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 觀成壞品第二十一

離成及共成  是中無有壞

離壞及共壞  是中亦無成 

對方說:因為世界上存在生滅變壞這種事情,所以變化要依託於時間,故時間是存在的。

龍樹說:假如說,生滅變壞這種事情存在,那麼說明生成和變壞是相互獨立的。既然相互獨立,兩者不會處於依存關係中。那麼沒有出生,能有死亡嗎?如果硬要他有,就成了無因而有。如果兩者同時存在,那麼出生的同時,死亡可能嗎?

反過來看,出生。同樣他們是獨立的,那麼存在一個事物,他只有出生,而不會變壞嗎?並且,出生和壞滅同樣不能存在同一時空中。

若離於成者  云何而有壞

如離生有死  是事則不然

成壞共有者  云何有成壞

如世間生死  一時俱不然

同樣,如前所述,如果你認為存在生成與壞滅,那麼沒有出生,怎麼會死亡?或者,兩者共居同一個時空,這同樣是悖理的。

若離於壞者  云何當有成

無常未曾有  不在諸法時 

同樣的道理,這世界上存在一個只保持出生狀態(存在就是有自性,有自性就不能變化),而不會變壞的事物嗎?

成壞共無成  離亦無有成

是二俱不可  云何當有成 

成,壞都不可能存在,怎麼會成立呢?

盡則無有成  不盡亦無成

盡則無有壞  不盡亦不壞 

對方說:成,住,壞,滅是這樣一個順序,而不是一出生就滅,或者出生和滅同時進行。

龍樹說:沒有用,滅是一瞬間的事情。滅完以後,就不能再生了。如果一樣事物不會滅,說明這個事物是存在的,是有自性的,那麼也不可能會生成。

若離於成壞  是亦無有法

若當離於法  亦無有成壞 

如果有一種事物,他不會壞滅,這是找不到的。因此,但凡有事物都是有壞滅的,但是一旦有了這個事物,他又不能壞滅,這是矛盾的。所以這種事物壓根就不存在,不存在這種事物,自然沒有壞滅了。

若法性空者  誰當有成壞

若性不空者  亦無有成壞 

無論事物存在不存在,都是不生不滅的。

成壞若一者  是事則不然

成壞若異者  是事亦不然

如果說,生成和壞滅是一樣的,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生成和壞滅是不一樣的,也就是他們獨自存在,這也是不可能的。

若謂以眼見  而有生滅者

則為是痴妄  而見有生滅

這頌非常重要,我們之所以說,龍樹的論證起點是站在認識論高度,而不是本體論高度,就是這個原因。

這一頌,直接翻譯,是說:有人說,你怎麼能說世界不存在,沒有生滅變壞呢?你睜大你的眼睛看看,這不是有生滅嗎?

答:如果你以為你看到就是真實的,你是笨蛋,還跟我談生滅?

什麼意思呢?

就是問:

1、是思維符合客觀事物?

2、還是客觀事物符合思維?

第一個思想,就是典型唯物論的思想,就是一定存在一個客觀事物,無需證明。我們的思維只是符合這個客觀事物的。只是符合對與錯。

第二個思想,就有意思呢?客觀世界符合思維,這很多人就很奇怪,怎麼會有這種說法。

這裡暗含著,客觀世界的存在與否,我們是不可知的。我們並不知道,客觀世界是否存在。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你無法證明客觀世界就真的存在,你能證明都是你感知的事物。

假如按照第二種說法,我們並不能知道客觀世界是否存在。我們要做的是證明他是否存在。

關鍵在於怎麼證明。

我們說,你能做的都只能是感知的世界(我所),而絕對不可能在客體瞎琢磨。

龍樹想到一個辦法,假設真的存在客體。

那麼客體必然要符合思維,思維藉此命名。命名的根據在於性質,而且是本質屬性。

比如,我們說,蘋果。蘋果可以是紅的,綠的,圓的,甜的,酸的,好的,壞的等等。這些都不是他的本質屬性,所謂本質屬性,是那個區分於其他事物的屬性。

你看到面前的水果,你說他是蘋果,而不是梨。總有一個東西,他是區別兩者的存在,這個就是自性。

自性是不可改變的,因為他一改變,就變成其他事物了。

通過自性的反映,我們形成了名字。那麼我們通過考察名字,也就是考察了名字背後的自性。

假如一個事物有自性,也就是存在一個本質屬性,獨立,區別其他事物。

那麼這個事物是存在的。存在了,就不能變化了,一旦變化,事物本身就改變了。

因此通過這種方式,一個個考察事物。

比如生,生如果存在,背後有一個生的自體存在,自體展現出自性,有了自性,就代表他不能改變了。一個事物是生的,就是永遠生的,而不能改變狀態。

同樣,滅也是這樣。

那麼生和滅就不能相互轉化了,因此我們感知到的生滅變壞就是假象,就是不存在的。

我們再想想什麼叫無自性,就是沒有這個本質屬性,他不能區別於其他事物。無自性,說明無自體存在,那麼事物就成了不存在的狀態。

現在,通過概念的自相矛盾,我們發現這個概念本身是錯的。

但是很多人疑問,概念錯了,換一個就好了嗎?何必認為,自體不存在呢?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依然認為客觀世界是存在的。現在的前提是,客觀世界必須符合概念所指。而概念,是通過自性來決定的,現在概念自相矛盾,就已經說明了,自性是不存在的。

因為如果自性存在,那麼自體就存在,自體存在,就不可能出現,一個概念自相矛盾的情況。

相反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就代表思維和存在是不同一的。

那麼存在又是要符合思維,故客觀事物是不存在的。

那麼有人會問,這麼一大番論證,是不是只是做一個邏輯遊戲呢?

