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潔面」?----概念被宣傳的太過,逃不了套路型炒作

原文發表於公眾號:文小靜護顏所。更多產品推薦 & 吐槽,以及回復讀者的留言,請進入公眾號查看~

考慮到知乎和公眾號的生態系統不同,以後我的文章都會先在微信公眾號首發,積累大量老讀者的留言,以及我的回復之後,再轉來知乎,以便於新讀者在公眾號的留言區看到自己想問的問題的答案(大家問題都差不太多),更省大家的時間。

有讀者大概壓根沒看我文章就直接問elta MD了,我的回復在評論區。

以下是原文。


大家好久不見!先給大家分享點有趣的,有小盆友在後台留言給我:

哈,我一切平安,就是最近有點累,但也絕對沒閑著,給你們把潔面產品的調研搞了一圈,你們看看今天這篇文章就懂我多辛苦啦~話說黛珂和奧爾濱畢竟是歷史悠久的大公司,應該不會小肚雞腸到跨國來抓捕我的(我要真的影響力大到能讓他們來抓我倒好了,可以跟他們好好談談毀護膚這件事)。不過,你們見我不更新的時候記著把我文章多轉發,讓更多人看到,畢竟藥酒事件中譚醫生能這麼快(100天我覺得算快。。。了)重獲自由,也是仰仗互聯網時代人民的強大力量,對不對?

看到這麼多讀者在潔面產品上翻車,相當出乎我的意料。聽你們都說自己敏感到不行,換季過敏啥的,以及一系列屏障受損現象,等等,我有點恍如隔世。我其實是遺傳高原紅,但近幾年這張皮也被我修理的比長城都堅固了。除了運動之後血液循環太快造成的面部潮紅(但也挺快就退了),以及痘痘局部的炎症,還真沒啥發紅的時候。嗯,也有可能是年紀大了,越來越灰頭土臉了。

這裡貼上我和讀者@一隻朱東 的私聊內容,能夠遇到他這樣理性的讀者是我作為一個護膚理念輸出者的幸運,朱東童鞋對潔面的看法其實已經把潔面給說透了。

點圖片會更清晰。

那麼總結一下,只要同時滿足以下3點,就是一款好的潔面產品:

成分:沒有科研界公認的糟糕成分,

目的:該洗的洗掉,別讓油脂在臉上堆到悶痘,

膚感:洗掉後也不覺得干就行。

同時滿足這3點的基礎上(前兩點是普世標準,後一點會因人/環境而異),如果還加了什麼功效性成分,能「幫助皮膚如何如何」,對健康皮膚來說有點浪費,反正30秒後就全被水沖走了。

對於皮膚屏障受損,需要拯救一下的童鞋,可以選擇帶功效性的,畢竟要爭取在護膚程式中的每個環節都盡量加點火力。做的很棒的是CeraVe,雖然我還沒用過(澳洲沒有官方購買渠道),但根據成分,首推:

CeraVe品牌主打神經醯胺修復(雅頓膠囊主成分),非常適合受損皮膚使用。這兩款潔面除了含有神經醯胺,還都復配了膽固醇,透明質酸,以及煙醯胺。推薦給急需修復屏障的童鞋。

左邊是泡沫潔面,適合混油皮,(瓶身上標註的OIL CONTROL大家不要管,因為沒有什麼外用的產品能從根本上控制油脂分泌的,撐死去去油);右邊是保濕潔面,不起泡沫,適合干皮。確認過字體眼(顏)神(色),應該和兩款產品的顏色差不多,辨識度滿分~

好了,說完了產品的增值成分,說回今天的文章思路。界面活性劑的理論知識大家肯定在知乎上也看到過不少,於是這篇文章就不按照什麼陽離子,陰離子來歸類了,總之,你們吃點車厘子是沒錯的~

這篇文章也不會根據「氨基酸潔面」的概念來推薦市面上的潔面產品,原因在文中有獨立章節詳細說。實際上,我自己長期用的潔面有好幾個,根據皮膚和天氣,季節等情況來回換著用,其中好像也只有一款有添加所謂的「氨基酸界面活性劑」,其餘都是各種界面活性劑混搭。

上個我自用的潔面大合集:

嚇到了沒有~這麼多。我主要平時也沒什麼花錢的項目,對別的東西都不感興趣。我喜歡把好的產品都買來體驗一下,但大家最多備3款就好了,以應對自身和環境的變化。

想說的就是:潔面的選擇,主要看個體需求和產品配方的水平。這篇文章會總結一下科研界對幾種常見界面活性劑的評價和使用建議,大家可以根據成分名稱(類別),以及成分在成分表中的排序位置,看一下自己手頭的潔面產品,做到心中有數。

