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薦書:《25堂食物實驗課》

一聽這個書名就知道這是一個系列,來自於「做中學叢書」。從這個系列的名字來看,感覺這個叢書的思路不錯,所以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會有種期待。

作者: [美]詹妮絲·范克里夫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譯者: 王曉平

出版年: 2015-11

頁數: 176

定價: 20.00元

總體來看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是給食育課程設計者關於課程環節設置的啟發

#本書概況

寫作結構上,分為兩大部分:①知識講述(常識須知)和檢測(練習題),②關於關鍵知識點的實驗設計,最後有檢測結果參考講解。

內容上,先講述我們經常提到的「營養」里的基礎概念,如水、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等等。講完這些基礎概念後再講述「營養」的「平衡」,如食物選擇、保持健康體重等。最後是影響食物的相關知識,如食物的味道、顏色、口感、變化(發酵和腐敗)。

光看目錄非常像一本科普讀物,裡面的內容較為適合小學的中高階以上的學生閱讀,如果上初中,可以讓孩子自己邊看邊試一下操作本書的實驗。

#本書優點

雖然內容有一定的難度,對學習者的知識背景與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小學低階可能理解起來就有點難度),但插圖和內容結構設計得不錯,通過大量生動擬人化的圖示、演示、實驗、觀察等方式,孩子可以更為直觀的理解食物的各種屬性與作用。

我們拿出其中的一個章節來看,會分成「常識須知」、「練習題」、「小實驗」、「練習題參考答案」,可以看出是參考興趣曲線、好奇變化而進行設計的,並且增加了知識強化的思路在裡面。

另外每一個「小實驗」又會按照「實驗目的」、「你會用到」、「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實驗解謎」這樣明顯具有探究思維的習慣培養與思維啟蒙的內容。可以說每個課程都是一個很棒的科學啟蒙課。

#本書缺點

這本書裡面的缺點,其實可以說跟作者無關,主要在於這本書編著時間較早,所以涉及到部分知識點已經「更新換代」了。例如關於裡面提到的「好脂肪壞脂肪」,目前關於脂肪的爭議比較大,現在已經開始有不少的研究表明,脂肪本身只有不同並不分好壞。還有「能量金字塔」的概念美國早已經不用多年,而中國也剛剛在最新版的膳食指南中進行了修改。所以這本書部分的內容已經稍顯老舊。

這本書較為強調科學方面的食材探究,多數以實驗的方式進行,偏向客觀的物理、化學、營養的供需等,如果想在這本書里尋找關於食材與文化、食材與人文方面的內容,那就選錯書咯!

總的來說,不管是循序漸進的課程環節設計,還是直觀有趣的插圖,都值得借鑒。只是這本書的定位是「食物實驗課」,在使用這本書的時候,最好在進行自然科學啟蒙的同時,增加一些藝術、人文方面的內容,來利用「食物」本身豐富的信息,達到對孩子各方面進行啟蒙的目的。


推薦閱讀:

不同的「麩質過敏」有什麼不同的癥狀?
我們吃的是「顏色」?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真的撲街了嗎?
做完胃鏡之後適合吃怎樣的食物?
關於中國料理的入門菜品,最好應該選擇哪些呢?

TAG:兒童教育 | 食物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