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越貴畫質越好?聊聊CMOS設計

似乎在很多人心目中,個位數機身就代表了品牌最強成像素質,這或許有「人不識貨錢識貨」的道理在作祟,但事實上如佳能1DX2或尼康D5,又或是索尼A9這種旗艦機真的就一定能代表本家的畫質巔峰么?這一切都得從相機CMOS說起……

首先要做的是溯源,也即當下的CMOS主要都有哪些供應商,全世界的龍頭老大是索尼,緊接著是三星,然後還有豪威科技OmniVision(已被中資公司收購)、安森美ON Semi、佳能、東芝(東芝半導體已被索尼收購)、松下、海力士SK Hynix、Aptina、意法半導體,以及國產的格科、思比科、長光辰芯、比亞迪等等,其實大家不難發現這裡面正兒八經做相機CMOS的其實沒有幾家,不少都在專註汽車、醫療、安防、工業以及手機領域,最典型的就是三星了,雖然自己的相機做得沒啥動靜了,但在手機、汽車等領域還是風生水起。

說到這兒可能你已經察覺到了一絲古怪,這些CMOS巨頭裡,我們找不到熟悉的尼康,也沒有富士、奧林巴斯、適馬、甚至賓得、徠卡的大名,原因在於要麼它們被歸類於「其他」這個市佔率不到5%的的門類里,比如適馬,要麼就是它們壓根自己就不製造CMOS,主要靠代工或買成品,其中最知名的可能就是尼康和索尼的PY關係了。

可能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尼康單反所用的就是索尼CMOS,但事實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除了索尼之外,東芝、瑞薩也都為尼康提供過感測器成品或代工,佳能也並不是所有相機都用自家CMOS,比如G7X就是用的索尼IMX183CQJ……尼康其實一直也有在做感測器設計,比如2003年的D2H採用的就是尼康自家研發的LBCAST感測器(類似於CMOS,但把金氧半場效晶體管MOSFET換成了綜合型電場效果晶體管JFET,在當時可實現高速+低功耗,定位為體育機);D700和D3的CMOS也是尼康自研的NC83138L CMOS、D3s則是NC81361A CMOS……不過研發歸研發,製造就不一定是尼康自己做的了,主要還是靠合作代工。

在尼康的代工機型中比較典型的案例的是D4,個位數機身代表的是各家的速度旗艦,這個趨勢從D4、1DX時代正式開始,告別了D3s/D3X或1D/1DS一快一高的布局方式。而數碼相機速度的本源就是CMOS讀取,CMOS作為半導體,刷速度聽起來不就是CPU/GPU那套高頻+製程一波流的事兒么?有英特爾、蘋果、NVIDIA在前面開路還怕啥?但問題在於CMOS是模擬+數字電路的組合體,模擬電路對製程的要求非常低,常年被嘲笑的佳能祖傳500nm其實都綽綽有餘了,但無奈數字電路卻是妥妥的越快越好,而這也是實現高速的最關鍵前提,這個組合體沒有辦法直接沿用純數字電路的製程工藝,所以還真不是直接塞給台積電、三星之類的純數字電路代工廠就能搞定。

在D4發布那時候,也就是6年多以前的2012年,雖然英特爾都已經衝到了32nm、台積電殺到了28nm,但索尼那時候也不過180nm,佳能自然是停留在500nm,這也就導致作為數字電路之一的模數轉換器ADC,佳能只能把它和後端打包單獨做在片後,索尼的工藝雖然可以做內置ADC,但性能實在是被製程拖了後腿,連拍速度達不到體育機的標準,因此,尼康D4和後來的D4s為了高速,CMOS就找了瑞薩代工,做片外ADC,甚至索尼自己的視頻機A7S都只能做片外ADC來解決速度的問題,進而實現4K內錄。

其實這個節點也是頗為有趣的,因為尋找解決速度問題的出路,索尼是各大品牌里最積極的,第一步是背照式,也就是Exmor R,它的基本概念是把數字電路鋪到了模擬電路下方,因為數字電路要麼靠規模要麼靠製程,背照式把它移動到後面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堆規模,而不會影響到上方模擬電路——也就是光電二極體效率。下圖應該演示得很明顯了,灰色的Light Sensitive Diodes就是光電二極體,即模擬電路:

這裡同時也能體現出索尼精明的一面,背照式首先出現在了索尼自家的卡片機上,這是因為小畫幅良率高、成本低,因此很適合用來做CMOS的新設計實驗。2012年還有卡片機這個埠,佳能還算可以跟進,但後來手機吃掉了卡片機市場,索尼小畫幅成功轉移到手機端,而佳能在這方面就幾乎被砍乾淨了,因此佳能的設計思路一直停留在猛堆高端,然後砍規格做主流做低端,形成了:技術研發成本高;產品定位等級深嚴的調性,但好處是以下犯上這種事情比起尼康索尼要少非常多。

