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四起永不落(二)?陳椽

武夷岩茶四起永不落(二)

八六茶人 陳椽

元朝武夷蒸青貢茶 一起一落

所謂起落,「起」是興起,「落」是衰落;衰落未必至於滅亡。有的名茶至今尤存,有的名茶,改進位法,尤以新「面目」出現。

宋末,北苑蒸青貢茶衰落,武夷蒸青貢茶興起接替。元朝大德年間(1302年),浙江省平章高興始採制充貢,設御茶園於四曲。造喊山台,通仙井在園邊。設官採制貢茶。每年到驚蟄,有官為文致祭。祭畢,敲鑼打鼓,台上揚聲同喊曰:「茶發芽」,井水既滿,用以制茶上貢,共九百九十斤,制畢,水遂渾濁而縮。

宋朝貢茶,都是碾碎而揉之,為大小龍團,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茶,採茶芽進貢。其品類有四種,一曰探春、二曰先春、三曰次春、四曰紫筍。宋、元貢茶都是蒸青團茶,到明初,武夷山才罷蒸青團塊貢茶,而改芽茶進貢。

在立春以前,採制芽茶進貢,叫探春。立春以前,茶芽未萌發或萌發很少。茶農從早到晚跑山一天也采不到茶芽。受不了壓迫剝削,紛紛砍掉茶棵,導致茶園荒蕪。貢茶免不了,不得不採制延平(今南平)茶冒充武夷茶。品質低下,武夷真茶久絕。貢茶只能供宮中洗濯瓶盞之用。武夷貢茶至此已衰落了。武夷茶自十三世紀末開始進貢,到十四世紀末一起一落,經歷了約一百年的歷史。

武夷蒸青貢茶的滅亡,其原因有三:一是,受貢茶之害,使得茶山枯荒,茶農離家外逃;二是,茶久荒。喊山歲猶供祭費,輸官茶購自他山,遍采春芽三月內,搜盡深山粟粒雪。官令禁絕民蒙惠。當時的茶農除了每年貢新茶和受地方官吏的敲詐外,還要負擔喊山祭費,也不得不購自他山茶,以輸官茶。茶山枯荒之原因,遍采春芽三月內,凡歲九百九十斤,大大摧殘茶芽生長,久而久之樹死山荒,無茶進貢,不得不罷御茶園,改貢延平;三是,炒青技術興起,品質比蒸青好。這就是蒸青貢茶在中國茶史中的一起一落史。

陳椽先生手跡

明朝武夷小種紅茶二起二落

武夷小種紅茶,二起於明朝中葉,而衰於清朝初期,歷經一百多年,是明朝突出產品。武夷山自從安徽傳入松蘿製法後,則蒸青綠茶改為炒青綠茶。由於炒制技術和品質都不如國內其它產品,銷路不好。武夷山勞動人民發揮聰明才智,創製小種紅茶,輸出國外,揚名國際市場。外國人爭購小種紅茶。於是全國大興紅茶生產。小種紅茶製法,走向綠茶相反,鮮葉殺青改為曬青(萎凋)後揉捻,轉色後過紅鍋,復揉重焙後,薄攤在水篩上過夜,翌早揀梗,簸除碎片,復火後即成毛茶。製法繁複,費時費工。各產區逐漸改進,簡化加工步驟為萎凋、揉捻、轉色、乾燥,創製工夫紅茶。簡化鮮葉加工,繁複毛茶加工,故名工夫紅茶。工夫紅茶一經出口,亦名振世界,很快掀起了工夫茶熱,於是小種紅茶落,工夫紅茶興起,這就是武夷小種紅茶在中國茶史中的二起二落史。

據史書記載,約在十五世紀初,武夷山就有炒青綠茶的製法。十六世紀前,就有小種紅茶製法了。而盛於十七世紀初。據崇安縣令陸廷燦1734年寫的《續茶經》中引《隨見錄》說:「凡茶見日則味奪,惟武夷茶喜日晒。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者最為得法……遂選擇其背上有白毛者,另炒另焙,謂之白毫,(國外稱紅茶為白毫,由此而來。)又名壽星眉。據此,武夷山小種紅茶約在十六世紀前已興盛了。

武夷小種紅茶極盛時期,大約在1700年前。植物分類學家林奈在1763年再版的《植物種類》一書中,就誤認為武夷星村小種紅茶是武夷變種(Varbohea),以武夷變種代表紅茶的品種。說明當時星村小種紅茶在國際市場上極負盛名,人人周知。當然小種紅茶創製年代遠早於林奈寫在書中的年代。

