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年代了,還想做魔法少女?

作者: @長弓手地鼠

監修: @千里茜

魔法少女這玩意兒,打上個世紀從子供向的電視節目里冒出來後。

就突然開始流行了起來,但它到底是什麼許多人都說不太清楚。

這玩意兒一開始並不是什麼大活兒,鳳凰社那伙人在日本的分部突然看到了日本Anime的崛起,想著咱們也得跟個時代潮流。

剛好日本分部那會兒在抱怨,說是「歐洲魔法師並不能代表日本青少年想要看到的形象」。

於是乎,在他們思前想後考慮了一番以後,他們突然想到。

魔法師不一定要是成年人,可以是孩子。

他們可以是強大的,但如同小飛俠一樣形象的人。

著裝自由,童趣,想法也比較孩童化。

就這麼的,日本鳳凰社一個叫橫山光輝的傢伙就一拍腦袋,把美國電視劇《Bewitched》改編了一下,拍了個魔法少女動畫,也就是「魔女莎莉」。

當然,早期的魔女跟魔法少女已經有明顯的區分,而一開始出現的基本都叫魔法使,或者叫魔女。

一開始這個東西的定義是「比一般魔女年齡較小的小魔女」,限定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會煉金,會製藥,會使用魔法,會騎掃把,通常可能還得有點勇敢正義頑強。

像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啊,《小魔女麗寶》啊之類的。

但這種歐洲來的形象在日本並不合適,所以就有人站出來開始想:

「為啥魔法少女就非得是騎掃把,煉藥,玩魔杖的?」

所以,在1973年。

永井豪用《甜心戰士》表達了自己的理解——魔法少女這事兒,不一定要是個法師。

主角如月甜心是一個體內含有「空中元素固定裝置」的美少女仿生人,擁有超於常人的雲動力,持有的裝備可以隨意變換身上的衣服,不同的衣服還能有不同的效果,就像那個被你摁爆了的動力鞋一樣。

而在這個背景中,反派也不是什麼大膜法師,或者說什麼黑暗魔導師。

他們只是一個不斷盜竊藝術品的刺客組織,叫做「豹爪」。

話說回來當年起反派名字真是沒走心過的。

您確定反派真的不是這位仁兄?

而由於不是魔法師皇城PK,所以用的作戰方式也不是吟唱魔法,而是在變身後使用稀奇古怪的道具制服對方。

這個安排雖然有點蝙蝠俠的味道,但也已經跟歐洲國家那種魔法少女童話相差甚遠。

而於是乎,似乎是看到前輩們開創了一條奇怪的道路,無數的後輩們前仆後繼的開始走上黑暗聖堂,哦不,非魔法戰鬥系魔法少女的劇情安排上。

當然,傳統魔法少女系在這個時候也開始了自己的發展,1982年,日本動畫《魔法小仙子》開始開創「魔法少女必須擁有一個吉(yin)祥(shou)物」這個元素。

這種吉祥物的身份一般都比較特殊,寵物,玩偶,魔杖本身各種各樣什麼都有可能。

但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兩對再怎麼瞎胡鬧,都不可能成為戀人……吧?

時間一晃跳到1990年,在這個時候,傳統小魔女系依舊還維持著原有的樣子。

但以《甜心戰士》這類顛覆傳統魔法少女形象的創作則徹底展開來。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美少女戰士》,1994年10月開始連載的動畫《怪盜Saint

Tail》(大陸翻譯為聖少女)便是這個例子下的經典代表。

要提到這個類型,我想最為重心的共同點應該都——變身

美少女戰士中的變身就是這樣一個套路,往往一到兩個角色一集里會拿到完整的變身特寫,這個特寫往往長達1-2分鐘。

而這種變身出現的時候,觀眾往往都認為變身的主體處於無敵狀態,因為在這個變身狀態中,反派要麼在那愣著,要麼在那截圖。

彷彿正在變身的月野兔身上突然多出來一個無敵光環一樣。

而且通常變身完就是一頓爆錘,彷彿打人只需撥12345

變身動畫對於製作而言確實擁有它的好處,能夠比較省作畫,一個鏡頭重複使用。

同時也方便觀眾產生印象。

而在這一類動畫中,戰鬥元素本身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美少女戰士中大部分的橋段都是通過體術和特殊道具完成的,並沒有什麼別的奇怪魔法。

月野兔的踢腿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後續這個類型題材魔法少女作品裡的常用動作,包括以拳交心的《光之美少女》,《魔法少女奈葉vivid》等等。