不過背照式的優勢其實也就是速度這一點而已,高開口率的高感等優勢,隨著無縫微透鏡技術的全面普及也不復存在,而且新製程工藝的前照式CMOS也並不會在速度上輸給背照式,最好的例子就是A6500,它可以做到6K解析度2000萬像素超采30fps 4K,所以沒有用背照式並不能代表CMOS讀取性能低,別忘了時代(製程)的差距。

既然製程這麼重要,那為什麼不猛刷?直接剛上最新工藝啊!前面其實提到了,對於成像CMOS的模擬電路來說,並不需要高製程,提製程對它來說屬於「只增成本,不增效益」的事兒。所以聰明的感測器工程師們想出了一個新招:模擬、數字二合一不方便刷製程,那把它們分開不就歐了?沒錯,這就是堆棧式CMOS設計,在索尼這兒叫Exmor RS。

具體結構設計就不多說了,上面這張圖也算是解析得很明白了。堆棧式的好處就是模擬電路(即上圖[1])可以繼續祖傳,數字電路(即上圖[2])就交給台積電,直接可以用上與當代NVIDIA GPU相同的工藝製造,速度直接升天,快到機內處理器都來不及處理,只能再堆一塊DRAM(即上圖[3])來緩存數據。第一代堆棧式CMOS誕生於2014年,使用者蘋果iPhone 6,製造者索尼……沒錯,熟悉的大法,熟悉的小尺寸CMOS起家,讓iPhone 6成為第一台有240fps 720P升格慢動作視頻功能的手機。

很快在2015年,堆棧式1英寸CMOS就出現在索尼RX100M4身上,然後在2017年,堆棧式CMOS跳過APS-C,直接現身於全畫幅速度旗艦索尼A9當中,全電子快門帶對焦20fps連拍、每秒60次曝光/對焦檢測,靜音、快速而且還省電(FZ100電池實際拍攝超1000張續航基本沒問題,相對而言,佳能1DX2雖然搞定了片上ADC的問題,但功耗與發熱爆表,不僅續航掉得媽都不認識,甚至還用了一根熱管輔助散熱……)。另一大CMOS巨頭三星也在S9系列手機中引入了堆棧式設計,所以才能以960fps拍攝0.2秒,這也足足有192張了!

換句話說,在堆棧式CMOS引入的高速時代,單反機械結構已經成為限制(光是反光鏡和機械幕簾設計要精準、穩定、長效達到20fps連拍就已經非常有挑戰,複雜程度參考上圖),據可靠消息,A9這塊CMOS甚至並沒有發揮全部速度,只是因為它如果再高就可能影響到高端4K電影機,這也同時為大家提了個醒,電影機的CMOS性能也很快就會起飛……當然,電子快門的同步速度還是不如機械快門精確,A9也只能做到1/160秒,所以才有機械後簾的存在,不過按照當下的發展速度來看,突破甚至普及也只是時間問題,不存在明顯的結構限制。

那麼我們回到一開始的話題:越是高端高價的機身,畫質就一定最好么?其實講了這麼些CMOS設計的概念無非就是在告訴大家,越是先進的CMOS,研究的方向就越沒有單純朝向「畫質」,這是因為畫質這個東西其實是有上限的,從硬體角度來看,我們已經越來越靠近這個極限,這是因為當下的感測器設計大基礎是光子電子轉換,有單光子探測器就避不開自然存在的散粒雜訊。即便CMOS讀取雜訊為0,但光電二極體的阱容是有限的,阱容有限意味著進入二極體的光子量有限,以一塊最大阱容61000的CMOS為例(佳能35MMFHDXS,全畫幅,19um超大畫素,總像素220萬喲~~),即便它的讀取/傳輸雜訊為0,信噪比上限也只有不到48dB,即便把阱容衝到100000,還是假設沒有讀取/傳輸等底噪,信噪比也只有50dB,這是老天爺給的限制,不改變最基礎的光電結構就繞不開。

