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孩教育

論小孩教育就得從中國計劃生育政策開始講起。

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從1971年全面開展,這項政策使中國總生育率很快從1970年的5.8%降到1980年的2.24%,開始接近世代更替水平。這一政策控制了中國總體人口基數,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貢獻,為國家的富裕和富強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憲法明文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憲法同時還規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而婚姻法則將計劃生育作為一個基本原則確立在總則之中。概括的講,計劃生育就是指有計劃的調節人口的增長速度,使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60年代以後出生的夫妻家庭基本上是一個小孩(除了少數民族地區),80、90年代出生的城鎮夫妻有些已沒有生育的想法,出於生存壓力或者新時代有關特點導致。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有關資料:2018年中國人口總人數預計達到13.9008億,其中:男女比例為男性51.90%,女性48.10%(人口男女比例為104.81:100),男性人口數量為71137萬人,女性人口數量為67871萬人。在這樣的一個生育政策控制的國家裡(雖然2016年開始放開了計劃生育控制政策),已導致了一些社會、教育等相關問題,最最重要的是小孩教育。

曾經社會上流行的「小皇帝」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對於小孩教育的正規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如何教育小孩還是有許多方面值得研究討論,我從自家小孩的教育成長談談當今小孩教育問題。

一、做好小孩成長的規劃

既然讓小孩生下來,就得為他的一生擔負起責任來。為他做好人生規劃是第一重要的,讓他成為什麼樣的人,讓他將來有什麼樣的成就等等都是自他出生後就得考慮的。

1、長得帥些

在他媽媽懷孕起,除了營養、母親的心態等外,還需要讓他有長帥的因子。我們在床前張貼了一幅漂亮的娃娃照片,讓他媽媽早起、晚睡或者期間隨時能看到這張照片,這種心靈感應我認為還是有效果的,至少在我們的小孩身上看到的。

2、從早討論人生

我們在小孩六歲時就和他共同討論他未來之路,首先得有良好的教育,能上優秀的學校;其次,未來的理想或者夢想是什麼?成為什麼樣的優秀人才?第三,對自己的行為要負責;第四,做到安全、健康第一,其他依次排列;第五,遵守規則,約束自身行為;第六,做到早獨立,早安排。

我們基於以上六點,在小孩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加入他的人生髮展階段。例如,要上好的學校,就得早點做好規劃:小學(中關村四小,當然也折騰一些時間,但目標已定就想盡一切辦法去做!)、中學(初中:通過電腦派號到知春里中學,這是北京海淀區一所中等中學,雖然在入學時考入實驗班,在這三年學習中不斷給他做提醒,高中聯考時怎麼也得上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等等之類的優秀高中,這樣未來才有可能上北大、清華或其他優秀的大學。高中:聯考後離人大附中差5分,最終進入北大附中,北大附中給了他人生關鍵的轉折點,一是北大附中的同學們十分優秀,來自全市最好的學生;二是北大附中的教學管理崇尚獨立自主為主,不在意一兩次考試的好壞,關鍵是掌握學習方法及學習技巧。當然期間小孩從初中開始自主到學而思去參加課外培訓,確實給了他的自信、決心。這一點也很重要,從後期不斷達到優秀就可以看到)。高考時填報志願時,我們給小孩進行評估,對於全國最好的學校近3年錄入分數進行排序分析,再根據小孩平時考試成績,擬定未來可以考入的學校。高中三年對於小孩的成長十分重要,我們給小孩制定了未來應上的學校——清華大學,並查閱了清華大學近3年的錄入最高分數(685分),小孩據此分解各科成績後貼在自己學習檯燈上面,時刻提醒自己應達到的要求。這種心靈感應後來證明十分有效。經過分析後,我們認為他可以填報國內大陸錄取前的一些學校,如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等等。我們評估後認為可以填報,清華大學等學校也報上,這樣可以雙保險,讓小孩有多種選擇達到目標。後來經過努力,他考上了香港科技大學,這對於他的人生又向成功邁向了一大步。當然研究生的深造又是他人生一個重要階段。他選擇了美國密西根大學工學院,這是一所工學(電子工程)排在全球前二的公立大學,當然在我心裡希望他能進入斯坦福大學深造,雖然沒有如願,但也算是一種好的結果,事實證明,他沒有選擇去多倫多大學而去了密西根大學,從這說悠久歷史大學的治學來看,對他的人生成長起了重要的作用。

3、 控制自己

自控對於一個男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論在外交流,還是對於某些事情的做法。他在初中時一直喜歡打遊戲,而且打得很好,他的同學經常打電話向他探討打遊戲的技巧及路徑,後來需要上重點學習,給他談了未來人生的發展路徑及規劃,他需要控制一下自己,抓住主次,對於自己與學習暫時無關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他做到了,很做得很好。我記得他研究生畢業時給我交流時談到這一點,他說,我知道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在主次方面他了解了很清楚,後來做得越來越好。

二、從小獨立

在小孩出生後,就得給他做好成長及人生的規劃,其中一點就是從小獨立自主。我們小孩出生後,從醫院出院就單獨睡覺(小床放在父母床邊)。稍微大一點(如10歲時)希望幫助家裡洗碗、洗衣服、拖地等,雖然開始做得不太好,但後來是越做越好,而且掌握一些方法。他考上香港科技大學、到美國西北大學做學生交換、到密西根大學報到學習時,他都是自己打包坐上飛機前往香港或者美國,只是在途中轉機或者到達目的地,通過微信給我們報一下平安而已,其他事情由他自行處理。