但這不是我們要聊的主要內容,因為這個變化本身並沒有離開魔法少女這個Class。

對於我來說,我想聊的另一個核心,代表這個世代變化思想的。

則是聖少女。

聖少女是咱的初戀,也是咱認為最不魔法少女的魔法少女

在聖少女中,大家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這個女孩肯定不是一個牛逼的魔法師,頂多算個牛逼的魔術師。

帶有些怪盜味道的女孩用一個不被承認,且隱秘的身份維持自己的正義,去把那些原本屬於當事人的物品還給他,去把被搶來的東西換回去。

聖少女的出現開始影響業內,有一部分做魔法少女或者推理故事的人開始注意到,為什麼我們非要讓他和魔法扯上半點關係呢?我們為什麼不去拍一部怪盜動畫片呢?

這種怪盜動畫往往不是一個人,像貓眼三姐妹這種三人一起的緊身衣體術組合給人一種現代忍者的味道。

而他們的工作則大致相同,劫富濟貧的原則總能給人一種背德的正義感。

在這類動畫中,作為核心表達的內容並不是這些少女的行為本身,而是他們與反派的關係。

還是說回聖少女。

從一個角度來說,千鳥作為聖少女一開始的「反派」,被描繪成一個內心正義正直的少年警探。

帥氣的臉龐,正太的身體,爆棚的正義感。

吸引聖少女一點都不過分。

所以動畫自然也將這種懵懂的情感和對立價值觀的背德感表達了出來,每一次行動都像是一種戲耍。

但就在倒數那幾集里,觀眾們一下子明白過來。

其實男主一直都不是反派,真正的反派是balabala。

這種皆大歡喜的套路慢慢出現在各種各樣這個題材的動畫里。

正派愛上反派,反派和正派相愛相殺,再倒數幾集他們走到一起,最後結婚。

可以說,這是這個類型動畫的一種「幻想」,也是他們表達美好的另一種方式。

雖然現在看來這個套路比較惡臭,但是在當時,這是屬於孩子的美好。

於是,在本著創造以魔法少女為題材,改變傳統小魔女風格的思路上。

日本動畫開始創造能讓觀眾感覺到美好,幸福,沉浸在劇情中的各種魔法少女番劇。

這種類型慢慢被定義成「本格魔法少女」

形式上沒有明確的要求,打鬥上沒有明確的規範。

只要是有一段夢幻的變身(局部或者全部),有一個美好的主旨,帶有一種少女情懷一般的美好。

就可以作為「本格魔法少女」來被解釋。

隨著事件的發展魔法少女開始有了一些固定的元素,比如之前提到的吉祥物,體術戰鬥,魔法杖等等。

通常這種召喚獸給人的印象都是萌物,只有在關鍵時刻才會突然間變身,成為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這種形象的設定使得召喚獸變得更加核心,存在的價值更加的高。

甚至有些召喚獸地位能與男主和女主相當。

而另一方面,潤滑劇情加入的召喚獸元素本身並沒有改變番劇自己的表現效果。

於是,為了擺脫傳統魔法少女概念,同時也是為了增強視覺效果。

魔法少女自身的戰鬥也開始了變化。

以美少女戰士帶起來的魔法少女變身體術戰鬥模式慢慢開戰時作為一個類型存在,像《光之美少女》,《魔法少女奈葉vivid》等等。

這種作戰方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出場使用類似月野兔的飛踢,之後用拳頭將怪物錘爆,以拳交心。