所以索尼為什麼要刷速度,理由已經很清晰了吧。不過既然前面提到了「從硬體角度看,我們已經越來越靠近極限」,也就是說其實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拍攝手法,來實現信噪比的繼續增益。實現方式的原理很簡單,就是PS或LR里的多張均值堆棧合成,拍攝N張堆棧升Log2(N)倍,比如拍1024張,信噪比提升10倍,即+10dB。具體拍攝手法如下:比如光圈F8,1/10秒正常曝光的環境,想出10秒長曝就只能上ND,這時候可以不改變光圈,不用ND,直接以1/1000秒、10fps RAW連拍10秒,獲得100張RAW照片,再到PS軟體中統一設置白平衡、拉陰影和高光,然後進行均值腳本的堆棧處理,在這種情況下,信噪比相對單張可以直接提升6.6dB,同時不存在ND導致的偏色問題,對燈泡頭友好度上升N個檔次,除此之外暗部的隨機雜訊也能得到有效抑制,動態範圍自然也能順帶提升。

其實這也反映出:基準信噪比不足導致的先天差距是很難彌補的。比如A款CMOS信噪比比B款先天就低3dB,這意味著B的單張就需要A堆棧16張才能補上來,B拍攝32張A就要拍多達512張才能實現,而且這還是在沒有考慮本底雜訊色彩偏移的情況下,所以堆棧大法雖然好用,但也建立在本身信噪比就足夠出色的前提下。而且這種方法主要是對風光或靜態攝影管用,對後期處理的PC主機性能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吃內存,所以局限性不容忽視。

提升畫質還有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加像素,而且隨著前端集成電路性能提升,高速、高像素密度、無損編碼的兼容已經不再是問題,典型案例就是索尼A7R3:4200萬像素、10fps、連拍也有14bit RAW。之所以只做5K超采4K我認為更多還是產品間定位差的問題,並不是這塊CMOS速度不夠。

很多人對加像素後的高感表示擔憂,但事實上高像素在觀看照片時,是可以通過縮小照片尺寸來實現信噪比增益的,比如從4200萬縮到2100萬來觀看,信噪比提升有:

在無間隙微透鏡技術加持下,2N像素縮圖到N像素時開口率不再是問題,光電轉換的量子效率可以保持在統一水準。有很多朋友提到過「單像素信噪比」,但CMOS是整片曝光,只討論單個像素沒有意義,事實上在出圖解析度一致的前提下,理想感測器本身就可以忽略原始像素的概念。這個可以通過數學手段證明,比如相同尺寸的CMOS,A相機有100個像素,而B相機是1000個像素。當輸入信號為10000時,總雜訊為10000開方=100,A相機的單個像素信噪比為100/10=10,B相機的信噪比為10/3.162=3.162,此時均為100%放大,B的輸出解析度更高(畫面更大)。

但此時如果B相機縮圖到與A相機的100像素,單個像素的信號從10增加到100,而單個像素的雜訊則有以下算式:

10個3.16的平方相加再開方,不難算出這就是100開方=10,單個像素信噪比回到100/10=10,即高像素縮圖到低像素後,信噪比可以回到原生低像素的水準。同時也證明了一點,在畫幅不變的情況下,高解析度和高信噪比這兩個極端只能取其一。以前的高像素CMOS工藝還會受像素之間的間隔的影響,但現在都是無縫微透鏡,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而且高像素縮圖後還能獲取更高的空間頻率響應,換句話說就是銳度更出色,大家可以自行下載A7S與A7R的RAW格式照片同等縮放對比,我其實發過好幾次了,就不再贅述。

除此之外小胖也不止一次強調過,對噪點的視覺感官受制於照片展示尺寸和觀看距離,因為人眼的敏感頻率範圍有限,而高頻部分才是成像缺陷的「重災區」(因為空間頻率越高,成像系統響應率越低),縮圖或觀看距離增加會使高頻區域的頻率進一步增高,這時候缺點雖然還在,但頻率超過人眼辨識範圍,我們的大腦就會直接選擇忽略,形成「畫質變好」的感覺。

在縮圖後具備與低像素相同的信噪比的大前提下,加像素還能提高CMOS奈奎斯特頻率的上限,從而減少摩爾紋等混疊現象的發生幾率,而且即便是一些解析度很低的鏡頭,比如國產的那一堆超大光圈標頭(50mm F0.95、35mm F0.95之類的),高像素也依然可以帶來高解析力的優勢,因為我們拍攝的三維空間里包含了無窮盡的高頻信號,CMOS奈奎斯特上限越高,還原得就越多。至於極限衍射光圈的問題,在F22下A7S2的空間頻率響應也還是落後於A7R2至少三成,高像素採樣頻率高的優勢在極限小光圈下也並不會抹滅。