我知道肯定有童鞋一聽要自己看成分表就頭疼。放心,實在懶得看理論知識的話,我這個城牆皮在用的幾款潔面會在文中穿插給大家分別介紹一下,而且最後還會有不少潔面產品的推薦。

哦,對了,順便跟大家說一下,以後我的文章都會分成幾半發(根據篇幅決定到底是幾半),原因是:

  1. 我爸說看我的文章太長,邊看邊做筆記不僅眼睛疼,想拖到底給我點個贊也特遭罪,非要我把文章縮短;
  2. 部分知友說想看參考文獻,可知乎上發表文章有字數限制,真的沒辦法再把參考文獻列表放上去了,分成幾部分就可以給參考文獻留空間;
  3. 有部分讀者的私信讓我覺得著實委屈,比如說」你推薦了IPSA自律循環乳,可自律循環都含有酒精???」真的是3個問號啊,就像3把鐮刀,刀刀戳心。我這老眼昏花辛辛苦苦碼字,讀者卻各種只看個7788,把最關鍵的詞漏掉(可我也不能把所有字都高亮呀,那不就更加毫無重點了嗎)。不過想想也怪自己,文章真是長的讓誰都覺得心煩,縮短篇幅大概有助於大家多點耐心看仔細。

本文將根據潔面產品的配方進化史,把內容分為6個部分:

  1. 首先避開SLS(月桂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
  2. 界面活性劑的混搭能夠有效降低產品的刺激性;
  3. 皂基被說的有可怕,氨基酸基底就被吹的有多神話;
  4. 潔面產品的定海神針----產品最終pH值;
  5. 潔面產品中復配保濕&脂質成分的重要性;
  6. 潔面市場一覽----那些有著精彩配方的潔面產品。

在進入正題之前,給各位提個建議:集中種草會在第6部分,所以,皮膚沒什麼問題的童鞋建議等潔面這一話題的內容完結之後,再選擇性的下手;皮膚屏障受損需要修復的童鞋,這篇推薦的東西現在就足夠你們挑了。

下面進入正題。

1. 爭取避開SLS(月桂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

SLS 在潔面產品的成分表上有以下幾種標註方式:SLS/SDS/sodium lauryl sulphate/sodium dodecyl sulfate/月桂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

圖片來源:Google Image。SLS的出泡能力就是這麼強,而泡泡給人帶來愉悅之後,是難修復的皮膚屏障損傷。

關於SLS,無數實驗表明它對皮膚很刺激,表現為:它滲透力強[68],傷害皮膚內的蛋白質和油脂[85] & [86],因此損傷皮膚屏障[1] - [3],造成皮膚水分流失 [40] – [43],減慢皮膚屏障的自我更新速度[44],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刺激會累積[19] & [20],然後不可避免的脫皮[45],最終令皮膚變得脆弱敏感,一系列發炎現象接踵而至[46] & [47]。而且,SLS的清潔效力並不會隨著濃度的增大而提高,說白了就是「多餘了都是浪費」,反而會讓它對皮膚造成的刺激累積 [12]。

這款著名的潔面號稱很溫和,事實上它配方陳舊,所用的界面活性劑就是SLS,所以一點都不溫和。

講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實驗。德國Marburg大學皮膚醫學院的研究者徵集了20位健康的志願者,對比了SLS(sodium lauryl sulphate/月桂基硫酸鈉),SLES(sodium laureth sulphate/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 和APG(alkyl polyglucoside/烷基聚葡萄糖苷)對他們皮膚的影響 [4]。把這三種界面活性劑分別以不同濃度(0.125,0.25,0.5,1.0至2.0%)和不同的皮膚接觸的時長(6,12和24小時)做了對比。24小時之後把這3種界面活性劑都洗掉,然後用皮膚水分測試儀以及激光多普勒血流測試儀持續採集數據10天。在這期間,室內溫度保持在20-22攝氏度,空氣濕度保持在35–62%。

實驗結果是:

SLS:刺激最大。隨著濃度和使用時間長度的增加,皮膚受到的刺激也越來越明顯。並且對皮膚的刺激持續時間長,即使洗掉,10天後,依然可以檢測出皮膚中的水分流失。

SLES:在所有濃度下,都比SLS對皮膚的刺激小了很多。隨著濃度遞增,對皮膚產生的刺激增加也很緩慢。2.0%的SLES對皮膚造成的刺激大體上和0.5%的SLS差不多。洗掉之後第3天,已經檢測不到皮膚含水量下降了。這一數據佐證了之前的實驗結果,見[9]。

