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項梁沒在定陶戰死,劉邦還能於定陶稱帝嗎?

秦二世時,章邯率軍平定叛亂,於定陶斬殺楚軍統帥項梁,而後率軍北上擊趙。

後楚懷王熊心趁機拿過軍事指揮權,並對楚軍中幾個重要勢力進行分封。

其中,劉邦被任命為為碭郡長,封武安侯,將碭郡兵;項羽被封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被封為司徒,呂臣的父親呂青被封為令尹。

楚懷王在對楚軍進行一番洗牌後,制定了分兵策略,一隊應趙國之邀,北上救趙,一隊「扶義而西」,繼續攻秦。

宋義、項羽、范增得到北上救趙的任務,劉邦得到西進的任務,由此,劉項之爭埋下。六年後,劉邦於垓下擊敗項羽,在定陶被擁立為帝。

倘使項梁沒在定陶戰死,劉邦還能否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呢?還能否即皇帝位,成為天下共主,開創兩漢四百年的基業呢?

講實在的,很難說,但劉邦稱帝的可能依然存在,只不過相對來說比較小。

  • 劉邦君臣目標更清晰、領導班子更完善。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談到作《史記》的目的,「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後世研究者認為,《史記》的確達到了司馬遷所要達到的目的。

那麼,司馬遷的「一家之言」有哪些呢?這個問題很大,我們先不去管它,今天只說一點,即天道有報,什麼是天道有報呢?

這在《伯夷列傳》中體現得比較明確,司馬遷化用孔子的話評論叔齊伯夷,司馬遷說,「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在司馬遷看來,這便是天道有報,你求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求的是仁,你最終也會得到仁的名。

其實不單是《伯夷列傳》,在別的篇章中,這種天道有報的意思,也時有體現。

如李斯,司馬遷寫李斯看到廁鼠,想起倉鼠,因此不欲久處卑賤之位,從而西進事秦,終於爬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

如韓信,司馬遷寫韓信少懷大志,將母親的墳墓埋在一大塊高地上,也終於由一個連飯都吃不上的平民成為高高在上的楚王;

如張良,司馬遷寫張良矢志為韓復仇,雖在博朗沙刺秦失敗,但最後還是以劉邦謀臣的身份,見證了秦王子嬰捧著玉璽向劉邦投降的場面。

我們注意到,跟其他諸侯不一樣,劉邦君臣起事時,舉動就很特殊:

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旗,幟皆赤。由所殺蛇白帝子,殺者赤帝子,故尚赤。

這裡有兩點與眾不同。

第一點是稱「沛公」而不稱王,「公」是一個模糊的字,可大可小,「公」字含而不露,甚有智慧;

第二點是「祀黃帝祭蚩尤」,這一舉動背後包含的野心不言而喻,同時配以「殺白帝子」的傳奇故事,更能凸顯野心。

而項羽叔侄起事時就很平常了,殺人,自稱會稽守,整個就是一軍人政府;

比劉邦項羽早一些的陳勝吳廣,目標則更是明確,「王侯將相」嘛,陳勝為了稱王,都能拒絕張耳陳餘「成帝業」的戰略;

田儋三兄弟,目標也就僅僅是在齊地稱王罷了;

魏咎、魏豹、武臣、韓廣等,目標也只是稱王。

按照司馬遷天道有報的思路,劉邦君臣必然一統天下。

其實,天道有報的思路背後,蘊藏的是目標導向,一個團隊有什麼樣的目標,便會向什麼目標努力,劉邦君臣的目標是一統天下,所以會一直向著一統天下的目標努力。

雖然劉邦君臣起事之處因雍齒的叛變而受阻,但劉邦君臣並沒放棄一統天下的目標,在投靠項梁後,劉邦君臣和項梁一起擁立義帝,又在項梁死後得到西進的任務,都是因為劉邦君臣目標明確。

正是因為劉邦君臣目標明確,所以即便項梁不死,劉邦君臣也會向著自己的目標挺進。

與目標相配的是,劉邦君臣搭建的領導班子非常完善,早在起事之初,蕭何就作為開始履行丞相職責,這與項家那種軍政府截然不同;

同時,為了吸納人才,劉邦君臣並沒有採用齊之田氏那種任人唯親的策略,劉邦四弟劉交,劉邦族人劉賈、劉澤雖然從軍,但並沒有擔任要職。

  • 項梁定陶戰敗,決定了楚國政治格局的變化。

雖然劉邦率部投靠了項梁,但項梁對於劉邦,只有名義上的指揮權,並不能徹底干涉劉邦君臣的行動。

項梁的楚軍,之所以能夠迅速壯大,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是項梁的軍事才能比較強,能通過戰爭的手段迅速擴充部隊;

第二個原因是項梁借著項燕的名望,能吸引一些諸侯率部來投,如陳嬰;

第三個原因是項梁擁立楚懷王后,能夠打著復楚的旗號繼續擴充部隊。

但是,在那樣一個有兵便是王的時代,別人率部來投靠你,只不過是尊你為一聲老大哥罷了,如果你沒有善待人家,人家依舊會率部投靠別人或是自立為王的,因此,項梁雖籠到好多軍隊,但實際上,項梁只對這些軍隊有名義上的指揮權罷了。