更何況當下顯示設備也都是往高解析度發展,相機往高解析度走也是大勢所趨。目前的低解析度相機幾乎都是視頻定位,之所以做低解析度主要想盡量多利用CMOS面積,同時減少採樣倍率降低計算量,用以增加視頻碼率和色深等關鍵視頻規格。但即便如此,當下索尼以6K超采30fps視頻已經沒有問題,或在今年發布的A7S3突破2000萬像素也並不會是一件讓人驚訝的事情,畢竟決定速度的技術基礎已經打好,更高採樣率的高品質視頻自然會呼之欲出。

所以,對於當代數碼相機感測器而言,其實光談絕對的畫質已經不再實用,更多主要還是「按需定製」。這裡可以簡單舉幾個例子,比如尼康D5,它沒有使用索尼A9的同底CMOS,一來因為這塊CMOS的進發方向是數字化的高速,在單反上受制於機械結構,用武之地不大(總不至於一直抬起反光板來拍吧,那也太尷尬了),花出去的成本換不回已在無反得到印證的性能,還容易被diss,再加上索尼也不一定願意把這種高端貨賣給尼康。所以D5用其實是東芝的CMOS(索尼:嘿嘿,其實這也是我的!),而且為求高速,ADC依然是外置,除此之外傳言它的阱容調整偏低,方便做高倍程式控制電壓增益,原生ISO達到800的水準(事實上原生ISO都是由阱容以及增益倍率來決定的,增益可以有1x、4x、16x,也可以有0.5x等,但低倍率的問題是電荷轉移時的傳輸雜訊偏大)。

D5的高倍電壓增益使得一級模擬放大之前的前端傳輸雜訊相應降低,而前端雜訊會隨著ISO增益倍率的增大而增大——輸出信號=(輸入信號+前端雜訊)X放大器增益倍率+後端雜訊。不難看出括弧中的數值越小,高ISO時總體雜訊會降低,從而提升高感性能。但問題也很明顯,在低放大器增益倍率,也就是低感光度時,ADC外置引入的大量後端本底雜訊,讓動態範圍這個尼康長期引以為傲的規格在D5身上被佳能1DX2和索尼A9揍到懷疑人生。但這也正好體現了我們的主題:專機專用,定製設計。

與之類似的設計還有尼康天文專用機D810A,砍掉阱容以實現高感成像素質,畢竟星空甚至深空類攝影上萬的ISO也並不算少見,在這種感光度下的控噪和動態範圍才是它的重點。D5作為專為奧運會等大型活動而生的速度機,高靈敏度下的成像素質自然也是它的核心,所以它們的CMOS都是專機專用,特應強化的類型。

既然有砍阱容求高感畫質的,自然也會有加阱容增強低感動態範圍的,因為滿阱容量/本底雜訊也是動態範圍的定義方式之一,在本地雜訊不變的情況下,增一檔阱容就意味著增一檔動態範圍。而採用這種設計的是尼康D810——加大阱容實現原生ISO 64,所以它的動態範圍達到可與的44X33中畫幅(原生ISO 100)一戰的水平。但代價就是高感動態範圍驟降,相同縮放尺寸,ISO 1600以後甚至被祖傳5D3追上甚至反超:

不過既然是不同阱容導致了兩種取向,想要一把抓,當代感測器設計就又引入了雙增益的設計,你猜是誰先做出來?沒錯還是索尼……基本思路就是設計一個開關,在一定ISO之前使用高阱容模式以實現高低感光度的高動態範圍,而當ISO設置到一定數值之後,降低阱容,降低前端雜訊,實現高感素質提升。現在使用這項技術的機身有不少,比如索尼A7R3(可參考下圖黃顏色線,在ISO 800時有一個明顯的反折)、尼康D850、松下GH5S……雖然D850沒有說是誰做的,但又是背照又是雙增益,其實已經提示得足夠明顯了……

所以,不同定位的CMOS,就有不同的擅長領域,這世上不存在信噪比極高同時出圖解析度極高的CMOS,想要實現這個目的只能靠拍攝手法,比如有手有腳靠自己的堆棧,比如抖像素……當下求極限高速的CMOS設計已經邁入數字電路時代,單反結構成為限制,無反正在往高速/低功耗這個傳統半導體大方向搭著順風車高速邁進,具體會有多少驚喜,就看今年佳能尼康全畫幅無反的表現了。

推薦閱讀:

談工匠精神?小胖帶你看哈蘇是怎樣製造數碼相機的
理光GR III或將9月發布,新GR官網4月上線
三星NX系列無反相機或將復活?
佳能單反相機的產品價格是多少?
『跨過攝影門檻』後期基礎(四)特別篇:3D lut的使用和建議

TAG:單反相機 | 數碼相機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