自用的倩碧溫和液體潔面皂。主要的界面活性劑是SLES,搭配了氨基酸×甜菜鹼界面活性劑,而且還有鹽(礦物類都是吸油的),在成分表裡排位挺高。推薦大油皮夏天用,其他膚質不推薦。

APG:沒檢測出啥刺激,即使隨著濃度遞增,數據變化也很小。既然刺激沒被發現,也就不談後續所謂「皮膚恢復時長」了。

這一實驗的最終結論是:SLS是最刺激的界面活性劑,會導致嚴重的皮膚問題[5]SLES對皮膚屏障的傷害比SLS小了很多。而最優秀的當屬APG,即使濃度高,也幾乎檢測不出它對皮膚的傷害。

葡萄糖苷基底(APG)潔面推薦,寶拉珍選:歲月屏障凝時保濕潔面。包裝上寫著「適合正常偏干皮膚」,但所有起泡的,都絕不推薦大幹皮使用。

另外,使用SLS後造成的皮膚屏障損傷在短時間內也無法恢復。這一結論佐證了之前的實驗結果,見[6](11位志願者被當作小白鼠參與試驗,把濃度為0.5%的SLS塗在志願者們的胳膊內側,24小時後洗掉。然後,這11位志願者的平均情況是,1小時後皮膚開始發紅,1周之後發現皮膚含水量跌到谷底,17天之後,SLS對皮膚的刺激才消失)。更值得注意的是,SLS造成皮膚損傷的後續恢復時間可能更長(有實驗長達4周,皮膚才顯示基本恢復到用SLS之前的狀態[7]),科研者對它的解釋是:它殘留性強,沖洗不幹凈,會留在角質層里[11] &[58]-[60]。

玉蘭油這款潔面霜,不僅含有SLS,還有酒精。刺激的沒話說。

順帶在這裡說一下,德國幾位皮膚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造成皮膚刺激的行為或者成分(不限於界面活性劑),不一定皮膚當下都能表現出來,很多情況下皮膚的反應會有一個滯後期。也就是說,當下受了刺激,可能沒有任何錶象;但過了一天,皮膚炎症發作了[23]。

就像我們很久不鍛煉之後,忽然跳了個高強度的健身操,真正的肌肉酸疼其實是在兩到三天後才到來。

所以,界面活性劑對皮膚的刺激是會寫入皮膚「記憶」里的。就是說:跟那些皮膚沒有受過刺激的人比,曾被刺激過(包括一切刺激,不限於界面活性劑)的皮膚(即使是已經經過了10周的恢復重建期,看上去已經很健康的皮膚)抵抗力已經下降,對後續別的刺激的反應更大

花王(KAO)公司的科研者把7種不同的界面活性劑(濃度均為2%)用在10位健康的實驗者皮膚上,為了持續觀察皮膚的當下反應和後續變化,實驗持續了2周(保持室內溫度,濕度恆定)。結果發現:SLS最糟糕,除了當下就會造成皮膚含水量的急速下降,還會隨著使用時間長度的增加,皮膚含水量繼續降低;而其他界面活性劑只在使用第一次時造成了一些皮膚含水量下降,而且之後累積使用,皮膚好像有了慣性,皮了,維持下降的數值不變了[51]。

推薦:花王公司,科潤浸潤保濕潔面泡沫,氨基酸基底(月桂醯天冬氨酸),適合稍微出點油至混合性皮膚。大油田恐怕不夠。

再來說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實驗。2011年,咱們上海皮膚病醫院的幾位研究者想研究一下SLS對皮膚的刺激程度,先用3種刺激方式造成皮膚屏障受損,包括:

1%的SLS(代表化學刺激);

透明膠帶貼在皮膚上,然後把皮膚屏障一併撕下來(代表物理刺激),重複10次這個動作;

用紅斑劑量為0.75的短波紫外線UVB照射皮膚(代表環境刺激);

以及以上三種方式的混搭刺激

觀測了8天之後,得出結論是:刺激手段越豐富,對皮膚刺激越強

然後,再把0.5%的SLS用在之前受過刺激的這些皮膚上,以及用在之前沒有受過這些刺激的皮膚上,發現:

相比之前沒有受過刺激的皮膚,這些之前被紫外線輻射過,被暴力撕扯過,以及被界面活性劑刺激過的皮膚,呈現出了對這0.5%的SLS更激烈的過敏反應。科研者的解釋是:皮膚屏障之前已經被破壞的很嚴重了,相當於皮膚上打開了裂縫,於是能讓SLS的穿透性增強,進一步傷害皮膚 [22]。

看到這裡的小夥伴是不是越來越明白我為啥一直呼籲「請溫柔對待皮膚,把有可能傷害到我們皮膚的成分和因素都降到最低」了吧?