同樣的,項梁死後,楚懷王熊心從盱台跑到彭城,奪了項羽、呂臣等人的軍權,也是拿去了表面上的指揮權而已,楚懷王在拿去表面上的指揮權時,還得對劉邦、項羽、呂臣進行封賞。

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

從楚懷王對劉邦、項羽、呂臣等人的封賞來看,這時的劉邦,軍事實力當和項羽不相上下,和呂臣有一定的差距。

綜合《高祖本紀》、《項羽本紀》、《陳涉世家、》《黥布列傳》的信息來看,當時的楚軍,主要有五大來源。

一是項梁、項羽收攏的軍隊,此為項家的嫡系,在劉邦投奔前,應有三萬左右。

二是陳嬰領來的兩萬人,但陳嬰毫無軍事才能,所以應當是交出了軍權,安心地做了上柱國;

三是呂臣帶來的蒼頭軍,人數不詳,但從呂臣父子皆被楚懷王封賞來看,當不次於陳嬰;

四是英布、蒲將軍等人的軍隊,蒲將軍的人數不明,而後也一直在項羽帳下活動,料想應少於英布的軍隊,而英布的軍隊只有幾千人,因此,蒲將軍和英布的軍隊加起來,應當少於五千。

這時候,楚軍共有軍隊六七萬。

五是劉邦帶去的軍隊,人數不詳,但從劉邦也能被楚懷王封為侯爵來看,人數當遠超英布,低於陳嬰和呂臣。

劉邦起事時即有三千兵,在雍齒叛變引兵攻碭時還有五六千人,但這五六千人卻打不下雍齒佔據的豐,而後得到項梁的五千兵與十大將,才在雍齒逃跑的情況下拿下豐,因此,豐地的人馬,怎麼說也得有五六千,所以劉邦帶到楚國的兵,往少了說也得有一萬人。

我們可以看到,項梁、項羽的直系部隊,也就只有三萬左右,項梁又在定陶戰敗,全軍覆沒,即便是項梁沒有戰死,直系部隊也沒法壓制住其他諸侯,加上必須為戰敗負責,所以項梁怕是也得失去表面上的指揮權。

我們說得再直白點,楚國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主要在於項梁兵敗定陶,不在於項梁死於定陶。

  • 項梁若不死,劉邦依舊有西進關中的可能。

項梁兵敗定陶後,楚國上下進行了反思,認為昔日的策略有問題,於是改弦更張,提出「扶義而西」的政治戰略:

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

比起之前率軍攻城略地的思路,「扶義而西」的確技高一籌,但也困難重重,孤軍西去,無依無援,僅憑一個「義」字,就能拿下城池嗎?

所以,即便楚懷王拿關中畫大餅,搞出一個「先入關者為王」的盟約,當時的楚國實力派,也幾乎都不敢去踐行這一戰略。

唯有項羽和劉邦表示願意去,但項羽願意去的原因是仇恨:

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

項羽的這種憤恨之情,顯然與「扶義而西」的戰略相悖,所以項羽沒領到西進的任務。

倘使項梁不死,項梁是否會跟項羽一樣,表示願意西進呢?或許會,或許不會,不好說,一半一半。

如果項梁痛定思痛,也認為曾經的攻城略地的思路有問題,則可能會願意西進,如果項梁只認為自己的失敗是戰術問題而非戰略問題,並不會願意西進。

如果項梁願意西進,是否能領到西進的任務呢?一半一半。

但如果是項梁西進,有一個很大的隱患,即章邯。

《史記》中明確記載了,章邯之所以北上擊趙,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項梁兵敗定陶。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大破之。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

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擊盜,殺陳勝城父,破項梁定陶,滅魏咎臨濟。楚地盜名將已死,章邯乃北渡河,擊趙王歇等於鉅鹿。

以上三段文字分別出自《高祖本紀》、《項羽本紀》、《秦始皇本紀》,三段文字都提到了項梁兵敗定陶。

但在《秦始皇本紀》中明確說明了,章邯之所以北上,除了項梁兵敗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作為楚地名將的項梁已死,如果項梁不死,怕是章邯要追著項梁打的。

因此,項梁即便西進,也躲不開章邯,所以項梁怕是沒機會去完成「扶義而西」了,這是項梁的宿命。

正如楚漢之爭中,劉邦跟韓信的分工,只能是劉邦正面牽制項羽,韓信開闢第二戰場,這是劉邦逃不開的宿命。

棋逢對手將遇良材,說得便是項梁和劉邦的宿命。

由此,「扶義而西」的任務,十之八九還得落到劉邦手裡。

一旦劉邦西進,則還是很有可能拿下關中,進而在關中稱王的,然後,劉邦憑藉關中的地理優勢和自己的人才優勢,依舊有一統天下的可能。

參考資料:《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陳涉世家》、《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史記·黥布列傳》。

推薦閱讀:

國士無雙者,唯大將軍韓信,忍胯下之辱,至垓下全殲項楚,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爭鋒
項羽是誰?項羽活了多少歲
【西漢篇】第十一篇·西楚降將·上柱國·堂邑侯·陳嬰
閑說西楚霸王項羽二三事

TAG:項羽 | 劉邦 | 史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