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發展教育階段之3-7歲

艾里克森認為,這個階段孩子心理發展的主要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在上階段孩子產生的自主感幫助他形成了早期的自我同一感(也就是說我是誰?性別?他人對我的評價與態度等)。這種早期的自我同一感,在本階段已經代替自我中心感了。

兒童此時已經能在言語和行動上主動探索和擴展他的環境。如果他可以達到目的,他就會產生主動感;但如果被限制和否定,他可能就會感覺侵犯他人而產生內疚感。

在這一階段,遊戲非常重要。在上階段,兒童還不喜歡合作性的遊戲,但是本階段兒童的遊戲已經開始充分的執行自我的功能。他們開始玩需要分工、合作的社會化遊戲,這種遊戲更多模擬成人世界。遊戲中,有分工合作,角色扮演,規則制定與修改,以及違反規則的執行措施等,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兒童的社會化進程。

父母在這個階段,對孩子的遊戲及其它主動要求不宜干預太多,要鼓勵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性,並鼓勵他們主動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盡量做到不干涉、不限制、不替代。因為兒童可以通過遊戲來尋求解決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使危機得到緩和。如果父母干涉替代的太多,就會阻礙兒童去獨立解決自己的問題,從而造成兒童退縮、膽怯、逃避、內疚等性格特徵。

因此,華哥認為,父母的信任、鼓勵與陪伴,依然是幫助兒童度過此危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推薦閱讀:

【兒童感覺統合分享】孩子視聽統合不暢,竟是感統出了問題?更多互動點擊我的主頁!
孩子的繪本
【雪球自然觀察】偶遇鵝掌楸的秘密!
兒童遊戲成癮治療手冊
二胎媽媽帶娃出門,遭遇的真實騙局

TAG:教育心理學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