皮膚是有腦子,有脾氣的!它會和你溝通,而這個溝通的反饋,取決於你怎麼伺候它!

怪不得我的城牆皮堅不可摧,要不是你們隔三差五催著出潔面,我也不會注意到我平時接觸的產品有多健康。研究了一下自己浴室里的東西,真是覺得自己的選擇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浴室用的東西吧。

左起:DermaVeen公司超溫和燕麥沐浴液(標識了無皂基,我用這個沐浴液洗過臉,還挺好的),剛買的燕麥洗髮水(標識了無皂基,pH平衡,以及各種無添加),Ego公司QV溫和洗髮水(標識了無皂基),紅印牙膏(標識了無SLS)。澳洲這幾個企業真的棒,在葯妝店售賣的產品真的是良心!

突然感覺自己是一個皮質Q彈的豬豬阿姨。更想跟你們說的是:也許,當一整套理念形成之後,這套理念就會在不自覺的時候引導人去做選擇,避免傷害。

2. 單一界面活性劑之間的混搭

雖然在上面這個部分中提到要爭取避開SLS,但其實SLS對於皮膚的傷害是有辦法降低的,怎麼搞?把它和其他界面活性劑混搭在產品中。

聯合利華公司(Unilever)的幾位科研者做了實驗,測試了幾種常見的界面活性劑單獨使用時 VS 混合搭配時,分別對皮膚的刺激程度。

過程:31名志願者,接觸兩種常見界面活性劑4小時,然後洗掉。

實驗結果顯示:單獨使用濃度為20%的SLS造成的皮膚刺激為84%,單獨使用同樣濃度的DDAB(Dimethyl dodecyl amido betaine /二甲基十二烷基醯胺甜菜鹼)造成的皮膚刺激為94%;

但是,

還是按照各20%濃度把兩者混合起來,造成的皮膚刺激降低為了44%;濃度再減去一半時(分別為10%)混合,造成的皮膚刺激進一步下降,為31%。

科研者對這一實驗結果的解釋為:當各個單一界面活性劑的濃度下降時,它們對於皮膚蛋白質的瓦解能力也隨之下降,所以大大降低了對皮膚的刺激性[22]。

你毒,我也毒,嘿,我們組團禍害老百姓之前先內部打一架,殺敵前先自損八百再說!

也就是說,潔面產品中界面活性劑的搭配很重要。即使含有非常刺激的SLS,如果能夠很好的把別的界面活性劑搭配起來,不僅能夠幫助降低皮膚最終所受到的刺激[10] & [11],還能幫助提高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81]。

於是,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一款潔面產品的刺激程度,不能靠推斷產品中含有的某單一界面活性劑去推測。

推薦:寶拉珍選大地之源完美潔面著哩,是葡萄糖苷×椰油醯×氨基酸基底混搭。適合混合皮至油皮。

這一結論又被美國加州大學幾位化學工程研究者的實驗佐證:把SLS和三甲基十二烷基銨溴化物(dodecyl trimethylammoniumbromide /C12TAB)搭配,後者能夠顯著降低前者對皮膚屏障的傷害[25]。

有小夥伴可能要說了,「那既然SLS搭配的好的話能大大降低它的刺激,那我為什麼還要避開它呢?」上組實驗數據感受一下[17]:

實驗對比了幾種界面活性劑,水,界面活性劑混搭做出的固體皂,以及皂基對皮膚的刺激,包括兩個指標:1,對皮膚蛋白的刺激;1,對油脂和脂肪酸的清除能力。

幾種界面活性劑分別是:SLSAPG/alkyl polyglucoside/烷基聚葡萄糖苷,SLES/sodium laurethsulphate/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CAPB/cocamidopropyl Betaine/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合成物,以及SCI/ sodium cocoyl isethionate/椰油醯羥乙磺酸鈉。

實驗結果:

1. 對皮膚蛋白的刺激:SLS>皂基>SCI>混搭固體皂>SLES+CAPB>水>APG;

2. 拔除油脂&脂肪酸的綜合能力:APG>SLS>SLES+CAPB>SCI。

總結就是:

SLS是個雙料貨,是唯一對皮膚蛋白以及皮膚屏障內脂質成分都傷害很大的界面活性劑,對蛋白質的損傷比皂基還厲害些。其他的:傷脂質厲害的,不傷蛋白(APG);傷蛋白嚴重的,不傷脂質(SCI)。

