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拼貼藝術的發展(三)
拼貼手法的完善
早期的波普藝術深受達達派的影響。英國藝術家理查德·漢密爾頓的作品《是什麼讓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誘人?》(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so appealing)
圖7《是什麼讓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誘人?》
(圖7)運用達達主義的拼貼手法將現代英國人的生活狀態展現在我們眼前。房間里散布著錄音機,電視機,真空吸塵器等從雜誌上剪貼下來的圖像,畫面中的舉重者手裡拿著一根棒棒糖上面寫著「pop」(波普)字樣。即反映了消費文化對人們的影響,同時也將拼貼手法運用到對於消費主義的觀念表達領域。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羅伯特·勞申伯格受到了約瑟夫·康奈爾的影響,開始了元素裝置系列的創作。1953年的《音樂盒》(圖8)作品中,勞申伯格將石頭放入盒
圖8 《音樂盒》
子當中,並在周圍插入木條,但木條並不是與盒子完全契合的,木條的尾端露出盒子與盒子也產生了一層關係。不同於康奈爾作品體現的平靜與自控力,勞申伯格的作品中總有一種悸動,一種超越的精神,這也與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對他的影響有關。勞申伯格在拼貼的基礎上打破了盒子的平面性限制,將作品引入到空間領域。也為後期的「組合」作品提供了來源。1954年勞申伯格的《收藏品》(圖9),採用了紙,報紙,印刷複製品,木頭等材料進行組合,並施以油彩,作品看似是一幅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但其中的元素拼貼手法卻使作品迥然於抽象表現主義者追求「純粹」繪畫的邏輯。顏料與照片之間的結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畢加索的《有藤椅的靜物》(圖1),但其中的觀念性與對於流行文化的思考,是畢加索作品所不具備的。勞申伯格在此時期深受艾倫·金斯堡(Alan Ginsberg)「垮掉的一代」和杜尚的紐約達達主義的影響並創作了一系列如《無題》、《女奴》、《床》等「組合」作品。這一時期的作品中虛無主義的情緒瀰漫始終,而拼
圖9 《收藏品》
貼手法正是這一種情緒表達的直接來源。勞申伯格的作品結合了抽象表現主義激烈而又富於表現力的筆觸和達達主義對於現成品的使用,以一種拼貼的方式,將觀念化的表達介入繪畫領域,使作品富於激情同時也飽含冷靜的思索與反思。在他的作品中拼貼手法在繪畫中的觀念性意味得到了進一步升華,並深刻影響了以後的波普藝術家們。
相對於達達主義的觀念,波普時期的觀念更加豐富,更加多元。這與戰後人們的心理狀態與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拼貼藝術發展的這半個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隨著社會主義運動和政治民主化的運動的興起,人們開始反思過去的歷史,並由此產生出新的藝術與觀念。
拼貼手法的價值與意義
拼貼手法自立體主義時期的出現,到波普藝術時期趨於完整。其內涵經歷近半個世紀的演變,伴隨著繪畫的邊界的不斷拓展而豐富。從存在於立體主義架構內的輔助手段,到達達主義的觀念承載,從超現實主義者的潛意識與意識的融合方式到波普藝術家的觀念表達和材料對於繪畫的介入,拼貼手法流變於繪畫藝術發展史上,成為繪畫藝術發展道路上一條不可或缺的線索。如馬蒂斯同特利亞德一次對話中說到的:
藝術的發展不僅僅來自個人,而且來自積蓄的力量、積蓄的文明,這些都存在於我們之前。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做。一個有才華的藝術家不可能僅僅做他喜歡的。如果他只能使用他的才能,他不會生存下來的。我們不是我們所生產東西的主人。這是強加給我們的。
從藝術史的角度講,拼貼藝術發展的50年也正是藝術的宏大敘事走向終結的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種藝術方式井噴式地爆發出來,激浪派,偶發藝術,行為藝術……藝術的世界如一塊玻璃,瞬間被摔得支離破碎,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觀念的發展,後殖民主義,女性主義等等各種形式的聲音也紛紛登上歷史的舞台。這些藝術形式打破了繪畫與雕塑對於主流藝術地位的壟斷,同時也促使繪畫的宏大敘事的終結。在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藝術終結理論的阿瑟·C.丹托認為:
不管可能是什麼樣的藝術,它得以創作出來不必是因為受到一種可靠的敘事的好處;在這種敘事里,這種藝術被看作是故事中一個適當的下一階段。
而拼貼手法正是打破這種「可靠的敘事」的重要動力。達達主義者們以一種理想化的帶有虛無主義色彩的觀念來指導藝術的創作,事實上就是在挑戰如繪畫、雕塑等主流藝術的權威性,其對於現成品的挪用與拼貼手法成為他們打破藝術界限的武器。達達主義藝術家們用令人難以捉摸的語言和從生活中搜羅來的各種奇奇怪怪的物體創造出了一件件更加令人費解的藝術品。雖然有的人懷疑這種無意義的藝術創作是一種虛無主義者自我陶醉。就像是毫無目的戲虐,又像是為了博人眼球所作的一種矯揉造作的粉飾。但達達主義者們以一種理想化的信念打破了藝術版圖中各個藝術間的界限,以拼貼手法為繪畫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樣的作為集大成者的勞申伯格,融合了各個流派的表現手法,以拼貼的方式,打破了「高雅」與「庸俗」的界限,將似乎窮途末路的繪畫藝術帶入了新的領域。其後的波普藝術家們賦予拼貼手法以更深刻的內涵,使拼貼手法的內在觀念趨於豐富,並在之後藝術家的創作中經久不衰。
參考文獻:
(美)阿瑟·C.丹托 《藝術的終結之後》,王春辰譯,南京:江蘇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美)費恩伯格(Fineberg,J.)《藝術史:1940年至今天》,鄭念緹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英)凱瑟琳·克拉夫特 《費頓·焦點藝術家——羅伯特·勞申伯格》,秦文華譯,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13。
(美)H.W.詹森《詹森藝術史:插圖第7版》,藝術史組合翻譯實驗小組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推薦閱讀:
※藝術社會學思考28——研究和欣賞馬奈作品的一個路徑就是體驗他的敘事趣味
※罪犯的心路歷程【裝置】
※在德國明斯特,騎自行車尋訪街邊的當代藝術
※截面-中國人民對陌生文化的態度
※包豪斯大師年表|保羅?克利[1879.12.18-194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