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定是達到共鳴嗎?我懷疑!

這篇文章是伯諄 2018 年以來分享的第28篇原創文章

溫馨提示:本文字數有1820個字數,預計6分鐘閱讀完

文|伯諄

讀書,一定是共鳴嗎?

很久以前和一位朋友聊天

他:最近在讀什麼書

我:《專註力》

他:為什麼讀這本書嗎?

我:這本書我能學到很多東西,有我需要的知識點在裡面

他:那你學到了什麼?

我:其一:為什麼人們專註里很容易分散;其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其三,通過什麼方法集中自己的專註力............。剛好符合我的需要

他:讀書,一定是共鳴

我:讀書,是一種需求

他:混淆視聽

我:哈哈哈,自我的理解,見諒

最後在笑聲中走向另一個話題

我懷疑需求和共鳴!

在此之後的一年,有幸翻過《自卑與超越》,精讀《烏合之眾》,看到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烏合之眾》著實讓我眼前一亮,這種群體心理學讓初出茅廬的我,任何時候能快速地在去觀察和適應環境,當然最後的幾章節我覺得不需要,就棄置了。

影響比較深的是《自卑與超越》。我潛意識把往日的自己立足於書本人物中,看到了自身內在的癥結點。那一刻,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感覺。如同針灸插入人的穴位,把堵塞的聯通點疏通。我懷這種感覺是不是朋友講的共鳴?

直到我偶爾一次讀了王小波的的《黃金時代》。那種繼續讀的慾望,讓我又看完了《三十而立》,《似水流年》,每一本都能活生生地看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心蠢蠢欲動的潛在人性和慾望,大膽而入木三分的念頭露骨地陳述乃至於實踐,織綉於文字,毫無矯揉造作,浮誇情感。

當時有一種呼之欲出的念頭:讀書,讀的真的是共鳴?

我自己去驗證

那段時間後進入膠著狀態,我所糾結的是:需求一定是存在,而不可否認的。如果情感類或者管理類的給一個對這方面沒有任何興趣的人看,看著都會睡著,沒有需求,更加沒有什麼共鳴可言。

我開始求解。當我回過頭把書本上的筆跡翻過,企圖在其中找到些許的答案,但岌岌無果。一段時間後的清晨,頓時開悟了

因為我看到了一段話:一個人最核心的能力就是獲取認知,以及不斷升級認知,我的看法比你更深刻,我的判斷比你更準確

答案其實不在書本上,亦不在別人那裡,而在自己認知里

日後,去朋友公司聊起了這個話匣

他:安好?

我:奔波。我記得那時候關於讀書我們有一個不同的看法

他:讀書,永遠是共鳴

我:我想到的是,讀書的過程是需求,讀書的結果是共鳴,你認同嗎

他:奧,你的領悟?

我:對呀,至始至終,我都認為都是需求為主導,沒有需求,讀書也是淺嘗輒止,而共鳴只是讀書的一個結果

他:呵呵呵,想不到,你對此有著這麼深刻的研究

人生中有很多東西,都是值得推敲和懷疑的。現在的人都習慣通過滑鼠和拇指尋求言簡意賅的標準答案但,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是答案背後是通過無數的實踐和驗證提煉出簡短的幾句話沒能認知到其背後就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推薦閱讀:

記第一次送兒上學堂有感
不去會死!
教育能改變命運,但不是像你想的那樣
讀書真的有用嗎?讀書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要讀書?不讀書就不能成功了?
廈門,一座特立獨行的城市

TAG:讀書的意義 | 共鳴書籍 | 實踐哲學 |