一般的小哥不是沒積蓄給妹子花,就是有錢卻忙的要死而冷落妹子。就你(SLS)不務正業還劈腿約炮。

這裡可能有童鞋可能要說:那看來APG是最棒的界面活性劑啊,去油,還不傷蛋白質。

不能完全這麼看。因為:脂類是皮膚屏障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皮膚角質層脂質的結構主要由4種物質組成:神經醯胺40%,膽固醇25%,膽固醇硫酸鹽10%,剩下的10%是脂肪酸 [89]。

回頭再看一下上面那組實驗第二張圖,被測試的是膽固醇和脂肪酸,是皮膚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這個實驗的局限性是,只測試了這兩種脂質,那神經醯胺呢?去除情況如何?難以推斷。

任何界面活性劑都不是「智能」的,做不到分辨哪些是需要去掉的油脂,哪些是需要為皮膚留下的屏障組成部分。人家黑山老妖只吸小鮮肉的血,界面活性劑可沒這個智商,只會遇上油脂就吞掉!

所以,去油力強的另一面,就是傷害皮膚。大家再回頭看一下,那個總被和SLS放在一起說的SLES,發現了嗎?它和CAPB配合起來,其實挺溫和的,對蛋白質和脂質的傷害都不大。

CAPB(甜菜鹼基底界面活性劑),有實驗結果顯示,它的毒性比SLS還大[8] & [18]呢。

推薦:聯合利華公司simple保濕潔面著哩,SLES×葡萄糖苷×甜菜鹼基底復配混搭。適合混油皮。

所以,哪有什麼完美的界面活性劑!您可千萬別指望這類玩意是人民幣!

3. 皂基被說的有可怕,氨基酸基底就被吹的有多神話

看到這裡小夥伴估計要說了,上面那個圖,顯示皂基傷害蛋白質也不輕啊,也一定要避開,什麼甜菜鹼也有毒性,所以,我還是老老實實選氨基酸潔面吧!

現在分別說。

關於皂基

潔面產品最初是固體皂狀(bar)的,是脂肪酸×鹼發生化學反應的產物[78]。如下:

這款最著名的皂基潔面皂,已經是倩碧潔面皂里最溫和的一款了,大家在產品成分表上看準椰油酸鈉/棕櫚油酸鈉/棕櫚仁油酸鈉/Sodium palmate/Sodium cocoate/Sodium palm kernelate字樣,就是妥妥的皂基成分。倩碧這麼不錯的牌子,搬起三部曲砸自己的腳,也是神奇的宣傳腦迴路。

而再來看看良心公司做出的皂,就在葯妝店不起眼的地方:

再贊一次澳洲DermaVeen公司的產品:燕麥皂,標識了不含皂基,無SLS/SLES,以及各種無添加。界面活性劑系統是:椰油醯羥乙磺酸鈉×月桂醇琥珀酸二鈉×甜菜鹼,另外還復配了甘油,蓖麻籽油,溫和上再加溫和。

而如今,液態潔面產品的出現,因為有水作為溶液,讓更多的添加和更好的配方實現了最大可能性,而且這個液體本身的pH值也是可以好好調劑一下的。

但是,有多用心的皂狀產品,就有多不求上進的液狀產品,秉承了固體皂狀的niao性(鹼性強,pH在9.5-13之間),死不悔改,只追求快速起泡,快點把油全部去掉,洗完了爽,至於乾燥脫皮發紅等等一系列後遺症,它們才不關心呢。如下典型:

這是資生堂洗顏專科潔面泡的成分表,紅標出的是皂基成分(居然還有酒精,哦,我的天哪)。大家在自己的潔面產品上找一下,看有沒有: potassium hydroxide/氫氧化鉀,和(或)potassium myristate/肉豆蔻酸鉀,如果有,並且排在高位,就是皂基的核心成分:

而在這個成分表上我紅標出來的3種脂肪酸(××× acid),其實都是蔗糖酯(Sucrose esters/SEs)的組成部分,如果在成分表上不和鹼同時出現,就是好成分。這類脂肪酸常見的有:

Lauric acid(月桂酸), Myristic acid (肉豆蔻酸),Palmitic acid(棕櫚酸),Stearic acid(硬脂酸),Oleic acid(油酸),Behenic acid(二十二烷酸),Erucic acid(芥酸)[26]。

另外,液態的好處還在於:不管用的是什麼界面活性劑,它都被溶在液體里,而這個液體的性狀是可以好好調劑一下的。

推薦:貝德瑪卸妝水。以水為基底,加入了甘油酸酯幫助溶解油脂,黃瓜提取物以及幾種糖醇幫助皮膚舒緩,不能更溫和。用它擦掉粉底液是沒問題的。至於睫毛膏等重點彩妝,困難。

關於氨基酸基底

我一直挺好奇這個概念是怎麼炒起來的,是不是科顏氏這款著名的洗髮水?

