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能解釋同性戀現象嗎?

在所有人群中,大約有96~98%的男性和98~99%女性是異性戀。在此之外的便稱為性少數群體,比如說同性戀、無性戀、間性人等等。在這其中大概只有同性戀是進化論最應該解釋的挑戰。一來是因為除去人類以外,自然界還有其它物種也具有同性戀現象,比如黑猩猩、野牛、天鵝等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同性戀是無法繁衍後代的,在進化論體系下,同性戀是降低繁殖成功率的現象,應該被進化給拋棄的,但人群中始終存在小部分的同性戀者,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首先我們來界定一下同性戀的類別,同性戀其實是分真假性的。個人習慣在定義上多加一個病理性分類,共分為:真性同性戀、假性同性戀和病理同性戀。必須說明的是個人做的區分和公認真假性定義是有出入。

真性同性戀是指由基因引起的,即不經歷任何環境的影響也表現為對同性的性取向;

假性同性戀是指環境影響下的表現,回歸正常環境依然是異性戀,這就是處於比如說監獄、工廠之類只有單一性別環境下的情況,他們會產生同性戀行為;但離開了這種環境,依然還是異性戀;

病理同性戀則可能算是一種性障礙;是由於當事人在青少年時期受到的性虐待等惡劣事件的影響表現出對異性強烈反感而導致的情形,因為事件對受害人的惡劣影響,幾乎是難以醫治的;另外可能程度較輕的可能就是在同性依戀時期不正確的引導而導致的同性戀現象。

在人的發展時期中,有一個必須經歷的時期叫做同性依戀時期,處於兩小無猜時期和異性仰慕時期之間,發生在14~18周歲(百度的數據,之前看的忘光了)。處於同性依戀期的青少年會與同性走得比較近,而與異性疏遠,這個時候的學生經常是男性一個小團體,女性一個小團體;相互之間恥於甚至沒有交流。(這個時期的意義我給忘了)。過了同性依戀期,就會對異性產生仰慕心理,這就是人的正常發育過程,而如果在同性依戀時期受到阻擾,比如性虐待或者恐嚇、嘲笑等等原因就可能無法進入異性仰慕期。

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不作過多的探討,我們想要知道進化論的解釋,可能更應該注重真性同性戀,畢竟假性同性戀實際上還是異性戀者。

同性戀還可以按照性別可以分為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而進化論的解釋實際上就是按照不同的性別類型進行闡述的。

首先我們看看男同性戀者。

有一種進化理論試圖對男同性戀現象進行解釋,即親屬利他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同性戀者在親屬成員身上大量投入,由此產生的反繁殖收益足以補償他們放棄自己繁殖所帶來的損失,那麼同性戀基因就有可能在進化中存留下來。然而,對美國同性戀和異性戀男性的研究結果卻不支持該理論,同性戀在對親屬的資助和投入上與異性戀並沒有差別。事實上,男同性戀說他們與親屬的關係更為疏遠,這與親屬利他理論解釋剛好相反。

相比之下,對薩摩亞人的幾項研究顯示,男同性戀身上的確存在更明顯的『第二父親』效應。具體而言,男同性戀對外甥和侄子的投資比異性戀男性更多。男同性戀會幫忙照看這些孩子,給他們買玩具,並且資助他們上學。所以親屬利他理論的解釋力並沒有消失,它需要更多跨文化研究的檢驗。

第二種進化理論叫做女性生育力假說,該理論認為,如果同性戀基因可以同時提高女性親屬的繁殖率,那麼這些基因就有可能得以進化,這是因為,雖然男同性戀的繁殖率很低,但這些損失可以從女性親屬那邊獲得補償。驗證該假設的方法是,直接比較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的女性親屬的繁殖率。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儘管男同性戀的後代數量僅為異性戀的五分之一,但是男同性戀的母系女性親屬(比如他們的母親和姨媽)的確比異性戀的類似親屬擁有更多的後代。其它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結果。若想進一步證實這個理論,研究者們必須解開這個進化難題:通過母系親屬遺傳下來的同性戀基因是如何提高女性親屬的生育能力的?

