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人總是穿得很醜?

  我曾是全校穿衣服最丑的女生。以前我只是覺得我可能是家裡太窮、父母缺乏審美能力的結果,通過這一次在心理有足夠安全感的前提下與父母再次接觸,慢慢看到了更立體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各式「作」背後的東西。

  今天氣溫比較高,我穿了最喜歡的紅裙子,起床後先展示給媽媽看。我用歡快的音調叫了聲「媽媽」,看她轉過頭來,我開始轉圈,讓她看紅裙的大裙擺飛起來可愛的模樣。她笑著看我轉完,然後說:「哎呦,像十幾歲小姑娘似的。但再怎麼假裝可愛,也沒有**(親戚家一個年齡很小但智商情商嚴重欠費、外貌也不算討喜的妹妹)年輕呀。」然後又開始了「一年一年又大了,再不生娃就晚了」這樣的cliché。在她這樣說的時候,我隨口駁了一句:「隨便找一個智商正常、自信水平尚可的男人,讓他在我與那個妹妹之間做選擇的話,肯定還是選我啊!」結果她自動忽略了我這句話。

  媽媽雖然不將我的思想或是青春活力當成重要的東西,但至少她還可以承認「今天這樣穿確實很好看」,相較之下,爸爸的反應就更讓人難過了。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後在廚房忙活,我也是那樣歡快地說「爸爸回來啦!」他隨口應了一聲,我又讓他掉過頭來看我,我又展示了一下自己的一身少女裝扮與活力,結果他完全視而不見,沒有作任何評價,而是直接開始為其他事情批評我:「你們早上起得那麼晚,看現在午餐都被推遲了!」已有充分思想準備的我沒有因為這個語言而難過,但想像一下沒有愛人、沒有正反饋、沒有朋友的未成年的我聽到這樣的話,大概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吧。當我完全沉浸到過往的類似情境中,我看到自己心裡有一個小女孩,一點一點把自己最喜愛的衣服撕成布條。

.

  我的父母都是「好的事情從不表揚、壞的事情要反覆說許多遍」的類型,典型的中國父母。他們認為反覆的批評、指責甚至身體懲罰都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

  「長記性」的目的確實達到了。對於他們反覆強調「不能做」的事情,我確實印象深刻。而他們從未說過我穿怎樣的衣服會比較好看。結果導致我在對著鏡子進行自我評估時的能力低到極點,用了許多年還沒能達到許多人十來歲的水平。

  我媽並不是存心想要嘲笑我,她確實是設身處地地為我思考。只是想像力有限,怎麼努力也都只能用農村人的眼光來看她的女兒。在她想像力所能達到的範圍內,女人只可能因為忠貞、多子、賢惠、妻憑夫貴等原因受到尊重,而被男人喜歡的原因則只有「好看又忠貞」這一條而已,所以她越是真心地期望我有美好的未來,便越會嫌棄我「大齡未婚」,而在我年齡小的時候,她一直嫌棄我「矮、黑、丑」,就算我膚白貌美大長腿,我想,她還是會用「有小肚腩」等各式借口來否定我,這否定看似指向的是她女兒,事實是她自己——作為一個嚴重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的女兒,她的內心一直認為「我不值得被愛」,認為女性生來低人一等,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我在任何地方「洋洋得意」,她內心恐懼的小孩便會開始尖叫,因為在她做出類似的行為時,無一例外得到的是外界的打壓。她無止境的打壓自己,為的是「如果我先把自己貶損夠了,那我至少在道德上佔了好地方,對於一個崇尚謙抑的文化下的個體來說,當他人表現出足夠的自我貶損,就不應該被再度傷害了」。而她對我的否定,本質上是她的自我否定——女兒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是母親生命的一部分,本身不具備獨立性。她從來沒有辦法想像「我是個『人』」,當然也無法想像女兒竟然是個「人」。

  對於我父親來說,他生在那個極度講「男女都一樣」的時代,男女都一樣應該丑、應該吃苦、應該遠離所有小布爾喬亞的東西,加上幾年軍營的紅色洗禮,他的審美已經非常純粹了——艱苦樸素就是美,服從就是美,孝順就是美,其他所有「虛頭巴腦」都是醜陋的應該杜絕的東西。而我的非主流價值觀註定讓爸爸一步到位地要否定我的全部。

  另一方面,我還看到了另一個與人的基本需求相關的方面。父親也是曾經讀過愛情小說、藏過色情書刊的普通青年,也曾對愛情、美好的性生活與女人的美貌有過強烈的嚮往,但不幸的是他的伴侶因為自卑而對這些事情充滿排斥,結果是一廂情願的憧憬除了痛苦之外什麼也帶不來,而他又是個極度「現實」的人。他最終用了非常現實的方式來一步到位地解決了這個矛盾——如果像唐僧一樣否定所有女性獨有的特質,他就可以在精神上實現完美的自我閹割了。所以他看到年輕女孩美麗的身影無動於衷,看到孕婦走路時手叉著腰會說「這人太嬌氣」,給自己女兒穿醜陋的衣服,看到女兒與男友牽手便說「這會被人家嫌棄的!」並在女兒撒嬌時百般指責。

  .

  對世界的認知事實上都是自我認知。「我」所認同的世界的組織方式事實上就是自我意識的建構方式,是個體的生存方式。

  一切意識都是自我意識。

  一切對他者的評價都是自我評價的外化。

  但自我評價總是需要以他人評價為基礎的。所以在我碰到那些欣賞我的語言的人們之前,怎麼都無法憑空想像會有人喜歡我這麼一個「個子矮皮膚黑塌鼻子」的人,非要等到一個人來到,不斷反覆地對我說「我喜歡你獨特的思想,喜歡你使用文字的方式」,才能讓我面對父母的反覆指責時,發自內心地覺得「我不需要穿高跟鞋、不需要化妝、不需要整容也可以獲得一些人完整的愛與認同」,才能實現由內而外的純粹的淡定與從容。

  而這樣因為自己腦子裡的東西而深感被愛的我,評價他人的方式也會聚焦在人的思想而非任何外物之上。

  這才是終極的自由。


李慧敏,2018.4.29,於灌河口


推薦閱讀:

讓孩子自己單獨睡,其實並不難!
全托幼兒園的孩子早獨立?但更多的是心理傷害
作為子女,請好好跟我們的母親去溝通交流吧
過分注重學習,眼裡就會看不到孩子
致不上學孩子的父母

TAG:自我認知 | 親子關係 | 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