這貨其實也不是純氨基酸,也復配了椰油基硫酸鈉。鬧心的是,還有各種刺激成分。

真相是:氨基酸基底≠最好,它不是神,它和其他界面活性劑一樣,也有缺陷。

具體表現在:

1. 氨基酸基底照樣有刺激性,所謂的「氨基酸基底」也是合成物,配方的不同,個體需求的不同,最終的產品未必刺激性就一定小[50];

2. 實驗顯示,氨基酸基底里小分類也多,雙鏈條的氨基酸比單鏈條的要毒性小,但更容易造成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24];

3. 另外還有日本科研者通過實驗比較了氨基酸界面活性劑和SLES在5%濃度時對皮膚細胞的損傷,發現氨基酸界面活性劑(sodium N-lauroyl glutamate/月桂醯基谷氨酸鈉)對細胞活性的刺激是SLES(sodium laureth sulphate/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的3倍(前者45.0%,後者19.1%),然後表示不是所有氨基酸基底都溫和,建議科研界把所有「氨基酸」範疇類的界面活性劑都研究一遍[51];

「建議科研界把所有「氨基酸」範疇類的界面活性劑都研究一遍」。。。哈哈哈。。。這篇報告是2016年發的,可見在「氨基酸潔面」這一領域的研究還多麼不成熟。

不過大家如果真的很喜歡氨基酸潔面,除了上述推薦的科潤浸潤保濕潔面泡沫,還強烈推薦我自用的這個:

推薦:聯合利華simple維生素泡沫潔面,界面活性劑系統用的是氨基酸(椰油醯甘氨酸鉀)×月桂醯基乙酸鈉,還復配了甘油,尿囊素,維生素b5,抗壞血酸作為保濕舒緩成分。配方非常完美了。

還不錯的一款:芙麗芳絲泡沫潔面,界面活性劑系統是氨基酸(椰油醯甘氨酸鉀)×月桂醇琥珀酸二鈉。另外復配了煙醯胺,大豆,川穹,陳皮,甘草,薏苡等植物,幫助消炎。

但話還是說回來:氨基酸基底也是界面活性劑,配方不好的話,照樣會拔干,讓屏障受損。有不少科研者就提出:皮膚角質層含水量的變化,對於評估這個界面活性劑的刺激程度是非常靠譜的指標[52]-[54]。

所以,我非常嚴肅的建議你:只要你是大幹皮,還是放棄任何起泡的潔面產品吧,包括氨基酸潔面。

在今天這篇文章結束之前,拉個典型出來吧。後台點播悅木之源的留言都要炸了,搞得我有點小無奈,後續我會不會專門開篇寫悅目之源我也不知道,但這裡就拿這個品牌這個新穎的潔面棒來表達一下我對這個品牌的態度吧。

我直接在官方全成分列表上做了標註,讓大家看的更直觀一點,這個產品有多刺激:

圖片來源:https://www.origins.com/product/15342/43726/skincare/cleanse/face-wash-and-cleansers/modern-friction/cleansing-stick-with-exfoliating-white-purple-rice

劃紅線的是皂基組合;劃紫線的是一眾香精油組合成的香料,包括檸檬,甜橙,薄荷,佛手柑,樟腦,等等;劃綠線的是氨基酸基底(椰油醯谷氨酸鈉×椰油基葡萄糖苷)。

皂基在最前,香料也這麼重,把那麼好的清潔成分放在最後,這到底玩的是啥呢?看不懂啊。

前三章節的內容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對潔面產品的雷區已經有了個基本的理念,想種草的可以開始選擇一下了。

哦對了,讀者們要的靠譜日本代購 & 澳洲代購(正打算髮文章,日本代購先生居然註冊了知乎 @i福岡日代,)不過這裡還是貼一下他們的微信二維碼:

u.wechat.com/IJVN3EPg19 (二維碼自動識別)

u.wechat.com/MGjzKCZlu4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後三章節屬於進階部分,下期再發。希望我做出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

最後的最後,還是祝大家,美顏盛世,財色兼收~

更多產品推薦 & 吐槽,以及回復讀者的留言,請進入公眾號『文小靜護顏所』查看~

參考文獻:

(部分參考文獻和文章對應不上,因為我在做內容的時候是邊做邊加的,按照資料分了6個主題,選出了90+篇權威學術期刊的參考文獻,這篇只貼上來上半部分。懶得重頭整理一遍啦,眼睛要瞎,對這部分有興趣的知友請等我把下篇發出來之後再一併對應文章吧。)

[1] Effendy I, Maibach HI. (1995). Surfactants and experimental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Contact Dermatitis.