雖然這種打法在現在看來總有點子供向的味道,但不管怎麼說也是一種嘗試。

雖然形象上看確實很子供向就是了。

而在另一方面,同樣是為了提升視覺效果,魔法少女的魔法杖和戰鬥服開始出現變化。

一種奇怪的分類開始體現——我們姑且叫他以炮交心吧。

類似《魔法少女奈葉》這樣充滿科技化的戰鬥方式也成為了這一類型的表現主體——只要夠酷炫,管你用什麼樣的形式。

儘管視覺效果上卻是十分炫酷,但礙於與傳統魔法少女相差太多。

這種表達方式總給人一種「機動戰士奈葉」的感覺,也難怪奈葉的形象被人吐槽說是像強襲自由了。

本質上說,只要是有上面這些元素,都屬於「魔法少女」類型。所以客觀上說,這也是魔法少女題材莫名其妙變得有點子供向的原因。

一直強調美好雖然是件好事,但觀眾也會開始審美疲勞。

於是一個虛姓男子為了顛覆市場索性推出了自己的《魔法少女小圓》,開始創造一個黑深殘的魔法少女世界。

一般來說,黑深殘一般泛指黑暗、深刻、殘酷。

從字面意義上說,內容黑暗,主題深刻,劇情殘酷是這類作品的主基調。

可以說黑深殘原本是和陽光的本格魔法少女無緣的。

黑深殘魔法少女從來不想跟你講道理,這是他們的特徵。

表現現實的陰暗面,讓陰暗面照進想像。

錯誤會招來一切的殘酷,不論是什麼樣的錯誤行為。

當然,這種黑深殘風格在動畫里的表現還沒有特別多,畢竟要把這種殘酷拍出來挑戰觀眾之前,可能就在監管委員會那裡被摁死在地上。

所以真正像本季的《魔法少女網站》,《魔法少女小圓》這樣主基調的作品並不豐富,而這種作品表現出來的主要目的,也只是為了體現一種黑深殘的深度。

與其說他們是魔法少女片,不如說他們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基於想像力基礎的現實。

但不論如何,魔法少女本質上並沒有發生變化,他們都是為了自己價值觀堅持的那個正義而努力。

記住,我說的是他們自己價值觀堅持的正義,並非是客觀社會定義出來的正義。

所以,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做錯事。

一定程度上說,魔法少女這個題材代表了日本人對國外文化的一種創新。

我們也能從各種各樣的電影或者番劇中看到日本人將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深度加入到作品中體現出來的新體驗。

不論如何,這都是他們的一種新鮮嘗試,雖然部分腦洞大開和強行魔法總給我一種不舒適的感覺。

但全世界試圖指責日本人扭曲了魔法少女這個概念,使這個名詞變成日本人專屬的時候。

吉成曜和Trigger也相當漂亮的用一部《小魔女學園》向歐洲證明。

「即便我們不做創新,我們照樣能拍。」

總覺得漏了點什麼,對吧?

對,我懂你的。

法少女魔法少女,扯來扯去無非都是少女情懷。

雖然很大程度上成為魔法少女一度和成為成為公主一樣成為小女生們最想要實現的願望。

但是……

因為某種不可抗力的原因,魔法少女的少女二字,開始有了轉變。

換句話說就是:

「為啥玩魔法的非得都是少女?」

所以,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身這個要素開始變得男女都能接受了。

比如《這個是殭屍嗎?》《我就是要成為雙馬尾》:

以及最近突然出現的搞笑番《魔法少女俺》都屬於這個類型。

前面我們提到一些其他風格的嘗試,比如讓魔法少女顯得比較黑深殘,或者改變一些道具的存在,使得魔法少女不那麼傳統,更創新一些。

然而,在這條黑暗聖堂之路上,這幫創作者們可能某個地方的腦筋……沒拐過來。

在摧殘了魔法這個概念之後,他們終於也開始對少女這個說法下手了。

魔法少女開始由男生變身而成,通常伴隨著強烈的反差感。

不過說實話大多數女裝形象還是可以射爆的。

也或許是因為這個梗玩的太豐富,太反差。

突然之間就有一群人逆向思維了一下。

既然你是男變女,那我們女變男怎麼樣?

於是乎,《魔法少女俺》就這樣冒了出來。

雖然我有理由相信後面業界也會採用這套路拍攝魔法少女片,但我想在現實生活中。

真的很難有人去接受這樣一個設定,一個女孩子在一個酷似極道老大的召喚獸的要求下變成了魔法兄貴。

而作戰方式不是用棍子錘槍打,就是用兄貴的體術進行對抗。

若是將畫風改一下,說不定能稱為如龍的續作。

當然,若是接受這個設定,其實也挺..帶感的?

Well,雖說如此,從傳統魔法少女到現代奇葩風格。

魔法少女歷經這麼多變化,也是業內從業者們思考的結果。

作為觀眾的我們,只要給與自己的評價,用自己的價值觀定奪。

就已經足夠了。

因為,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輕文輕小說」微信公眾號,頭條號與bilibili專欄!

閱讀更多正版日輕,就在輕文輕小說!

推薦閱讀:

歷史上哪些人(可能)是魔法少女?
成為馬猴燒酒是怎樣的體驗?
治郁系魔法少女將成為主流?
fate動漫該怎麼看我看了zero命運夜,還要看哪些呢?
《魔法少女網站》第一集——不知你們作何感想,反正我想講髒話

TAG:動漫 | 魔法少女 | 老子是魔法少女魔法少女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