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誌:中國南方人因種水稻離婚率較低

  南都訊 記者萬蜜 西方文化更個人主義、更傾向分析性思考;東方文化則更集體主義,相互依賴性更強。那中國內部的文化差異呢?《科學》雜誌的封面文章給出了一個解讀:在種植水稻的南部,人們更為相互依賴,而北方小麥種植區人們則更加個人主義。研究認為,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中國南方離婚率低於北方,而北方發明專利數多於南方。

  該研究由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和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研究者共同完成。為了驗證大米理論(rice theory)適用性,研究者選取了來自6個不同省份(北京、福建、廣東、雲南、四川和遼寧)的1162名漢族人作為被試者,分別考察他們的思維方式、如何看待自己和朋友關係、忠誠度等方面,最後得出了以上結論。

小麥種植地專利比水稻種植地多三成

  該研究認為,之所以水稻和小麥種植區的文化會有這樣差異,是因為兩者的灌溉和勞作方式要求不同。水稻需要持續水源,該地區人們要相互合作建立完善灌溉系統,而且各片田要協調;相反,小麥的種植就簡單多了,農民大多數只用靠降水來灌溉即可,也較少需要和其他農民合作。

  根據該研究,來自水稻種植區的人想法整體性更強,他們在思維方式上更傾向於關聯性而非分析性。研究者還考察了位於水稻-小麥交界線上的5個省份(四川、重慶、湖北、安徽和江蘇)內部水稻種植區與小麥種植區居民的思維差異,得到的結論一致。

  在描述自己和周圍人的關係圖時,水稻種植地的人眼中的自己更小,情況和日本人相似;小麥種植區的人畫出的自己則更為「膨脹」,接近歐洲人。此外,來自水稻種植省份的被試者更可能對朋友表現出忠誠,家族關係更為緊密。

  以前的研究顯示,個人主義的國家離婚率更高。因此,研究者搜集了中國1996年、2000年和2010年的離婚率數據,結果顯示種植水稻地區的離婚率比種植小麥地區的離婚率更低,「水稻文化注重避免衝突、保持關係,這可能讓人們不太願意離婚。」

  此前還有研究表示,個人主義文化習慣用分析性思考,他們會更擅長創造性思維。該文章指出,大米理論也適用於這一點,「小麥種植地的發明專利比水稻種植地多了三成。」

日韓更為集體主義因為其是水稻文化

  在文中,研究者還將大米理論和另外兩種可能解釋文化差異的理論進行對比:現代化假說(m odernizationhypothesis)和病原體流行理論(path-ogenprevalencetheory)。現代化假說認為社會越富裕、文明化程度越高、越資本化,那人就會越獨立、越會分析性思考;病原體流行理論認為,傳染病高發的地區,人與人之間打交道變得危險,當地文化會更孤島化和偏集體主義。

  這兩種理論在解釋文化差異上都有缺陷。該文章表示,按照現代化假說,經濟越發達的地方離婚率應該越高,創新性越強,但這和調查的這幾個省的離婚率、發明專利數均不符合。而病原體流行理論則根本無法預測離婚率與專利數。

  此外,現代化假說也無法解釋:日、韓為何現代化程度高,卻更傾向集體主義。「大米理論可以解釋這一點,」研究者表示,因為日、韓都是水稻文化。

學界點評

  「用一兩個因素解釋宏大社會差異,是不是把多元社會平面化了?」

  「今天的『稻米文化』南方人很可能在一兩代以前還是北方居民,所受的還是『小麥文化』的影響。」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生華銳表示,現代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文化的快速流變和人口的大規模遷移,因此文章作者從古代的生產方式中去尋找現代的南北差異由來,「有緣木求魚之感。」他說,作者雖然證明種植作物的不同和地域心理差異之間的關聯性,但兩者是否有因果聯繫,還值得商榷。

  華銳表示,從歷史學的角度,用生產方式的差異來解釋社會發展軌跡的不同,很早以前就有,比如西方歷史學家魏特夫在上世紀50年代就提出:東方國家的治水需要帶來了專制主義。

  「這受到了學界無盡的批判,這些說法之所以不太受歡迎,就是因為它們太簡單化。」華銳認為,一個地區的文化特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並不是每個因素都能量化、代入數學模型分析的,「用一兩個因素來解釋宏大的社會差異,是不是把多元的人文社會平面化了,這很值得思考。」

推薦閱讀:

大數據時代普通人也要懂得,否則錢掉頭上只知道痛而不知道撿
扯個關於大數據的淡
破解數據三大難題:變現?交易?隱私?
ALLUXIO在攜程大數據平台中的應用與實踐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三者之間的關係為何?

TAG:科學 | 大數據 | 大數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