[2] Effendy I,Maibach HI. (1996). Detergent and skin irritation. Clin Dermatol.

[3] Fisher』s.Contact Dermatitis, 4th edn. 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Maryland, USA,1995

[4] Loffler, H., & Happle, R.(2003). Profile of irritant patch testing with detergents: sodium lauryl sulfate, sodium laureth sulfate and alkyl polyglucoside. Contact Dermatitis.

[5] Dihoom M, Mahmoud G S,Sudani Oh. (1996). An outbreak of hand dermatitis among workers using sodium lauryl sulfate for skin cleansing. Contact Dermatitis.

[6] Wilhelm K P, Freitag G, Wolff Hh. (1994). Surfactant-induced skin irritation and skin repair: evaluation of the acute human irritation model by noninvasive techniques. J Am Acad Dermatol.

[7] Lee J Y, Effendy I, Maibach H I. (1997). Acute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recovery time in man. ContactDermatitis.

[8] Effendy I, Maibach HI. (1995). Surfactants and experimental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Contact Dermatitis.

[9] Barany E, Lindberg M, Loden M. (1999). 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kin damage and recovery after exposure to different surfactants. Contact Dermatitis.

[10] Rhein L D, Simion F A, Hill R L, Cagan Rh, Mattai J, Maibach H I. (1990). Human cutaneous response to a mixed surfactant system: role of solution phenomena in controlling surfactant irritation. Dermatologica.

[11] Rhein L D. (1997). Review of properties of surfactants that determine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stratum corneum. J SocCosmet Chem.

[12] Froebe CL, Simion FA, Rhein LD et al. (1990). Stratumcorneum lipid removal by surfactants: relation to in vivo irritation.Dermatologica.

[13] Berardesca E. La detersione. In: Caputo, R, Monti,M, eds.(1995). Manuale Di Dermocosmetologia Medica. Raffaello Cortina Editore, Milano,Italy.

[14] Lang G, Spengler J. Abstracts of the XIVthI.F.S.C.C.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Cosmetic Chemists)Congress in Barcelona 1986; Cosmetics Toiletries 1988.

[15] Friedman M, Wolf R. (1996). Chemistry of soaps and detergents: various types of commercial products and their ingredients. Clin Dermatol.

[16] Di Nardo, A., Sugino, K.,Wertz, P., Ademola, J., & Maibach, H. I. (1996). Sodium Lauryl Sulfate(SLS) induced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a correlation study betweenceramides and in vivo parameters of irritation. Contact Dermatitis.

[17] Ananthapadmanabhan KP, Moore DJ, Subramanyan K, et al. (2004). Cleansing without compromise: the impact of cleansers on the skin barrier and the technology of mild cleansing. Dermatol Ther.

[18] Korting HC, Herzinger T, Hartinger A, et al. (1994). Discrimination of the irritancy potential of surfactants in vitro by two cytotoxicity assays using normal human keratinocytes, HaCaT cells and 3T3 mouse fibroblast: correlation with in vivo data from a soap chamber assay. J DermatolSci 1994

[19] COLIPA Guidelines – Product Test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Human Skin Compatibility, edition of 1997: Data on file: COLIPA–. The European Cosmetics Association.

[20] Tupker RA, Bunte EE, Fidler V, et al. (1999). Irritancyranking of anionic detergents using one-time occlusive, repeated occlusive and repeated open tests. Contact Dermatitis.

[21] Wu, Y., Wang, X., Tan, Y., Cheng, Y., & Liu, N.(2011). The effect of damaged skin barrier induced by subclinical irritation on the sequential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Cutaneous and Ocular Toxicology.

