞櫻的不二去處。然而,當司機得知我們要去清水寺時,連忙勸我們改變行程,因為,當天清水寺並不開放祭櫻晚會。於是,我們改去東寺。

然而,當我們到達東寺,賞櫻的人群已經綿延百米之外。排在我們後面的兩位姑娘是從二條城過來的,二條城又名二條御所,是江戶時代幕府將軍的行轅,如今是京都賞櫻名所,尤以觀賞夜櫻著名。然而,要想在行轅內觀賞夜櫻,排隊兩三個小時在所難免。

「二條城那邊人滿為患,所有我們來這邊了」其中一位高個子姑娘帶著港台地區特有的口音埋怨道:「沒想到東寺這邊也要排那麼長的隊……」

好在東寺外圍秩序井然,這裡沒有插隊,也沒有大聲喧嘩。十幾分鐘後我們依次買票進入東寺。東寺又名教王護國寺,建於公元8世紀,是佛教「真言宗派」的寺院。寺內有以「五重塔」為代表的許多歷史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東寺內的建築曾幾度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的東寺大體上保留著寺院剛修建時的原貌。

每年的櫻花季,東寺都會迎來夜祭的盛會。晚上六點半一過,寺院內的背景燈光被全部打開,瞬間就把寺院內裝扮得玲瓏剔透、璨若銀河。55米高的五重塔在奼紫嫣紅的夜櫻簇擁下顯得十分魔幻,尤其是倒立在湖水中的五重塔更是妙不可言,我的眼前忽然浮現出「瑤宮寂寞鎖千秋,不如笑歸紅塵去」的意境……寺院內有一棵數十米高的垂枝櫻,號稱「百年不二櫻」,是東寺的鎮寺之寶。此刻的垂枝櫻頭頂滿月、花開芬芳、枝頭低垂,宛若懵懂少女安靜而又羞澀地在向男孩子訴說綿綿情話……

在日本,櫻花有「死亡之花」的稱謂,原因是櫻花的花期很短,花開花殘僅七天時間,因而有「櫻花七日」之說。即便日本各地都會發布「櫻花預報」,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當地喜怒無常的氣象條件足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櫻花的花期。當我們背起行囊告別京都時,漫天飄零的櫻花花瓣昭告著今年「花見」年事的落幕。

京都賞櫻,儼然是一場人類審美與時間的賽跑。


推薦閱讀:

牽牛花,一份溫暖的牽掛
纖雲弄巧,許一份不老的情
哪一個女作家以前寫過關於左小祖咒的散文?
記童年時的一件小事
回鄉

TAG: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