不是的。為什麼呢?

這首先要明確,龍樹破什麼?龍樹破的是眾生感知的世界,而不涉及佛看的世界。

因此,眾生所見的世界,就是眾生感知的世界。既然感知的世界都是自相矛盾,眾生所見的世界背後就沒有自體存在,那麼就空了。

而佛的世界,這是瑜伽行派的工作,這裡不涉及。

所謂執著,就是執著於一個名字,真是何苦來哉呢?

當然,龍樹這個思想可以延伸出很多東西。龍樹的思想是對早期思想的一個深化和補充。

如果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曾經有一個十四無記的故事。

1、世界恆常存在。(「世有常」)

2、世界不會恆常存在。(「世無常」)

3、世界恆常而又不恆常。(「世非有常非無常」)

4、世界非恆常非非恆常。(「世非有常非無常」)

5、世界有邊際。(「世有邊」)

6、世界無邊際。(「世無邊」)

7、世界有邊際而有無邊際。(「世有邊無邊」)

8、世界非有邊際非無邊際。(「世非有邊非無邊」)

9、生命即是物質身體。(「命即身」)

10、生命與物質身體並非同一。(「命異身」)

11、佛死後還存在。(「如來死後有」)

12、佛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無」)

13、佛死後存在而又不存在。(「如來死後亦有亦無」)

14、佛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這十四個問題,全部是哲學問題,但是佛陀沒有回答。佛陀沒有回答,並不代表不能回答,龍樹的《中論》就是系統回答這十四個問題。答案很明確,一個字,就是空。

而這十四個問題,在佛教看來,戲論,無需回答。如果各位讀懂了中論,這十四個問題,都能回答。

當然,我們講,我們生活在概念的世界。概念本身也具有研究的價值,因為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概括的。我們舉出任何一個東西都是具體的,比如面前有個蘋果,就是這個蘋果。但是單獨拿出蘋果這個詞,又是普遍化的。這就是概念本身自相矛盾的點,用普遍的詞描述具體的物。

從法不生法  亦不生非法

從非法不生  法及於非法 

如果認為,依存於事物,然後有生成和壞滅,那麼就有四種可能性。

如果從存在的事物,生起不存在的事物,悖理。

如果從不存在的事物,生起不存在的事物,悖理。

如果從存在的事物,生起存在的事物,悖理。

如果從不存在的事物,生起存在的事物,悖理。

法不從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從自他生  云何而有生 

這一頌在第一品就出現過,不再贅述。

若有所受法  即墮於斷常

當知所受法  為常為無常 

如果事物是存在的,那麼就是常見。如果認為事物存在,然後滅了,這是斷見。

所以,存在是常見。無常是斷見。

所有受法者  不墮於斷常

因果相續故  不斷亦不常 

若因果生滅  相續而不斷

滅更不生故  因即為斷滅 

對方說,我們雖然說存在生滅變壞,但是既不是常,也不是斷。因為相續,因剛剛滅,果馬上就生,果生了,因馬上滅了,不存在一個安住的環節,所以非常非斷。

答:沒有用,因為你只要承認滅,滅了就不可能再生了。

法住於自性  不應有有無

涅槃滅相續  則墮於斷滅 

如果認為,事物是有自性的,那麼就不可能有無(滅)。這就是常見。

如果認為,相續是存在的。那是斷見,因為儘管你可以在凡夫所見世界自圓其說,但是到了涅槃那一刻就不行了。

涅槃以後,就沒有相續了,說明原因存在的事物後面沒了,這是斷見。

註:這就是對因緣和合來解釋無自性的註解。有些人對於無自性是這麼理解的:

佛教中的「空」並不等於「沒有」,而是指萬事萬物永遠在變化之中,沒有實在不變的事物。正因為這種隨緣生滅的特點,所以因果才能成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緣起有而本性空,非空非有,乃中道實相。佛、因果、功德,都是真實不虛的。

這種觀點就是相續而成不常不斷的觀點,龍樹在這裡已經破斥了。

若初有滅者  則無有後有

初有若不滅  亦無有後有 

對方說:即使入涅槃會有斷絕,但是在其他時候,輪迴的生死相續的時候,是沒有斷見的。

答:不是的,因為人生出來,最初的心被稱為初有。那麼初有哪裡來的?如果初有原來就存在,那就不必生了。如果不存在,那就沒發生了。

如果初有滅了,那就不能生了。如果初有不滅,那麼就不能生。

若初有滅時  而後有生者

滅時是一有  生時是一有 

如果說,初有滅的同時,生也存在。那麼這是悖理的。滅和聲是兩個概念,如果存在,就有兩個實體,他們是兩個存在,互相不能變化。

若言於生滅  而謂一時者

則於此陰死  即於此陰生 

對方說:雖然不能同時,比如人死亡的末尾,瞬間就出生。

答:沒有用,只要兩者有間隔,即使這個間隔極其小,也代表是兩個事物,兩個事物,就有兩個自性。如果說,在五蘊中,一個事物滅了,馬上就生。要麼他是有間隔的,要麼是同時的。

無論哪一個都是悖理的。

三世中求有  相續不可得

若三世中無  何有有相續 

在三大時空中求相續,這是不可能。因為他要麼是兩個時空,這是存在間隔的,那麼這是不可能相續的。要麼他是同一個時空,這是同時的,也是不可能。


推薦閱讀:

什麼是佛教唯識宗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學了佛談戀愛應該是怎麼樣的,怎樣用佛學的思想談戀愛?
請問佛教中的須彌山真的存在嗎?
攝心為戒,有具體的方法嗎?

TAG:龍樹菩薩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