[22] HALL-MANNING, T. J., HOLLAND, G. H., RENNIE, G., et al. (1998). Skin Irritation Potential of MixedSurfactant System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3] Fluhr, J. W., Kelterer, D., Fuchs, S., et al.(2005). Additive Impairment of the Barrier Function and Irritation by biogenic amines and Sodium Lauryl Sulphate: A Controlled in vivo Tandem irritation study.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4] Vinardell, M. P., Benavides, T., Mitjans, M., et al.(2008).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cytotoxicity and phototoxicity of mono and diacylglycerol amino acid-based surfactant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5]JAMES-SMITH, M. A., HELLNER, B., ANNUNZIATO, N., & MITRAGOTRI, S. (2011).Effect of Surfactant Mixtures on Skin Structure and Barrier Properties.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6] Szuts, A., & Szabó-Révész, P. (2012). Sucrose esters as natural surfactantsin drug delivery systems—A mini-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7] Schwindt DA, Wilhelm KP, Miller DL, Maibach HI. (1998). Cumulative irritation in older and younger skin: a comparison. Acta Derm Venereol.

[28] Baranda, L., González-Amaro, R., Torres-Alvarez, B., Alvarez, C., &Ramírez. (2002). Correlation between pH and irritant effect of cleansers marketed for dry skin.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Dermatology.

[29] Rhein LD, Robbins CR, Kernee K, Cantore R. (1986). Surfactant structure effects on swelling of isolated human stratum corneum. J Soc Cosmet Chem.

[30] Wilhelm KP, Cua AB, Wolff HH, Maibach HI. (1994).Predicting surfactant induced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 in vivo prediction of the irritation potential of anionic surfactants. J Invest Dermatol.

[31] Wihelm KP, Wolff HH, Maibach HI. (1994). Effects of surfactants on skin hydration. In: Elsner P, Berardesca E, Maibach HI, eds.Bioengineering of the Skin: Water and the Stratum Corneum. Boca Raton, FL: CRCPress.

[32] Imokawa G, Sumura K, Katsumi M. (1975). Study on skin roughness caused by surfactants. II. Correlation between protein denaturation and skin roughness. J Am Oil Chem Soc.

[33] Prottey C, Ferguson T. (1975).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skin irritation potential of soaps and detergents. J Soc Cosmet Chem.

[34] Korting, H.C., Kober, M., Mueller, M. and Braun-Falco, O. (1987). Influence of repeated washings with soap and synthetic detergents on pH and resident flora of the skin of forehead and forearm. Acta Derm. Venereol.

[35] Rhein LD. (1997). In vitro interaction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effects of surfactants on skin. In: Rieger MM, Rhein LD, eds.Surfactants in Cosmetics. Surfactant Science Series. New York, NY: MarcelDekker.

[36] Imokawa G. (1997). Surfactant mildness. In: Rieger MM, RheinLD, eds. Surfactants in Cosmetics. Surfactant Science Series. New York, NY: Marcel Dekker.

[37] Rawlings AW, Watkinson A, Rogers J, Mayo HJ, ScottI R. (1994). Abnormalities in stratum corneum structure, lipid composition, and desmosome degradation in soap-induced winter xerosis. J Soc Cosmet Chem.

[38] Froebe CL, Simion FA, Rhein LD, Cagan RH, Kligman A.(1990). Stratum corneum lipid removal by surfactants: relation to in vivo irritation.Dermatologica.

[39]Downing DT, Abraham W, Wegner KK, Willman KW, Marshal JL. (1993). Partition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into stratum corneum lipid liposomes. Arch Dermatol Res.

[40] M. Gloor, B. Senger, M. Langenauer, & J. W. Fluhr. (2004). On the course of the irritant reaction after irritation with sodium lauryl sulphate.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41] J. L. Leveque, J. de Rigal, D. Saint-Leger, & D.Billy. (1993). How does sodium lauryl sulfate alter the skin barrier function in man?A multiparametric approach. Skin Pharmacology.

[42] P. G. M. Van der Valk, J. P. Nater, & E. Bleumink. (1984). Skin irritancy of surfactants as assessed by water vapor loss measurements.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43] J. Aramaki, C. L¨offler, S. Kawana, I. Effendy, R. Happle, & H. L¨offler. (2001). Irritant patch testing with sodium lauryl sulphate: interrelation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 British Journal ofDermatology.

[44] H. T¨orm¨a, M. Lindberg, & B. Berne. (2008). Skin barrierdisruption by sodium lauryl sulfate-exposure alters the expressions ofinvolucrin, transglutaminase 1, profilaggrin, and kallikreins during the repairphase in human skin in vivo.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45] M. Denda. (2001). Epidermal proliferative response inducedby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varies with environmental humidity.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推薦閱讀:

微針交流和看法
真假代購,應該如何辨別?
使用伊思蝸牛霜的注意事項?
美麗不昂貴之尋寶Byphasse蓓昂斯
李澤庭:美容連鎖晨會該如何開展?

TAG:美容護膚 | 基礎護膚 | 潔面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