我記得《彭博商業周刊》中採訪我時我提到這樣的與兒子通過微信交流情景:

父子之間的溝通是十分默契,這是長時間形成的相互規則,不需要更多的語言,之間的規則自動形成而理解。去年7月他有幸獲得Google Offer,並去參加工作,12月回到廣州之後去日本旅行,途中也採用類似語言彙報途中的平安。

三、養成好習慣

好習慣對於一個小孩的成長以至道成人十分重要,可以帶到終身。陶行知曾說:知行合一。只有養成好習慣,才能在不自覺中遵守好的習慣。在他成長過程中,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必須先給他制定規則,並在實踐生活中不斷遵守。好的習慣包括:拿筷子的姿勢、穿合適的衣服、尊老愛幼、講求規則、重視自身修養等等。對於生活很多細節做了規定,在生活中不斷改進,提升。這一點他自己也有深刻的體會。他曾經在一次分享Google開發經驗交流會上有一位老總問起:你爸爸對你影響最大的事情是什麼?他略加思考回答:習慣、思維。是的,習慣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對於他的成長、生活樂趣、工作情懷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在生活或者工作遇到什麼難題或者困難,他首先想到向互聯網請教,互聯網是他的最好的老師,不少問題或學問都是通過這個大師傅獲得的。其次,父母的言傳身教及日常示範教育對他也有影響。他善於思考問題,掌握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與他擁有良好的習慣(學習習慣、思考問題習慣等)有密切的關係。

四、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的言傳身對小孩來說是天然的老師,他一出生就看到眼前的父母,不斷在成長過程中模仿學習父母的語言及行為。到了學校老師的關心及示範也有很大的影響。我記得我讀初中時,我的英語一直不好,但遇到一位好的英語老師,對我很好。當時我在農村中學上初中,後轉入市第三中學,入學英語成績為7分,只作對了幾個英語單詞,其他一概不會。英文老師了解這個情況後,要求我每天中中午到她宿舍去背誦英文文章,一學期後我的英語成績大步上升,期末考試竟然考了99分。這個對我的一生影響特別大。

我們在家裡形成學習氣氛,他的媽媽數學系畢業後又到發過巴黎攻讀MBA學位,回國後仍讓做到不斷學習。我數學系研究生畢業後,先後攻讀管理博士學位、長江商學院EMBA、北京大學與福坦莫大學金融管理博士學位等等。我們沒有停下來學習,在認知方面不斷給他以啟發,經常和他討論一些問題。他在過程中不斷啟發自己,提升自己,樹立自信,遇到問題或者困難能找到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

在他完成了大學課程後,我們希望他在國外攻讀碩博連讀,但他還是選擇了先攻讀碩士學位,以後再攻讀博士學位,他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國外博士學位很難讀,時間長不說,難以畢業。我第二個博士學位的攻讀與他這種想法有關,我權當做為示範給他看看我是如何完成這一過程的,希望他能在日後理解我這種苦心。

五、培養心態

人生會經常遇到各種困難或者問題。心態在學習或工作顯得十分重要。為了他有面對考試的心態,在初中階段我在北京帶他參加各種類型的考試,考試結果不是關心的,關心的是如何面對考試及考試過程,考試結果雖然沒有太重視,但我後來發現他對每次考試顯得很從容,考試結果還很不錯。後來參加高考時,在第二天上午參加綜合考試時發現自己考得不好(這門課程在那一年特別難,據說他班裡成績最好的同學有望拿滿分的,後來也只考了280分,滿分是300分,我兒子後來考了260分),情緒有點受影響,我安慰他說,既然成績最好的同學都沒有考好,你又有什麼擔心的呢?總體分數會下來的,不用再擔心,準備下午的英語考試,中午好好休息。後來經過證明,他當時下午的英語考試沒有受到影響,考了135分的好成績。後來高中、大學的各種考試對他來說十分輕鬆,包括後來參加的美國TOFEL考試、GRE考試等等,均順利完成考試,並取得極好的成績(TOFEL110分,GRE339分,其中數學邏輯滿分)。

六、培養思維能力

小孩成長需要讓他自主完成各種複雜性的、不確定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下,小孩要具備很好的思維能力,對於複雜事情有自己的判斷及決策。很多事情,如選擇學校、專業等等,我們主要提供參考意見,最終決策由小孩通過分析研究後做出的。這樣的培養方式有助於他能自己做判斷,父母無法幫助他做最終的決策。

為了能順利培養他這種能力,需要他在面對複雜環境時引導他,他自己要不斷學習,閱讀中外著名文獻(如中外名著、哲學、歷史、三體論等),通過故事、事件等讓他自己受到啟發,同時還會向他介紹父母在處理一些事情的做法。要多拜周圍有學問有能力的人為師,三人行必有我師。拜師學藝是很重要的過程。

總之,小孩成長要有自己的規劃、有好的習慣、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有好的心態、好的學習能力、好最好的自律、好的獨立能力等等。父母是他成長最好的老師,榜樣,遇到一位學校的好老師,也是十分重要的。

(曹國鈞,2018年4月26日於廣州國際醫藥港、跑合網)


推薦閱讀:

在孩子的小時候,如果父母給的教育不當,留下了性格缺陷和心理陰影的話,作為子女,成年後該如何自我克服呢?
自己的父母在外有私生子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你摔你的我摔我的,你發泄我也發泄,就這麼簡單!
女兒老叫我全名,怎麼辦才好?
我繼父和我媽媽吵架,生了妹妹剛1歲。繼父很過分。不知道該不該勸他們離婚?

TAG:家庭教育 | 子女 | 教育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