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什麼年代了,還這麼嚇唬孩子呢?

「寶寶,你再這樣,媽媽就不要你了!」

「寶寶,你回來,不能過去,你如果過去了,媽媽就走了,把你扔這裡了!」

「寶寶,你回來,不可以,不能過去,媽媽不喜歡你了。」

昨天,康少媽又帶康少出門了,在火車站大廳等車的時候,康少遇到了一個比他小一歲的小男孩,康少本身就是一個愛交際的小孩兒,雖然我和那個媽媽坐的比較遠,中間隔著寬寬的走廊,康少還是跑過去找小朋友玩,很快兩個人就混熟了,玩的很開心。由於康少媽坐的比較遠,康少時不時跑回來喝口水,每次康少跑回我身邊的時候,對方小朋友也想跟過來。

於是我就聽到對方小朋友的媽媽說了上邊的一些話。

她的媽媽對著他喊:你回來,再不回來我就不要你了。

康少跟他玩的時候跑回來了好幾次,對方媽媽就換了好幾種句式,每次的中心思想就是:你如果過去了,我就不要你。

能看的出來,對方小朋友特別喜歡康少,站在走廊中間,看看媽媽看看康少,眼睛裡有水氣,渴望的眼神看的我都有點不忍心了。那個小男孩聽到媽媽對他說的話,非常的踟躕,邁了幾次的腳都收了回去。

還好,康少回到我身邊就是喝口水,他很快就跑回去和那個小男生一起玩,那個小男孩貌似也忘了媽媽對他說的話,也開心的玩了起來。

這不是第一次康少媽見到有家長用這招對付不聽話的孩子了。

上一次讓康少媽印象比較深的對話發生在上早教的時候。這次事件的主人公不是媽媽和孩子,而是一個小男生和他的姥姥。

康少上的這次早教課程是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對於小男孩來說可能沒有感統課程那麼好玩,康少的這個小同學就有點不太聽話,到互動環節的時候,小男孩非常不配合。

看到孩子不聽話,特別有別的小朋友的對比,小男孩的姥姥很生氣,叮囑了幾聲,但小男孩兒根本聽不進去,結果姥姥突然站起身對小男孩說:你再不聽話,姥姥走了,把你扔在這兒,不要你了!姥姥說完這些話就作勢往教室門口走。她這一動身,那個小男生立馬崩潰了,飛奔到姥姥的身邊緊緊抓著姥姥的腿嚎啕大哭。

突如其來的變化一下子讓上課的老師和其他家長都愣住了,孩子的姥姥也沒想到孩子會出現這麼大的反應,姥姥趕緊抱著孩子安慰啊,可這個小男孩安撫起來太費勁了,無論姥姥用什麼辦法、利誘也好、恐嚇也好,小男孩死死抓著姥姥不鬆手,說什麼都不下來,最後還是姥姥把孩子帶離教室,我們才開始進行餘下的課程。

直到下課,我們都沒有再見到那個小男孩。

在這兩次事件以前,康少媽以為現在的家長應該都知道:不能用這樣的方法嚇唬孩子。

可是短短的一個星期,康少媽就遇到了兩次。看來還是應該提一提這件事:無論孩子有多不聽話,多不乖巧,千萬都不要用這招嚇唬孩子。

我承認,這招挺好用的,你看康少在火車站遇到的那個寶寶,在媽媽的嚇唬下,始終沒有邁開追康少的腳步。他也在媽媽的恐嚇下做到了一個乖巧的孩子能做到的——聽媽媽的話。

可是這是真的乖巧真的聽話嗎?

NO!

被聽話這個表象所掩蓋的真相是:恐懼。

孩子之所以聽話,不是真心覺得媽媽說的話是對的,而是畏懼媽媽真的會拋棄他。媽媽說你過去了我就不要你,雖然小哥哥很好玩,很想很想跟著哥哥來回跑,可是孩子害怕,害怕最親最愛的媽媽真的把自己扔下。

這就是康少媽說的第二個小男孩,康少的那個小同學,為什麼會在姥姥說出不要你的時候情緒崩潰的原因。

他害怕!他把姥姥普普通通說出來的一句話當真了,恐懼讓他再也控制不住了。

媽媽們,你們真的想用這種損敵一千自損一萬的方式讓自己的孩子聽話嗎?

值得嗎?

哲學有一句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育兒同樣如此。我們不能只看到孩子聽話了,就忽略這種方式對孩子的傷害。

就像第一個小男孩兒,長期被媽媽嚇唬下長大,勢必會畏首畏尾,膽小,安全感極差。

時間久了就會像第二個小男孩一樣,很容易就情緒崩潰,大哭大鬧,難哄難安撫。

時間再久點兒,結果無非是這招不管用了。因為孩子總有一天會知道事實的真相:我怎麼胡折騰你都不會真的不要我的,你就是在嚇唬我罷了。

想讓孩子聽話,就沒有別的好辦法了嗎?難道非得用騙的、嚇唬的、威脅的、利誘的方式才能達成目的?

康少媽用的方式就是:說真話!

把你不能同意的真正原因告訴他,不要怕他聽不懂。孩子遠比你想像的明事理。

還是昨天的例子,康少媽早上帶康少出發之前,先帶康少下樓吃了早飯,吃完早飯回來的路上康少非要玩搖搖車。可是康少媽的時間不多了。怎麼讓康少自己決定不玩搖搖車呢?

康少媽是這樣跟康少溝通的。

康少抓著搖搖車不肯走,我只好蹲下身子跟他說:對不起寶貝,今天真的不能讓你玩,媽媽真的很抱歉,非常非常抱歉,原因是我們要趕火車,你看咱們兩個還沒洗澡,還沒換衣服,家裡的行李也沒有收拾,媽媽真的沒有時間讓你玩搖搖車了。但媽媽答應你,等過幾天我們回來了,時間空餘的時候,媽媽一定帶你玩。今天先跟媽媽回家好嗎?

康少還是有些猶豫,但明顯沒有那麼強硬了。

我趁熱打鐵:你看媽媽什麼時候騙過你呀,媽媽說了等回來了就帶你來玩,肯定說到做到的,不然我們拉鉤吧,你監督媽媽,如果媽媽做不到你就懲罰媽媽不能吃西瓜好不好?

康少點點頭說:好。伸出手跟我拉鉤蓋章。然後高高興興的跟我一起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再三向康少保證:媽媽回家以後一定一定帶你來玩。媽媽絕對會說到做到的。

勸解孩子,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然後講事實,講解決方案。並保證可以做到。

康少媽一直都是這樣做的,讓孩子聽話的原因是源於信任,源於認同,源於心甘情願。這樣的養出來的孩子才是真的聽話。而出於恐懼、畏懼、害怕的聽話,總有一天會暴露出本質。

想要做到這一點,日常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維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感。維護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言出必行,言而有信。

寶寶對媽媽擁有天然的信任,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媽媽的欺騙、媽媽的恐嚇會特別好用,可是一旦這種方式用多了,孩子對媽媽的信任感慢慢的沒有了,那麼孩子心靈的大門將永遠不會再給你打開。

如果到了孩子的青春期,這份信任絲毫不剩的時候!

悔之晚矣!

歡迎關注康少媽的公眾號:kangshaoma2018,讓我們一起智慧育兒!


推薦閱讀:

小小嬰測評 | 10款爬行墊測評不夠?那就再來1款!
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長大後一定有出息!
當孩子說「我討厭你「,你該怎麼做呢?
被家裡寵壞的孩子進入社會會怎樣
這6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很多家長第一個就中了!

TAG:育兒經驗 | 育兒知識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