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汽車迎來「智能機」時代,我國能否誕生下一個特斯拉?
近幾年國產品牌走向世界的代表性產物,少不了兩個關鍵詞:互聯網和手機,前者讓矽谷看到了新興產業崛起的第二個中心,後者則孕育了除三星和蘋果之外的智能機第三極。而未來可能還會湧現出另一個核心,就是人工智慧。
其中國產手機的強勢生長尤為深刻,僅僅五六年的時間,就已經徹底擺脫「山寨」標籤,顛覆了全球手機市場的格局,而這背後的機緣都來自於智能機的潮流。
一場風口可以催動低廉劣質的國產山寨機產生根本性質變,從此改寫國內手機產業的發展史,國產汽車目前的現狀基本上和功能機時代的國產手機極其相似,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新的趨勢顯現,就足以破除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弱勢?
而這個時機似乎已經來臨。
國產車的新機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行業新風口
儘管基於國產汽車品牌銷量大增、市場狀況相對有利,國內湧現出一大批自主品牌的忠實擁躉或是愛國粉紅,但不得不承認,國產車還是處在汽車行業內鄙視鏈的底端。一般來講,同等級的車輛,進口車高於合資車、合資車高於自主品牌的認知,並未因現有市場情形的變化而徹底改觀。
甚至更宏觀一點來講,國內汽車產業起步晚所造成的差距,遠遠不是幾年的逆向研發和拿來主義就能填平的,這點可以簡單地從供應鏈方面看到。
以最重要的三大件為例,目前自主品牌汽車使用的發動機技術主要由外企供應,其中日本三菱汽車是供應量最大的一家外企,使用三菱發動機的自主車企超過了自主品牌總數的90%。而變速箱和底盤也是相同情況,供應來源主要是日系、德系和美系企業,可以說汽車產業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都集中在這些國家。
這種現實情況直接印證了我國車企對國外核心零部件的依賴程度,以及背後脆弱的一面。就像今年廣汽傳祺受日本愛信影響而無奈減產,再次說明受制於供應商的國產品牌之痛。而且供應商在國內汽車產業中的作用還不止於此,據悉,在某些合資車或自主品牌中,從提供標準、產品再到驗證,幾乎都有供應商包攬,這就導致製造環節漏洞百出,汽車質量大打折扣。
供應商的強硬只是全球汽車行業的一個縮影,總的來說,從汽車設計、製造再到市場銷售,國外企業已經收割了行業的大部分利潤,局勢已定、難以動搖。國內車企要想跨越這些巨頭,或許只能寄希望於重啟賽道,而新能源汽車可能是個機會。
據乘聯會發布的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顯示,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達到58217台,較去年同期增長90%,環比8月增長10%。其中純電車的銷量為45562輛,環比增長8%,並依然佔據著新能源車78%的銷量,而插電式混動車售出12655輛,環比增長19%,佔比22%。
與市場反應相一致的,還有政策利好。比如最近剛剛公布的雙積分管理辦法規定,正積分可以結轉和抵償,在關聯企業中能夠轉讓,這等於是直接為新能源汽車創造有利時機。
政策明朗、前景可期,國內各大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的追捧也越發明顯。以上汽為例,榮威最近在上海剛剛發布了Vision E「光之翼概念車」,顯然是繼RX5之後又一進軍自主品牌市場的力作,透過這款車能看到上汽對這一行業趨勢怎樣的布局和決心?
上汽能否借榮威「光之翼」概念車成為明年的黑馬?
