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漫畫家|宮崎駿和他的動畫王國(中)
木木醬@漫七八遭
上次文章寫道了宮崎駿的生平和介紹了他的《龍貓》和《天空之城》,今天就繼續講老爺子作為導演和編劇雙重身份的長篇電影。
《魔女宅急便》
縱觀宮崎駿的所有電影,不難發現飛行是永恆的主題。宮崎駿的家族是生產日本的軍用飛機,但據老爺子本身所說,自己家生產的飛機都不合格, 只是拿錢財去賄賂了高管,而躲避了檢查(腐敗滋生在每一處)。
但小時候的回憶卻影響了宮崎駿的創作,宮崎駿的作品中,總有是不少奇奇怪怪上天的辦法。就像魔女宅急便里的淇淇的魔法飛天掃把。
電影依舊是講述一個「獨立」和「成長」的故事。
在生命中特定階段,不得不離家外出獨立生活。此時,溫暖善良的人和不可控的暴風雨都會如約而至。所以,你既會失去從小到大就會的魔法, 也會聽不懂一起長大的黑貓的話。
成長的時刻,不少有人會開始質疑自己是否還是從前的自己,當你再找回魔法的時候,黑貓的叫聲也只會是一句「喵」,不再是你聽得懂的話語。
這就是代價。
再講一個中國特色的例子,老人家說小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還未關閉天眼,可以看見鬼神,大了就自然看不見了。
有些東西在長大前行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失去。
無可挽回,無法避免。
《紅豬》
《魔女宅急便》和《紅豬》堪稱飛行動畫的教科書,飛行時候的畫面風景、動態,總是充滿了綺麗的色彩。
老爺子幾乎所有作品都會選擇女童作為主角,年齡跨度從三四歲的小孩子,到十三四歲的少女,都是孩子們的故事。
但《紅豬》的主角卻是一個40歲的大叔,相貌也不能劃入好看的行列,還有一個碩大的豬鼻子。
所以,傳言《紅豬》是老爺子的自傳作品。
畢竟和以往的風格相差甚遠,視角也從兒童轉移到了成年,可以說是完全為大人創作的漫畫。
其實,不見然。
波哥有著輝煌又痛苦的過去,站到過世界頂尖的位置,卻失去了愛的一切。波哥才由人變成了怠惰的豬。
男人之所以成為男人,是要經歷三個洗禮。堅持夢想的汗水,悔恨失敗的淚水,浴火重生的血水。再孤獨地佇立於這個世界。
「自傳」的含義不是經歷相似, 但是內里相同。就如同宮崎駿製作這部電影的初衷,只是想做一部讓勞累腦筋疲倦的中年人欣賞的影片及劇中角色不論正反皆盡情享受人生的動畫。
工作之後的我再看,確實讓人對野獸般的社會稍微放鬆了警惕。
《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對於宮崎駿,就像《白夜行》對於東野圭吾、《羅密歐與朱麗葉》對於莎士比亞那樣具有代表性。《千與千尋》可能不是評論家眼中宮崎駿最好的作品,也不是宮崎駿自身最滿意的作品,但它成為了宮崎駿一個的標籤。
受歡迎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共情。男女老少,不分國界,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曾經理的東西。
千尋的害怕、怯懦,顯得那麼真實、有力,她的努力與成長又深入人心而能搏得共鳴。
就像曾經的你我他。
關於「名字」,在那個世界的每個人都會用名字代替自我,與湯婆婆定下契約。其實名字算是人存在的證明,當你失去了名字,逐漸就會忘記了自我。
如果拐個彎想,名字可不可以代表本我,在名喚成長的旅途中,多多少少會遺忘上路的理由和曾經的自己。
所謂,勿忘初心。
成長、夢想、人生,這些深奧的哲學辭彙不斷的疊加,彷彿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變得沉重又艱難。
但就如同千尋一樣,將它當做旅途,只想記得自己是誰,這一切的風光會多美。
前陣子在漫展上,有人剛好拍到了無臉男的一張圖 ▼
真是喪得渾然天成。
讓人不禁捫心自問,這不就是社會上帶著臉譜討生活的我們在下班後窩在一畝三分地玩手機的真實景象嗎?
《風之谷》
如果說千尋的主題是成長之旅,將河神那一段自然與人的關係作為輔助。那《風之谷》就是通篇在講述遵守古老自然契約的人類與工業文明下熊熊野心的人類之間的對抗,而自然作為最不能被忽略的存在,極大程度上是根據人的行為而改變自己的動作。
討論《風之谷》電影之前,先要講講風之谷的漫畫。這是宮崎駿老爺子第一次獨立創作漫畫。
故事發生在「火之七日」的戰爭後,科技急劇衰落,人類的世界被一種只有巨型昆蟲能適應的「腐海」包圍的夾縫裡苟延殘喘的末世中。與電影不同的是,漫畫採取了雙女主的視覺,想與腐海和平相處的娜烏西卡,想與武力戰勝自然的庫夏娜。兩者即是好朋友,也想互相較勁怎麼改變世界。
但漫畫的世界過於龐大, 電影的時間也較為有限,所以不得已將庫夏娜改成了反派,故事進行了極大限度的刪減。如果大家有時間,真的去可以看一下漫畫原著,那是另外一個令人深思的世界。
再仔細看電影,比起自然給予人類的毀滅,是不是死傷更多的是來自於人類的自相殘殺。人類種族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人性。
無論怎麼分析,隻言片語都只是說淺了這部電影。偉大的定義如果是能夠稍微影響一下地球的軌跡,那麼《風之谷》的成功就在於,它影響了千里之外一個中國孩子的人生軌跡。
今天就說到這裡。
來日再聚。
To be continu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