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升分紅預期降所以要去搶?這種邏輯節操何在
05-09
原本遵照保監局GN16指導文件,保險公司2017年須在網站披露產品分紅實際達成率。為避免以後的「履行比率」(Fulfillment Ratio)太難看,保誠、友邦等賣儲蓄分紅險公司的對策就是,降低產品的分紅演示率,或出新產品規避。這恰好證明了現在演示過高,未來難以達到。
保險公司必須在官網披露,非保證分紅/花紅的過往實際達成比率,計算方法就是實際達成的數據/建議書曾經演示的數據。
推薦閱讀:
但是,一些銷售匪夷所思的,在朋友圈總結出年底抓緊投保雋升、充裕未來的結論。這種嫁接邏輯,真不要節操了么?
分紅險什麼時候開始保證分紅了?在赴港投保的文書上,還有簽約人員,都反覆告知客戶:分紅是不確定的,未來也有可能為0。
憑什麼現在買的,比明年建議書的預期高,實際上就會比別人明年買的拿得多呢?沒有任何文本保證這一點。我倒是建議你可以讓這麼講的銷售來寫保證書,這時候他基本上會反過來告訴你:分紅是不確定的,沒有誰能保證。
當然,還有一種論調就是聲譽說:感覺保誠會更有道德,努力維持原來買了高分紅產品預期客戶,給出更高的達成率。那麼,在保誠分紅手冊黑紙白字寫的,公平對待客戶的理念呢?如何體現。另外,把一件事說成另一件事,這很中國。明明在談合同契約,他跟你講聲譽和道德;當你真的分紅降低來探討聲譽,他又開始嚴謹的對照合同了。在經濟事務里,經常愛談道德的人,要麼就是心裡太虛事情說不清楚,要麼就是想用美好的幌子忽悠別人。分紅實際能分多少,還是要靠保險公司每年的投資收穫。新產品和老產品,只要同類型,未來都在相同分紅基金里運作。比如雋升這類股票投資類型,所有客戶面對的市場波動是一樣的。
我覺得,比起著急搶高分紅預期,先看清產品的本質,是不是符合你的需求更重要。如果你是高風險高回報偏好,看清雋升的投資模式,可以入手。如果你本來就是保守型,那還是選擇投資債券的年金比較合理。可是,大多數人由於被收益擊暈、被緊迫的催促,忙忙慌慌的買了不適合的產品。
進一步講,雋升這類產品,所謂的分紅預期,是股票等綜合投資市值的體現,市值的意思就如同買了一隻股票。可以認為,這隻股票原來10元,但只要不賣出(退保或者提取),即使漲到60元都是算是紙上富貴。因為如果明年遭遇金融危機,在嘴邊的60元股價還會大幅下挫。最後,近期加緊赴港投保還是有必要,但絕對不是因為收益預期降低而趕著去,本質的理由是海外賬戶收緊和逆全球化的趨勢,有空再談。
GN-16文件簡要梳理
英文版生肉在此http://www.oci.gov.hk/download/gn16.pdf
監管原本的用意,是監督儲蓄分紅險銷售誤導問題,用GN16這種比較藝術的手段降低演示收益。誰知道又被拿來營銷一把,可謂哭笑不得。
推薦閱讀:
※澳元暴跌,投資澳洲的時機來了嗎?
※一杯「星巴克」影響你的房產價值
※美國中產家庭生活必備品
※CMC Markets程必逸:我要為做市商「正名」
※2018年,英國脫歐會發生哪些大事?如何影響你的錢袋子?
TAG:境外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