當前形勢下,自主品牌逆襲國外傳統汽車巨頭的幾率或許很小,但從零到一的跨越已然證明了各大車企的決心,而且現在自主品牌競爭激烈,尤其是能源車的新興,正在為市場變化造就更多的可能性,這其中必然包括長城、長安、上汽、廣汽等國內巨頭的力量博弈。
縱觀去年和今年前9個月份的市場表現,其實可以明顯發現,長安、長城等老資歷相繼出現業務下滑的趨勢,而吉利、上汽、廣汽相對上漲幅度較大。這種狀況一旦長期延續下去,國內汽車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格局恐怕會迎來新的變動,而上汽因為較高的增長速度,無疑是其中最有力的候選人之一。
根據上汽乘用車提供的9月份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上汽乘用車旗下榮威與名爵兩個品牌累計銷售新車361386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88%。按照年初的規劃,榮威與名爵要在2017年完成50萬的銷量任務,從目前的增長態勢來看,很有可能最終實現目標60萬輛。而且從五大自主品牌月度銷量增速的數據來看,上汽自主品牌也是增速最快的。
為什麼上汽自主品牌起點相對較晚,反而有了後來者居上的趨勢呢?個人以為,這主要是因為上汽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最終確立起了自我的優勢,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汽車的工業設計。這在國內自主品牌被迫走性價比路線的現實下,尤為重要。
以最新推出的Vision E「光之翼」概念車為例,這款純電動車被認定為上汽明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旗艦產品。單從命名就可以看出,整車的設計核心都圍繞一個「光」字,從內飾玻璃天花板上的銀河燈環,到外部的環閃LED燈、L型霧燈以及深邃立體C型尾燈,全車沒有一顆燈泡,卻成為榮威史上最亮的一款車。
而且「光」不止是亮度,更關鍵的是光的流動、色彩等元素與汽車線條的結合。比如堅持「展翼格柵」的設計特徵之外,增加了鋼琴漆材質和參數化紋理,好似圍繞在logo周圍的漫天繁星。而色彩上,外飾車身色來自 「極夜」的靈感,採用了藍色中最純凈之色——克萊因藍,內飾色彩則來自「極晝」的靈感,以IP台作為視覺中心,象徵著天際第一道晨光。
另外,「光之翼」概念車還將榮威特有的「東韻西律」設計哲學靈活運用,從這次鯨頭燕尾、雙驅腰線、筋藏肉瑩的三種設計方式來看,顯然光之翼將東方氣韻放在了核心。
客觀上講,單論外觀設計,「光之翼」概念車可以算得上是榮威系列中最耀眼的一款,這也再次力證了上汽邵景峰,以及其所帶領的SAIC DESIGN汽車設計團隊的真正實力。
風口來了,自主品牌能否像國產機一樣借勢而起?
2010年左右是國產手機的轉折點,在這之前,低廉劣質的山寨貨一直是國產機的標籤,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外國品牌,相繼佔據國內市場的一大半江山。這個時候,功能機、半智能機的時代,別說是培養一個能和巨頭抗衡的國內品牌,就連基本的生存問題都是國產機的難關。
因為國內既沒有產業基礎,更沒有技術儲備,基本上找不到任何可以破除行業局勢的突破口,只能以模仿為生。這和目前國產車在全球、內地市場的尷尬地位極其相似,但不同的是,國產手機品牌搭上了行業浪潮,自此可謂是平步青雲。
據悉,國內市場上,國產智能手機的份額從2009年之前的不到10%,發展到了2016年超過了80%,六年的時間基本上見證了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之路。也正是蘋果掀起的這場智能機潮流,一舉擊破了手機市場上兩座大山的阻礙,國產廠商才得以藉此時機瘋狂生長,達到今日這番光景。
由此可見,對於起步晚、又沒有多少硬實力加身的國產企業來講,唯一可以打敗國外巨頭的希望,可能就是藉助新興的技術浪潮破舊立新。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無異於是汽車行業的未來趨勢,在此基礎上,國內自主品牌是否也可以獲得像智能機一樣的發展機遇呢?
或許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當時的市場環境,從國產機的發展史上可以發現,其實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之所以能及時搭上智能機的列車,除了自身的戰略眼光,更重要的還有兩點,就是谷歌安卓系統的助力和蘋果手機的引領。
而對應到汽車行業的情形,大概就是車載系統的升級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引導者,尤其是前者已經初露端倪。自從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合作打造出榮威RX5,這款被定義為首個互聯網汽車的產品,目前已在多個銷量排行榜上榜。現在,上汽借「光之翼」概念車又重新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概念—「互聯網X新能源」。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基於AliOS的智聯網汽車開放平台斑馬智行,為「光之翼」概念車貢獻了極為重要的技術支持,也同時說明阿里巴巴在智能服務提供領域的野心。據悉,斑馬智行是一套支撐架構,支撐上面可以通過用戶自然篩選、服務商和供應商開發者的接入,慢慢形成用戶喜歡的東西。
比如說今天用手機支付寶買了一張電影票,當你開車的時候,斑馬智行就會告訴你去電影院的路線;如果說正好是在吃飯的時間,它可能會推薦附近的一個餐廳,等你看完電影上車,斑馬智行又會把你回家的路線設定好。
其實,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都在做相關智能系統,這就意味著有了互聯網巨頭的合作,國內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至於所謂的行業引領者,目前並沒有誕生,但未來或許會產生一款現象級產品,提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軌跡,屆時,孕育中國的「特斯拉」也不無可能。
歪道道,科技媒體人,互聯網分析師。微信公眾號:歪思妙想(wddtalk)。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推薦閱讀:
※路虎P400e新能源百萬豪車新選擇
※2018年新能源市場將繼續高歌?長安借新能源驅動未來
※接下來幾年,汽車和汽車行業是什麼樣子?
※時評 | 「雙積分」政策2019年執行意味著什麼?
※北美車展-豐田發布Avalon混動版
TAG:新能源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