另一個理論提出,我們應該關注同性戀行為的潛在功能,而不是性取向。進化心理學家弗蘭克·馬斯卡雷拉認為,同性戀行為具有特殊的功能,即形成聯盟。根據他的理論,年輕男子與年長男性的同性戀行為是一種有效的策略,這有助於他們結成聯盟,提高社會地位和等級,最終獲得更多的異性資源。聯盟形成理論有幾個優點,例如關注同性戀行為的功能,重視跨物種的比較研究(在其他靈長目動物中也存在同性性行為)。儘管如此,該理論仍然面臨一些實際的困境。雖然它可以解釋少部分文化現象,但是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大部分文化背景中的年輕男子會把同性戀行為作為結盟的策略。事實上,即使沒有性關係,男性之間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結成聯盟,這種情況也十分普遍。更進一步說,尚無證據表明,性關係比其他方式更有利於男性之間的結盟,或者更有利於他們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總之,在這三種現有的同性戀理論中,親屬利他理論擁有正反兩方的研究結果,而女性生育力假說則得到了經驗證據的強烈支持。儘管科學家們已經在破解這個長期的進化謎團上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我們還需要對這些理論進行更廣泛的跨文化檢驗。

我們再來看看女性同性戀。

雖然已經有幾種理論試圖對男同性戀現象進行解釋,但是對於女性人口1%到2%的女同性戀現象,還很少有人探索過這個原始而獨特的謎題。許多研究者都曾指出,同性戀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現象。譬如說,女同性戀和男同性戀就非常不同:男性的性取向通常在生命早期就已經顯現,而女同性戀卻靈活得多,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有可能發生。將來的理論可能會注意到,目前被歸為『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的人群中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例如,女同性戀者中的男性角色(butch)和女性角色(femme)就擁有截然不同的擇偶偏好。充當男性角色的女同性戀者往往更有男子氣,她們居於支配地位而且過於自信,而充當女性角色的女同性戀者則通常更為敏感、貼心和女性化。這些差異甚至不限於心理層面,還體現在生理指標上。與她們充當女性角色的伴侶相比,充當男性角色的女同性戀者的雄性激素水平更高,腰臀比更接近男性,對隨意性關係的態度更加寬容,而且生育子女的願望更低。相比之下,充當女性角色的女同性戀者更加看重未來伴侶的經濟資源,對比自己漂亮的情敵感到嫉妒。而充當男性角色的女同性戀者在選擇伴侶時,則不那麼看重對方的經濟情況;當面對更加富有的競爭對手時,她們會懷有強烈的嫉妒。這些心理、形態以及激素水平上的差異都表明,butch和femme也許並不是一個武斷的標籤,它們確實反映了一些天然的個體差異。

儘管理論和實證研究開始重視對同性性取向和同性性行為的理解和解釋,但這些現象的起源仍然是科學之謎。目前的進展可能會讓我們更早地意識到,根本沒有一個理論能夠獨立完整地解釋男性和女性同性戀現象,更不用說去解釋同性戀人群中的複雜的個體差異了。

近期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早期階段(6~15歲)女同性戀者比異性戀女性遭受過更多的來自男性的暴力傷害、性騷擾和性侵害。如果這個結果被其他研究重複證實,那麼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女同性戀者的同性偏好。

當然,以上只是進化論應對同性戀的挑戰所作出的回應,而同性戀現象自然並不單純是個生物學問題,更大程度上還是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所以這些回應實際上是進化論的防禦性回應,而不是針對同性戀的最終闡述性定論。


推薦閱讀:

體檢代檢機構稱與醫院保持合作
春節習俗完整版,終於找全了!
高效的人生從不做與理想無關的事
去浴室泡個澡,蟲子在他皮膚下遊走,整個宿舍都被傳染!
為什麼有人要吐槽沈夢辰?

TAG:進化論 | 同性戀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