武夷小種紅茶的衰落,約在十八世紀中葉。武夷小種紅茶製法傳遍福建各縣。咸豐年間,福安縣坦洋村的姓胡者在小種紅茶的製法上加以改進,創製坦洋工夫紅茶,遠銷西歐,頗受歡迎,獲利甚厚。政和、福鼎相繼仿效,改制工夫紅茶,大量出口,號稱三大閩紅。在國際市場逐漸取代小種紅茶,著名於世。1876年工夫紅茶製法傳到安徽祁門,試製成工「祁紅」,以其自然條件和品種適制紅茶,品質超過閩紅,亦揚名於國際市場。自此,「祁紅」興旺,聲名大振,大量輸出國外,而武夷星村小種紅茶衰落。

註:感謝陳德華老師提供資料,轉自武夷山茶產業公眾號。


陳椽,(1908 ~ 1999),茶學家、茶業教育家,制茶專家,是我國近代高等茶學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之一,為國家培養了大批茶學科技人才。在開發我國名茶生產方面獲得了顯著成就。對茶葉分類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著有《制茶全書》、《茶業通史》等。

主要論著

1 陳椽.茶作學講義.杭州:國立浙江英士大學農學院,1942.

2 陳椽.茶樹栽培學.上海:新農出版社,1948.

3 陳椽.茶葉製造學與制茶管理.上海:新農出版社,1949(第一、二冊),1950(第三 冊和制茶管理).

4 陳椽.茶葉檢驗學.上海:新農出版社,1951.

5 陳椽.安徽茶經.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60(第一版),1984(補充再版).

6 陳椽主編.茶葉檢驗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7 陳椽主編.制茶學(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1.上海: 科學技術出版社,1966,2版.

8 陳椽.制茶發酵的概念與實質.中國農業科學,1963(10).

9 陳椽.評茶始用於何時.茶葉科技(四川),1979(2).

10 陳椽.紅茶在先青茶在後.茶葉通訊(貴州),1979(2).

11 陳椽.制茶變化的實質.茶葉通訊(湖南),1979(2),(3):29—34.

12 陳椽.茶葉分類的理論與實踐.茶葉通報,1979(1,2合刊),英國東方歷史科學圖書 館館長譯為英文.

13 陳椽,陳震古.中國雲南是茶樹原產地.中國農業科學,1979(1).

14陳椽主編.制茶學(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1988(2版)

15 陳椽.制茶萎凋理論與實踐.茶業通報,1981(2).

16 陳椽.紅茶的變色原理.茶葉科技(四川),1982(3).

17 陳椽.神農本草研究.茶業通報,1982(6),1983(1).

18 陳椽.楊曉華.世界茶葉市場預測——產銷兩旺.茶業通報,1984(2).

19 陳椽.茶業通史.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

20 陳椽.制茶技術理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21 陳椽主編.中國名茶選集.合肥.安徽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安徽農學院科研處,1985.

22 陳椽.日本皋蘆種似安溪佛手種.茶業通報,1985(1).

23 陳椽.茶業技術史與發展.中國發展,中國農業博物館開館紀念特刊,1986.

24 陳椽.茶藥學.蕪湖:展望出版社,1987.

25 陳椽.陸羽研究會編,茶經論稿序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

26 陳椽,岳鵬翔.制茶機械發展史.茶機設計與研究,1989(2).

27 陳椽.茶葉市場迫切需要管理.茶報(上海),1989(4).

28 陳椽.十講茶與中國文化發展.茶業通報,1989(4).

29 陳椽主編.茶葉商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0.

30 陳椽.茶業經營體制要根本改革——組織鄉鎮聯營股份公司.茶業通報,1991(1)  北京農業大學學友鄉鎮企業經營管理研究會,學友通訊,1991(1).

31 陳椽.茶葉貿易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


推薦閱讀:

泠然碧石岩肉桂:霸道!一口飲罷,竟能俘獲人心
武夷這麼多山場,你知道有什麼不同?哪裡的更好嗎?
五月到武夷山,你能喝到什麼樣的岩茶!
現在的慧苑老叢水仙,是什麼模樣,有圖有真相!
岩茶之變(其二)

TAG:大紅袍 | 武夷岩茶 | 岩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